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介绍
播音与主持艺术
学制四年,授予艺术学学士学位
01
培养目标
•••
/ NANNING COLLEGE OF TECHNOLOGY/
厚德、博学、自强、弘毅
本专业培养跟上时代,主动识变、科学应变、创新求变、顺应媒体融合发展大势,坚持规范与发展并重的“复合型全媒化”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具体体现在:
一、媒体素养深厚广博:深刻理解并熟练掌握广播电视、新媒体等各类媒体平台的传播特性与规律,精通广播电视节目主持、新闻采编、配音等核心业务技能,具备从节目策划、内容创作到后期制作的全流程掌控能力,能根据不同媒体平台和受众需求,打造高质量、有影响力的传媒作品。
二、创新能力敏锐前沿:时刻关注行业动态,具备敏锐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善于运用新媒体技术和平台,积极探索播音主持的新型表现形式和内容创作模式,如结合人工智能技术实现个性化主持体验,运用大数据分析优化节目内容推送等,以适应融媒体时代快速发展的需求。
三、实践能力扎实过硬:借助丰富多样的实践课程和广泛深入的实习实训机会,学生能够将所学理论知识高效转化为实际操作能力,在舞台主持、节目制作、现场报道等实践场景中,展现出出色的舞台掌控力、快速的现场应变能力和良好的团队协作精神,确保毕业即能迅速适应并出色胜任传媒行业各类工作岗位。
四、职业素养高尚端正:秉持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具备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在传媒工作中坚守德底线,积极传播正能量,以正面、积极的形象引领社会文化风尚,为社会文化发展贡献力量。
02
主干课程
•••
/ NANNING COLLEGE OF TECHNOLOGY/
厚德、博学、自强、弘毅
03
特色与优势
•••
/ NANNING COLLEGE OF TECHNOLOGY. /
厚德、博学、自强、弘毅
1. 紧密结合一线实践,顺应行业发展趋势。本专业紧密结合当前传媒行业发展趋势,从传播策略、语艺修辞水平、广播电视节目制作和文化素养方面综合培养复合应用型人才。注重课堂思政,采用中华古典诗词和经典文献作为练习材料,提升学生思想道德修养。在新媒体蓬勃发展的背景下,开设《新媒体播音与主持》《网络主播主持技巧》等课程聚焦于新媒体环境下播音主持的新形式和新要求,探索融媒体时代下节目创新的路径,培养跨平台、跨媒体的综合策划与制作能力。
2.实践教学体系完善,强化实操能力培养。校内拥有先进的数字音频实训室、虚拟演播室等专业实践场所,教学区设备先进,支持互动与远程教学。学生参与专业的音频录制与编辑过程,从话筒的选择与使用、音频参数的调整到后期的混音与音效处理,每一个环节都能得到充分的实践锻炼,熟练掌握音频制作的核心技能。虚拟演播室模拟各种真实演播场景,进行新闻播报、综艺主持、访谈节目等不同类型的节目录制,通过绿幕技术、虚拟场景切换等手段,提升学生镜头前的表现力和应变能力。
04
Debris
师资力量
•••
/ NANNING COLLEGE OF TECHNOLOGY. /
厚德、博学、自强、弘毅
专任教师由资深专家教授+转型的一线媒体人+媒体融合研究学者+年轻力量组成,团队除了具备扎实的播音专业核心研究能力外,还兼具丰富的媒体工作经验和艺术学相关领域知识,在教授专业课程的同时能很好地融入相关领域知识,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张笑言
/ 艺术与传媒学院教研室主任 /
硕士研究生 ,三级导演,南宁理工学院艺术与传媒学院教研室主任。曾任广西广播电视台综艺旅游频道副主管(副制片人)、配音员主持人、出镜记者、编导、广告中心企划、导演等,策划执行过星耀广西跨年晚会、山水音乐节等多场大型活动项目。
工作期间发表专业论文6篇,教改论文1篇;作为项目负责人主持中青年科研基础能力提升项目1项;作为项目主要参与人参与广西高等教育本科教学改革工程项目2项;作为项目主要参与人参与中青年科研基础能力提升项目2项;
获奖情况:五个一工程奖、广播电视网络视听作品奖、广播电视公益广告大赛一等作品、省市级专业比赛优秀指导教师等。
主要教授的课程有:《普通话语音》《播音主持语音与发声》《广播播音与主持》《电视播音与主持》《新闻采编》《电视节目采访》等。
倪浩源
/ 艺术与传媒学院专任教师/
硕士研究生,助教,南宁理工学院艺术与传媒学院专任教师。河北省朗诵协会会员、中华诵读协会会员、中华儿童文化艺术促进会播音主持专业委员会会员、中国高等院校影视学会会员
曾获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省级模拟统考评委;夏青杯朗诵大赛四川南充赛区三强;第五、第六届曹灿杯朗诵大赛河北赛区总评委;第六届曹灿杯朗诵大赛优秀指导教师;懒人听书一城一事诗文朗诵大赛济南赛区第三名;秦皇岛市新青年主持人大赛一等奖;广西高校向未来,强国我担当诗文朗诵大赛优秀指导教师;所指导作品获第七届广西高校大学生艺术展演一等奖一项、三等奖三项。
主要教授的课程有:《播音创作基础》《文艺作品演播》等。
莫凯茜
/ 艺术与传媒学院专任教师/
硕士研究生,助教,南宁理工学院艺术与传媒学院专任教师。曾参与2024年度广西高校中青年教师科研基础能力提升项目《播音发声对广西少数民族语言资源传承保护的实践与研究》担任论文撰写;曾参加2020年中英新春文化交流会;获得2023年第17届阳光之星青少年口语应用能力展示广西赛区决赛优秀指导教师;担任广西玉林北流市第十一届政协委员。
主要教授的课程有:《舞台主持技巧》《新闻评论》等。
马广越
/ 艺术与传媒学院专职教师/
硕士研究生,助教,南宁理工学院艺术与传媒学院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专职教师。曾参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专家顾问团决策研究项目《中华戏剧教育进校园》研究工作。发表两篇省级以上专业刊物。教学方面承担播音创作基础、广播电视节目配音艺术以及新闻采编等课程教学任务。带领学生参加《国际大学生配音艺术节》荣获二等奖。
主要教授的课程有:《配音基础》《播音主持业务》等。
曾嘉慧
/ 艺术与传媒学院专职教师/
硕士研究生,助教,南宁理工学院艺术与传媒学院专职教师。自治区级普通话水平测试员。第十届“曹灿杯”青少年朗诵展示活动市级展演专家评委。曾任海南省国际旅游岛商报出镜记者、主持人。陕西省西部网“蓝主播”主播。曾参与市级广西高校中青年教师基础科研能力提升项目——“播音发声对广西少数民族语言资源传承保护的实践与研究项目。数篇论文发表于省级以上专业刊物。获第三届IRGC国际中文朗诵金梅花奖全国二等奖。指导学生在2024年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中获得国家级立项。
主要教授的课程有:《网络主播主持技巧》、《广播电视常用文体写作》等。
钟敏
/ 艺术与传媒学院专任教师 /
硕士研究生,助教,南宁理工学院艺术与传媒学院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任教师。曾在传媒及非传媒单位任职,积累多元经验,能博采众长、融会贯通地开展播音教学。
主要教授的课程有:《综艺类节目策划与制作》《电视节目采访》。
史纪元
/ 艺术与传媒学院专任教师 /
硕士研究生,南宁理工学院艺术与传媒学院专职教师。曾参与撰写的《乡村振兴视域下提高江西省农民身心健康素质促进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建议》可行性报告获省部级领导肯定性批示;参与并完成横向课题一项,参与在研江西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项目一项;在省级以上期刊公开发表学术论文4篇。
主要教授的课程有:《电视播音与主持》《新闻评论》等。
叶丹
/ 艺术与传媒学院专职教师/
硕士研究生,助教,南宁理工学院艺术与传媒学院专职教师。从事播音主持工作十五年,先后在杭州、广州、深圳等电台从事播音主持以及管理工作。策划、主持文化节目、旅游节目获得多个市级以上奖项。发表省级论文并辅导学生参赛获得省级奖项若干。
主要教授的课程有:《纪录片创作》《演讲与辩论》等。
05
就业前景
•••
/ NANNING COLLEGE OF TECHNOLOGY/
厚德、博学、自强、弘毅
该专业未来就业方向多元且广阔,毕业生可在广播电视主流媒体、新媒体、宣传部门、传媒公司等单位,从事播音主持、新闻采编、节目制作、宣传推广等工作。同时,随着非媒体行业对擅长沟通交流、形象塑造和熟悉媒体环境人才需求的增加,毕业生还可以在公职单位、文化部门、宣传部门、各大企业等非媒体行业就职,利用专业优势拓展职业道路,成长为适应时代发展需求的“复合型全媒化”人才,在各个领域传播正能量,实现自身价值。
图文资料来自艺术与传媒学院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