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读书偏好,暴露了你的阶层属性
文化
2024-11-02 19:32
广西
因为系统推荐机制的原因,在阅读正文之前,麻烦各位朋友将我的公众号设为星标。经常有朋友让我推荐一下值得一读的好书,但我总是婉拒。我并不是厌恶阅读,实际上,在学生时代,我几乎把所有的时间都泡在了书海中。但是踏入社会后,我几乎不再“读书”了,特别是那些厚重的书籍。首先,许多社会真相、真话,书上是不敢触及的,即便写了也无法出版。因此,你所读的大部分书籍,都是经过严格审查和筛选的东西,真正有价值的内容少得可怜。其次,许多社会规则和规律,若不亲自实践,即便书中有所记载,你也难以领悟,读了也是徒劳。再者,我们的时间宝贵且有限,对于成年人而言,相较于读书,还有更高效的途径来提升认知水平,这些途径的效率和收益可能是阅读的数倍。因此,既然有更好的方法和途径来提升自己,何必执着于“读书”呢?“读书”的本质是借鉴他人经验,汲取他人智慧。个人成长的关键不在于“读书”,而在于“学习”。若你在学习,无论通过何种途径,只要效率高且接近认知本质,都可以取代“读书”。一个人若执着于“读书”,很可能是因为读书对他而言,并非提高认知,而是满足欲望、缓解焦虑或抚慰心灵等其他目的。芸芸众生中,大多数人缺乏独立思考能力,书读得越多,不同的思想和观念在脑海中碰撞,若没有足够的辨识力,只会让思维更加混乱。有时,高人的一句话或者别人随意说的一席话,就能让你豁然开朗,胜过十年苦读。大多数人过分崇拜书本,却从未意识到大多数书本其实是垃圾,浪费纸张而已。读一本广受好评的书,却怎么也读不进去,硬着头皮读了十几页后最终还是放弃了。或许你还在心里默默自责:也许是自己水平不够,自己定力不足?但你有没有想过,这本书本身可能并无多少价值这种可能性?它只是迎合了某些群体的口味才受到追捧。这种情况我经历了多次,逐渐明白了一个道理:书也是分阶层的。网络小说和短剧的主要受众是底层人,而这一群体规模庞大,使得网络小说市场和短剧具有一定的影响力。社会底层人群,阅读和观看短剧,多为满足赤裸裸的欲望,最喜欢看各种虚构幻想类的网络爽文小说,或者短剧。现实生活中越是混得差的人、越不受尊重、越穷困潦倒的人,越喜欢用虚构幻想来弥补现实的不足。一个人越缺少什么,就越想寻找什么来弥补,现实中无法实现,就会在虚幻中寻找。网络小说、短剧、电子游戏的原理大致相同。有些人喜欢阅读各种科学、心理学书籍,如生活心理学、实验心理学等,他们的话题大多集中在多巴胺、内啡肽的作用,左脑负责什么,右脑负责什么,或者阅读治愈系、心灵鸡汤、小确幸类的心理学书籍。这是因为中层人群普遍存在焦虑感、缺乏安全感,面对上层无力抗衡,面对下层又害怕退阶,急需一些看起来科学的理论知识来武装自己,既能提升逼格,又能抚慰心灵。另一些人则喜欢阅读各种文艺作品,包括社会文艺、历史文艺、政治文艺等。这部分人群已过了喝鸡汤、用读书提升逼格的阶段,阅读更多是为了与现实和解,寻找心理平衡和安宁,以及审美需求。从本质上讲,中层人阅读是为了解决心理问题,希望通过阅读缓解认知焦虑和现实焦虑,达到“自我疗愈”的目的。这个群体是社会的“政商精英”,对他们而言,幻想、鸡汤、治愈、文艺等内容都是无稽之谈,毫无价值可言。他们在这个阶段需要的,是能够在政商高层竞争中派上用场的认知和智慧,能够穿透纷繁复杂的表象和幻象,抓住社会本质的东西。还有更高层次的人,能够将社会政治经济的认知整合成自己的体系,并用自己的强大体系推动社会发展。可能会有杠精反驳说:“你说得不对,我也读《道德经》、《鬼谷子》、《周易》,但我只是个普通白领。”那么你需要思考一下,通过阅读这些书,你学到了什么智慧?提高了多少认知?又如何将这些知识应用于现实生活中?如果仅仅是随便翻翻、装装逼格,那就不叫真正的“读书”。相反,如果你能在事业和工作实践中汲取到许多智慧、提升认知水平,那么即便你从未真正读过书,我也可以说你已经认真地“读过书”了。其实,读什么书不是最关键的,最关键的是看什么人读书。你细品。想跟我交流、进入到优质圈子,可以点击「大器早成」加入我的知识星球。想围观朋友圈的朋友,添加助理微信:4461846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