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3日在巴黎奥运会乒乓球和网球女子单打决赛尚未开始之际,伊利却闹出了一场令人瞩目的广告风波。
在北京三里屯,竟惊现以孙颖莎、郑钦文、樊振东为主角的巨幅广告图。
孙颖莎的广告图上赫然标注“大满贯魔王莎,恭喜孙颖莎夺得女单金牌”;
这一秘之操作,实在令人费解。
比赛尚未结束,伊利怎能如此笃定地提前制作并展示这些结果?
是闭着眼睛想的,还是一拍脑门的冲动?
李大钊说:“凡事都要脚踏实地去作,不驰于空想,不骜于虚声,而惟以求真的态度作踏实的工夫。”
8月3日晚伊利官方账号在社交媒体发布致歉公告。
称是为确保比赛后能够第一时间与大家分享喜悦,故提前测试大屏投放效果,导致物料不合时宜露出。
8月4日下午伊利再次发布道歉公告解释,称当日下午户外大屏所展示的内容实为广告测试,由于广告内容含有复杂的动画效果,并涉及多屏联动,为确保正式投放后的发布效果,需要提前进行技术测试,而半决赛和决赛时间相隔较短,预留的测试时间有限,所以选择在决赛前的白天进行测试,结果造成了网上的误解和讨论。
品牌方为了在比赛后,第一时间投放宣传片,提前准备各种广告物料内容可以理解。
本来结果无法预测时应该做多套备选方案,以备不时之需。
况且这些本不该提前放出来的不小心公开出来,还是在北京三里屯这样的地方。
不得不说,这是品牌方的一次重大失误。
事后的道歉,也避重就轻,不能服众。
比赛还没有结束,伊利竟然把广告都做出来了?
他们怎么知道谁获金牌,谁获银牌?
闭着眼睛想的?还是一拍脑门灵光一现呢?
本来很多人对陈梦击败孙颖莎获得冠军颇有微词。
伊利提前漏出的广告,让很多人觉得伊利对工作的不严谨,或者有其他很多说法。
本来伊利想一鸣惊人,结果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
绝大部分人猜测会是孙颖莎夺冠,结果陈梦夺冠。
还以为郑钦文获得网球单打银牌已经创造了历史。
而远在巴黎的郑钦文,奋力拼杀出一块金牌。
比赛没有开始,提前庆祝,本来在比赛中就犯忌讳。
之前体操团体比赛,比赛还未结束,陈一冰就在微博发布提前庆祝夺冠的内容,文内写到:
“提前庆祝中国体操男团夺得巴黎奥运会男团冠军”;
“好多人问我还没比完......怎么就夺冠了,高手过招只需一瞬间”
微博话题 #陈一冰 半场开香槟# 引发网友热议。
随后,这2条微博内容已删除。
7月30日,陈一冰再发微博表示:
“12年了……大比分领先的情况下我确实没想到会这样 我就是想要看到男团夺冠!!!”
“对不起,大家都来骂我吧,是我没等到竞技体育出结果的最后时刻把话说早了,这种逆转我确实没想到,我很抱歉”
伊利公司显然也犯了很陈一冰同样的错误。
伊利在比赛还没开始就“半场开香槟”,惹怒网友,网上铺天盖地的质疑声和抵制声。
随即伊利公关部门紧急出道歉信。
伊利,作为中国乳制品行业的巨头,且是一家上市公司,其名声早已响彻大江南北。
然而,此次在奥运赛场上的广告失误,无疑给其形象蒙上了一层阴影。
提前曝光的广告牌,不仅引发了大众的批评,更是触犯了相关的广告规定,使其陷入了尴尬的境地。
这一行为,着实令人咋舌,对于这样一个知名品牌而言,如此不严谨的策划商业活动,实在是不应该。
紧接着,快速调整广告策略,将原先的孙颖莎个人头像换成了莎头两个人头像,并更改了文字内容。
想必伊利公司从公关到广告,甚至决策层有不少人也在磕莎头组合,也是莎头粉。
然而,这一快速的应变,虽然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舆论压力,但也引发了新的争议。
广告宣传词中“不要觊觎我们的冠军”这样的表述,引发了诸多争议。
“觊觎”一词,意为①渴望得到不属于自己的东西,②希望得到不应该得到的东西,③非分的希望或企图。
这个词带有贬义色彩。
在这个非常敏感的时刻,选用这样的词汇,难免让人觉得伊利的公关和广告策略存在偏颇,甚至有内涵他人之嫌。
本来网上铺天盖地的莎头粉都是在质疑陈梦的冠军。
莎头粉觉得陈梦奥运会之前的比赛成绩并不亮眼,她只打赢过孙颖莎两次。
巴黎奥运会单打的冠军,她是利用孙颖莎参加混双比赛后体力消耗大,且没有太多时间和精力专门练习单打。
陈梦瞅准机会和教练专门研究了怎么应对孙颖莎。
所以陈梦“胜之不武”。
此刻伊利又用这样明显带有贬义,内涵的广告词。
真的会让人误解,他们是在内涵陈梦得到了本来不属于自己的东西。
作为一个国际型的大企业,公关广告部门就像一个小孩子一样。
这么带有情绪的广告他们也能做出来?
不用多想,这样的广告一出,又让磕莎头组合的粉丝集体狂欢。
看伊利多有眼光,他们就是觉得孙颖莎,王楚钦优秀配拿冠军。
其他人想拿冠军,就是“觊觎我们的冠军”。
真让人怀疑他们的公关部,广告部门员工的水平、格局、和动机。
磕莎头组合也是个人私下的事,怎么都能体现在一个企业的广告里。
还用了这种争议性词汇。
虽然他们广告里是莎头组合,但是偏偏此事发生在陈梦夺冠后。
不得不让粉丝觉得他们内涵,暗讽陈梦。
中国文字博大精深,每一个词汇的运用都应当慎之又慎,否则很容易引发误解和不满。
伊利作为民族品牌的骄傲,本应将更多的精力放在产品质量的提升和创新上,而非过度依赖广告营销和名人代言。
对于一个企业来说,如果忽视了产品的本质,而仅仅追求表面的华丽宣传,无疑是在拿企业的未来开玩笑。
孙颖莎和王楚钦为中国夺得的首枚奥运混双金牌,这是他们拼搏努力的成果,值得我们骄傲和赞美。
伊利选择他们作为品牌代言人,本无可厚非,这体现了对体育健儿的支持和对体育事业的关注。
完全可以用宣扬莎头组合拼搏努力之类的词,反倒玩文字游戏,一点都不明智。
如果企业将重点仅仅放在借助运动员的名气来提升品牌形象,而忽略了自身产品的核心竞争力,那么这种做法无疑是短视的。
本是想在赛事结束时一鸣惊人,结果却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
更令人咋舌的是,在道歉信中,一开头的“伊崽”称呼,再度引发争议。
“崽”这个词,在字典中的解释多为儿子、孩子、幼小的动物,甚至有骂人的意味。
粉丝嘲讽伊利公关部水平太差。
作为一个上市企业,如此称呼客户,实在是错上加错。
在这个追求利益最大化,追求速度的商业时代。
企业追求这些本身没有太大问题,但是需要有长远的眼光和谨慎的态度,更应该对广大消费者有深沉的担当。
速度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方向的正确性和行为的合理性。
伊利在这次广告风波中的表现,给我们上了生动的一课。
一个负责任、有担当的企业,应当以产品质量为基石,以消费者的需求为导向,以社会的利益为依归。
只有这样,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赢得消费者的真心信赖和长久支持。
网友对伊利广告上这些莫名其妙的广告词也是各种嘲讽。
伊利靠广告中的哗众取宠吸引眼球,不但不高明还显得很低级。
大家觉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