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研究明代铸币标准样钱重量前,我们先要研究一下我国古今重量的换算。古代量制历经多次变革,也是在明代以后才大体稳定,变化较小,一斤基本在595g左右.直至1929年推行计量改革,将旧制595g一斤改为500g一市斤。另外,从秦始皇制定统一度量衡,到新中国成立之初,我国一直沿用一斤十六两的计量方法.十六两秤叫十六金星秤。从上述算法可以看出,从明代到1979年,钱换算为克的正确公式应为595÷16÷10,1钱约等于3.72克。另外,一钱是十分,一分是十厘。这样再套用到钱币上就可以直接参考了。
然后我们再看看古籍记载的明代标准钱币的重量,现在我们以发行量比较大的万历通宝为例:万历铸钱基本沿袭嘉靖通宝钱。万历四年(1575年)题准户工二部十三布政司南北直隶开局铸钱,铸万历通宝二万锭,同时采工部言,以“五铢钱”为准,用四火黄铜铸金背,二火黄铜铸火漆,一文重一钱二分五厘;又铸镟边钱,一文重一钱三分。七分金背三分火漆,两部照旧四六分铸。
按照这个记录,那么万历标准样钱的质量小伙伴们用小学水平就能得出了。金背火漆钱,一文重一钱二分五厘,用现在的话说是1.25钱,3.72乘以1.25是4.65克。镟边钱一文重一钱三分,就是1.3钱,3.72乘以1.3钱是4.84克。
根据记载,其他年号的标准样钱(小平钱)的质量分别如下:
洪武通宝钱制沿续元末朱元璋所铸“大中通宝”的形制,分为五等,规定小平钱,每文重一钱,折二钱重二钱,当三钱重三钱,当五钱重五钱,当十钱重一两。
永乐通宝的币型未能统一,初定位每文一钱,后改为一钱二分、一钱四分、一钱二分五。
弘治十六年开铸“弘治通宝”钱,曾由原重一钱增加到一钱二分。
嘉靖通宝于嘉靖七年开铸,改定钱重为每文一钱二分,铸钱成色为每用铜一斤加好锡一、二两。
隆庆四年铸隆庆通宝,“每文重一钱三分”
天启钱钱重原定一钱三分,千钱重八斤八两,但后来由于官铸过于滥恶,小钱仅重七分,千钱仅重四斤八两。
崇祯元年铸造崇祯通宝钱,当时所铸钱质量精好,每文钱重“一钱二分五厘”,后北方所铸每文重一钱,南方所铸每文重八分。
宣德通宝和泰昌通宝并未找到具体的数据,按照传承关系,宣德通宝和泰昌通宝的标准质量应该都是一钱二分。
所以小伙伴们,遇到字口深峻,地章、串口精修的明钱,重量又是刚刚好,那就快当样钱或头炉收藏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