非遗知识 | 泉州市级新增非遗项目简介(四)

文化   2024-09-04 17:47   福建  




近日,泉州市政府公布了第七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涵盖民间文学、传统技艺、传统医药、民俗等8个大类,共计71项。泉州市艺术馆(泉州市非遗保护中心)将分期推送,让我们来了解一下这些上榜的市级非遗项目吧!






惠安女银腰带制作技艺

01

类别:传统技艺

批次:第七批

保护单位:惠安县文化馆


银腰带是惠安女服饰的重要配饰。清末民初时,当地渔民用一条单股的银链作为裤带,后演变为一股三垂的银裤链,并成为当地嫁妆的必备品,风行至今。随着经济繁荣,人们对银腰带的品质要求日益提高,惠安女银腰带制作技艺得以进一步提升。银腰带的重量和股数明显增加,地区差异逐渐显现,出现了崇武、山霞和小岞、净峰两个不同风格类型的惠安女银腰带。银腰带演变映射惠安女服饰史,对研究闽越文化变迁及多元文化交融有着重要的历史价值。




湖头米粉制作技艺

02

类别:传统技艺

批次:第七批

保护单位:安溪县湖头镇社会事务服务中心


安溪县湖头镇是一隅山清水秀的小盆地,气候宜人,为米粉制作带来优越的自然条件。湖头米粉历史悠久,明嘉靖年间,由虎岫乡(今汤头村三乡角落)杨双鲤开始制作,至今已有450多年的历史。福寿、汤头、前山、溪美等村的大部分农民世代以制作米粉为生,以优质大米为主要原材料,历经淘米、浸米、磨浆、压干、挤条、焯粉、漂水、披粉、晒干、包装十道精细工序,造就出白如雪、细如线、韧如簧的“米粉王”,享誉中外,成为地方文化的瑰宝。



红粬酒酿造技艺

03

类别:传统技艺

批次:第七批

保护单位:安溪县龙涓乡钱塘村民委员会


据《安溪县志》载,元至正年间王维仁携中原酿酒术由招坑迁入湄田(今龙涓乡钱塘村)。中原技术与当地的闽越文化交融,不断地淬炼、改进,使闽派红粬酒自此生根,成闽南酿酒粬母之源,全村年产量超三千吨,远销海内外,历史悠久。龙涓红粬酒需经过选料、浸泡、笼蒸、摊凉、加红粬、加凉开水、翻拌、发酵、滤净、罐装十道程序,含有丰富的葡萄糖、氨基酸与维生素,营养丰富,有驱湿活血、恢复元气等功用。除饮用外,红粬酒还可在烹饪时加以调味,令菜肴香气四溢。



闽南水仙茶制作技艺

04

类别:传统技艺

批次:第七批

保护单位:永春县文化馆


永春县气候温和,是“闽南水仙”茶叶发源地及全国乌龙茶生产基地之一。闽南水仙茶树属小乔木型,主干明显,树冠高大。叶片肥厚,色呈深绿,表面光亮。梢芽壮实,且多毫茸,适合制成红茶、绿茶,尤以制成乌龙茶为佳。闽南水仙茶制茶工艺繁复,经鲜叶、萎凋、做青、炒青、揉捻、初烘、包揉、复烘、复包揉、文火烘干、摊凉、拣剔、成品等多道工序,成就其独特风味。永春水仙茶园广布,年产颇丰,品质卓越,是极具地方特色的中国名茶。



石鼓白鸭汤制作技艺

05

类别:传统技艺

批次:第七批

保护单位:永春县文化馆


据李时珍所撰的《本草纲目》记载,白鸭肉药食俱佳,能补虚祛寒。永春节庆时,家家户户常炖此汤,尤以石鼓白鸭汤闻名。石鼓白鸭汤凭其精选食材、独特药材配方与精妙熬制技艺,荣获省市名优小吃称号。其选用红面白番鸭,佐以熟地、当归、枸杞、黄芪、过山香、桂皮、固纸等上等药材慢炖,火候讲究,既保营养又增风味。此汤有补益气血的功效,性平味美、营养丰富,适合各年龄段,尤益气虚体寒者。


永春老醋酿制技艺

06

类别:传统技艺

批次:第七批

保护单位:永春县文化馆


据《永春县志》记载:永春乌醋色泽棕黑,性温热、酸而不涩、酸中微甘,香味醇厚,回味生津,存放愈久风味愈佳,是质地优良的调味品,并且有开脾健胃、祛湿杀菌的功能。福建永春醋又称乌醋或福建红曲老醋,以粳米为主要原料,采用红曲发酵而成,不涩而甜美,芳香醇厚。经过历时长时期的不断累积发展,永春老醋不仅是产地成功的经济事象,还是中国醋文化历史传承的物质表征。它们同时积淀,记录了中国醋工艺的历史演变过程。


永春麻粩制作技艺

07

类别:传统技艺

批次:第七批

保护单位:永春县文化馆


《永春县志》载,花枣(粩花)、麻枣与生仁枣乃永春百年名食,花枣历史悠久,形态各异,曾为婚嫁必备礼品。麻枣与生仁枣由花枣演变,最早由达埔糕饼师傅创制,风靡全县。三枣制法相似,具有嫩、酥、香的特色,差别是外用原料配制有异,花枣为爆糯米,麻枣为芝麻,生仁枣为花生仁粉,今统称麻粩。达埔麻粩尤负盛名,需以米、狗头芋(不同于普通芋)配制成胚,加之米糖的成功熬煮,外加芝麻、花生仁粉的香酥炒制,确保麻粩能够“嫩酥香”。



永春熟地制作技艺

08

类别:传统技艺

批次:第七批

保护单位:永春县文化馆



永春熟地历史悠久,被誉为“居家三宝”之一,以补血滋阴著称。永春县岵山镇为“九制熟地之乡”,每年入秋后,家家户户晒熟地。其独特的制作方法是:用土钵把红粬酒烧开,放入生地改为小火慢慢熬制2个多小时后,开始进行第一轮晾晒;夜间冻露,白天接受阳光和空气的洗礼。一周后,再进行第二轮煮和晒,同样的过程在半年之中要经过九轮,以此方制出的熟地称为“九制熟地”。经九轮煮晒,成“黑如漆、光如油、甘如饴”之上品,承载着深厚的家乡记忆与文化价值。



永春养脾散制作技艺

09

类别:传统技艺

批次:第七批

保护单位:永春县文化馆


据《永春县志》记载:永春养脾散源自清雍正年间,经李氏家族世代传承。1732年,李氏十一世祖维铨开设“和元堂”药铺。传承至晚清时期,李维铨曾孙李曾闪见脾胃虚弱的症状者较多,便汇集祖上方剂之精髓及本人临床经验研制出养脾散、胃芩散、小儿消积散等方剂,救济民众。后药铺更名为“李和元”,主要制作永春养脾散。其制作严谨,包括净制、切制、炮制、碾制及过筛五道工序,需把每种药材放到锅炉进行炮制,再将炮制的药材混合起来放到石臼和船碾碾成细粉。成品细腻浓香,深受赞誉。



德化瓷烧制技艺

(瓷花捏塑技艺)

10

类别:传统技艺

批次:第七批

保护单位:德化县龙浔镇社会事务服务中心


瓷花是德化窑瓷器中的特艺品,以其精湛技艺、丰富形态闻名遐迩,作品栩栩如生且千姿百态。瓷花捏塑的制作,需有可塑性优异的瓷泥原料,精巧的手工捏塑技能、熟练的烧制经验和各种花卉形态、色泽与色料的配制知识。宋代起,瓷花创作源远流长,风格从粗放渐趋精巧。到了近代,德化才有专题的瓷花作品创制。清末民初,苏学金以卓越雕塑技艺,创仿真“盆梅”瓷花,白如雪、质如玉,栩栩如生,成为瓷花艺术承前启后的典范。



“戴云山筑”夯土墙技艺

11

类别:传统技艺

批次:第七批

保护单位:德化县龙浔镇社会事务服务中心


“戴云山筑”发源于戴云山脉,以其独特的石基、土墙、黑瓦、歇山顶、低檐口、吊脚楼、燕尾脊、青灰砖柱、木板墙裙等风貌,构筑出冬暖夏凉的“山间别墅”。德化县内,保存较为完整的大型夯土墙建筑有清代三班镇大兴堡、水口镇厚德堡等,聚族而居,兼具防御功能。凤翥楼、钟瑞堂等家族民居亦保存完好。夯土墙是“戴云山筑”中最为重要的环节,集防盗、防火、避暑、防寒于一体。建筑材料就地取材,以粘土、碎石、瓦片等筑就土墙,内嵌竹片、竹篾条等强化结构,抗风抗震,展现了德化山区古民居的智慧与魅力。



南埕造纸技艺

12

类别:传统技艺

批次:第七批

保护单位:德化县南埕镇社会事务服务中心


南埕造纸技艺主要以毛竹、树木等为主要原料,采用传统技艺,经过15道程序,以古法精制而成,产品主要为土纸,可用于纸盒、纸板、炮仗乃至食品包装等,物美价廉,为民间日常生活中所广泛使用。生产程序有:砍竹、嫩竹加工、掘纸窟、浸塘、洗竹、剥竹、制竹料槽、踩料、制作舀纸工具、配料、舀纸、榨纸、筑焙灶、焙纸、成品等共15道程序。南埕造纸技艺符合天工开物的技艺,采用东汉蔡伦改进的工艺,较完整地传承了古法造纸理念。



青花绘画技艺

13

类别:传统技艺

批次:第七批

保护单位:德化县浔中镇社会事务服务中心


德化青花瓷是福建省德化县的一种传统陶瓷,历经唐宋元明清,承载着深厚的历史价值与文化底蕴。其制作工艺繁复,精选瓷土,精配釉料,经多道工序雕琢而成,其中,瓷土的选择和釉料的配制是德化青花瓷的关键,需要精确掌握不同材料的特性和使用方法。制作过程中,还需要进行多次烧制和装饰,以保证瓷器的质量和美观度。德化青花瓷艺术价值非凡,造型多样,多为生活器皿,图案涵盖历史典故、自然风光、珍禽异兽、花卉果蔬及传统纹饰,展现丰富意象与精湛工艺,集实用与审美于一体,是中国陶瓷艺术的瑰宝。


END



文字/郭烨佳  

编辑/陈   冰  

一审/范其仁  

二审/庄建萍  

三审/丁聪辉  

  

泉州市艺术馆泉州市非遗保护中心
组织开展各类群众文化活动,构建惠及全民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等。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