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西双版纳州勐海县勐遮镇曼恩村委会曼拉村民小组(以下简称“曼拉村民小组”),家家户户都有一个特殊的家庭“身份证”,要么挂在家中堂屋中间,要么挂在家庭门口,这是属于曼拉村民小组特有的荣誉感和仪式感。
在村民玉燕叫家中,勐海县“好婆婆”荣誉称号证书和玉燕叫一家全家福挂在屋里最显眼的位置;“廉洁家庭”荣誉放进了村民岩坎叫一家曼拉村民小组文明家庭展示牌上;“好公公”“好婆婆”“好儿媳”“好儿女”“好少年”的获奖村民照片挂满了曼拉支部委员会公示栏旁的荣誉墙……
再往村寨深处走,村道旁的公示栏上写满了曼拉村民小组每一户的家风家训。更为醒目的是,一幅写着“庭美院美寨美多美与共 自治法治德治三治融合”的对联挂在曼拉村民小组“寨心”(中央区域)广场。
如今曼拉村民小组已成为西双版纳乃至云南省抓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的典型,形成了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层社会治理标杆村。
每个傣族村寨都有一个寨心,而曾经,曼拉却有两个“寨心”,这在村民心中产生了“一个小组的人依寨心分属两个不同寨子”的思想,早年间,“脏乱差”“不团结”成为村子的代名词,如今这已成为历史。
“人情还不完、面子装不完、感情累不完。”勐海县勐遮镇曼拉村党支部书记、村民小组组长岩温龙如此评价当时的境况,如何改变曼拉村“喝酒闹事成风、环境脏乱差、人人‘爱面子’不听劝阻的‘旧面貌’”,当时岩温龙做了两件事:一是合并“寨心”;二是用傣文拟定15条村规。
岩温龙回忆,尽管村里的6名党员带头在村规民约上签了字,但当时村里还是因为村规落地“吵”得不可开交。
“村里要合并坟地,召集村民开会商量,可第一个反对的竟是我父亲。”岩温龙还记得,开村民大会那天,恼怒的父亲缺席了会议,但他没有妥协,而是顶着亲戚朋友的责备,按村规罚了父亲20元钱。
村民们看到了岩温龙和村党组织的决心,村规民约也“硬”起来了。
如今的曼拉村民小组并不回避历史,用《这里没有了软弱》《这里没有了脏乱》两个小故事将这段历史记录在公示栏里。两篇短文记录着曼拉村民小组用党支部规范化建设找回群众“主心骨”,凝聚发展合力;发挥党员模范带头作用引导群众找回荣誉感,坚定发展信心的故事。
经多次努力,2011年曼拉村村小组党支部组织村民大会,集体投票表决合并“寨心”,之前由岩温龙拟定的15条傣文村规正式修订为“曼拉十条”,并刻在“寨心”广场的石碑上。
“曼拉十条”分别于2016年3月、2019年12月两次组织村民修订《村规民约》,引导群众民主制定形成务实管用的“曼拉十条”,涵盖公德民俗、生态保护、土地管理、文明建设、婚姻家庭等内容。
如今的“曼拉十条”中,村规民约已细化到了“喝酒、燃放鞭炮礼花不准超过晚上12点”“室外不得袒胸露背”“酗酒扰民需要向村集体缴纳500元违约金”“夫妻吵架需要向村集体缴纳400元违约金”……
除了硬核规定,更有暖心服务:村民去世,每户村民筹集50元帮助逝者家属,子女考上大学,各家各户需要支持子女完成学业,学生在校期间非特殊原因辍学,需要缴纳3000元违约金。
自“曼拉十条”实施以来,村里自治能力显著增强,违法乱纪没有了,矛盾纠纷不见了。
“曼拉十条”刻在了碑石上,也贴在了每家每户的洗脸台前。岩温龙解释道,这是为了让村民“抬头洗脸就能看到”,经过多年实践,曼拉村民小组有了“洁癖”。
曼拉村民小组村民的“洁癖”,不仅针对人居环境,更指道德品质。
改变源于2016年,在外出学习和广泛听取村民意见后,村党支部通过采取干部带领拆、党员带头拆、群众跟进拆的“三步走”办法,对全村围墙实施拆除,从此美丽乡村“透光见绿”;为了促进团结,村党支部建立党员包户为主的网格化体系,彻底“拆掉”了干部与群众之间的心墙。
玉燕叫是曼拉村民小组的妇女主任,她不仅带头在房前屋后布置了鲜花绿植,里里外外打扫得干干净净,还吹起了“道德新风”。
曼拉村民小组持续评选“最佳村规民约”“最美家庭”“最美家风家训”“十星文明户”“好婆婆、好儿媳”,持续开展道德模范推选表扬、人居环境整治、普法强基等活动,统筹抓实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并将入选先进家庭、先进人物的家风家训、先进事迹贴满整个村落,这样一来,“爱面子”的曼拉村民小组村民从此有了荣誉感。
曼拉村民世世代代种植水稻,得天独厚的农耕文化,曼拉村发展乡村旅游可谓是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可一开始,村民民主讨论、投票表决时总“底气不足”,早年间,“脏乱差”“不团结”的名声,如何吸引“远方的客人留下来”。
面对这样的情况,党员干部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多次组织群众代表外出参观学习,找差距理思路,最终形成了自己的管理模式。
曼拉村民小组形成了“村寨的环境大家一起管、村寨的文明大家一起创、村寨的建设大家一起干、村寨的治理大家一起抓、村寨的管理大家一起议”的共建共治共享管理模式,如今,曼拉村民小组正在乡村振兴路上阔步前行。
拆除围墙、连通心墙、美化村庄、找回乡愁……渐渐地,曼拉村民小组的口碑变好了。
近期,“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全稻飘香 丰景如画’勐遮镇第三届香米农耕文化节”便在曼拉村民小组举行,远道而来的游客在曼拉村体验钓虾、品尝小龙虾美食、观看民族文化表演等丰富多彩的活动,品尝到了曼拉村的香稻,体验到曼拉村淳朴的民风、更感受到了曼拉村平安和谐的氛围。
少有人知,曼拉村民小组是勐海县人民法院勐遮法庭打造的首个“无讼村”。
勐遮法庭“民族语言来接待,案情法理更明了。群众用语来审判,定分止争效率高。邀请‘康朗’来协助,保障权力促公平。民情案理相合议,司法为民洒阳光”的“56字”审判工作方法便是从曼拉村民小组的司法实践中总结而来的。
勐遮法庭很小——一名法官,一名法官助理,书记员兼辅警两名,保安一名。勐遮法庭庭长李玲在工作中发现,在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开展工作,第一时间便是:贴近群众了解民族风俗,听懂民族语言。
以前,曼拉村村民法治意识淡薄,因婚丧嫁娶、民间借贷、土地承包引发的矛盾纠纷较多,随着自治、德治的村规民约不断完善,矛盾纠纷率降低了不少,但始终需要法治来熔炼、来规范。因此,勐遮法庭一次一次走出法庭走进村寨,邀请当地的有威望的长者,如“康朗”“龙巴头”一起解决,提高了矛盾纠纷的调处效率。
抵边村寨路途遥远,交通不便,有的村民没有交通工具,当地也没有公共汽车可坐,出行不便,为更好地司法为民,近年来,勐遮法庭提升了巡回办案力度,把法庭搬到了村寨,搬进田间地头。2022年以来,勐遮法庭办案巡回率为92.3%。
为了让老百姓少跑路、少折腾,法庭创立了“七日”审判工作法,缩短办案周期,提高审判质效。勐遮法庭打破传统的排期开庭模式,加大了收案、立案、庭前、庭中、庭后的调解力度,将调解贯穿于审判工作的全过程,真正做到“纠纷清、矛盾了、双方和”,真正做到案结事了。2022年以来,勐遮法庭案件调撤率93.2%。
为全面提升曼拉村民小组群众的法治意识与防范意识,勐遮法庭团结乡镇综治办、司法所、派出所、村干部、调解员、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等力量一起开展普法强基补短板工作,共同研判辖区内典型性、多发性、复杂性纠纷及对策,形成了矛盾纠纷综合治理模式,简单纠纷由人民调解+司法确认化解,疑难复杂纠纷由警司联调+司法确认化解,让更多的矛盾纠纷化于未发、止于未诉。
有数据显示,2022年以来,勐遮法庭当日立、审、结案件373件,占比53.13%,七日内快审快结案件444件,占比65.1%。
“走出去”办案,将司法服务由“法庭内”向“法庭外”延伸,始终是边疆基层法庭最有效的工作思维。近年来,李玲和曾在勐遮法庭工作的法官们见证了曼拉村民小组由乱到治的转变,她认为:“每一步路都没有白走,每一次辛苦付出都是值得的。”
随着治理成效的逐步显现,曼拉村民小组载誉不断,成为西双版纳州自治示范村的典范之一,形成了独具少数民族地区特色的“枫桥经验”西双版纳实践,该村民小组于2021年获得县级“先进基层党组织”“勐海县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荣誉称号,“庭美院美寨美多美与共 自治法治德治三治融合”的美好愿景得以实现。
更让人欣喜的是,随着基层社会治理的效能不断提升,曼拉村村民小组引来优质产业“活水”,灌溉乡村振兴“土地”,村民们心中装着“荣誉感”、生活有了“幸福感”、腰包里揣着“获得感”。
(来源:云南法治网)
首席记者 郑 恒 通讯员 段 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