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疆文化 | 河套文化·鸡鹿塞故事《三代人见证的水利变迁》
政务
2024-11-19 18:18
内蒙古
三代人见证的水利变迁
黄河在内蒙古段绵延弯曲的“几”字弯,是黄河“置顶”于塞外草原的优美弧线,我的家乡巴彦淖尔市磴口县,就坐落在这条“几字弯”的北端。陪伴我长大的,可不只有黄河,还有河套灌区的输水大动脉“二黄河”。这二黄河从何而来?我们一起到黄河三盛公水利枢纽找答案吧。每天上班,我都会与这座已经运行60多年却依然宏伟壮观的水利工程正面相逢:黄河河面上,右侧赫然耸立着的是325米长的拦河闸,而左侧则威风凛然地横亘着拥有9孔闸的总干渠进水闸。每逢灌溉期,枢纽闸门徐徐开启,汹涌的黄河水便会从“三盛公”的心窝里澎湃而出,奔腾于人工开挖的总干渠,像是黄河之上拦截建造出了第二条黄河,也就被当地人亲切地称是“二黄河”了。修建三盛公水利枢纽、开挖“二黄河”,是内蒙古河套灌区一段艰苦卓绝的兴水治黄故事。为改善河套地区的农业生产条件,1957年,水利部在磴口县境内选址规划了“黄河三盛公水利枢纽”。我的爷爷就是参与枢纽工程建设的第一批黄河水利人。爷爷生在广东,23岁从武汉水利学院毕业,立志支援边疆。1959年,他作为技术人员来到磴口参与工程建设,与两万多名来自全国各地的建设者一起并肩作战,并从此在这里扎根。作为测验组组长,爷爷负责水文测验工作,手头却只有一艘小小的木船,光是把船拉到测量起点就需要两天时间。面对艰难条件,他们这群水利人却表现得很乐观:“那就既当船员也当测验员,忙急了就喝黄河水嘛。”时间紧、任务重,他们便日夜不停;物资匮乏、设备落后,他们就靠肩挑手抬。仅用两年,既快又省地完成了工程建设。经过科学研判,1961年5月13日,这座中国在黄河上自己设计和施工的一首制闸坝枢纽工程截流成功,并开闸放水。从第一代建设者的不惧艰苦、奋勇争先,到如今新时代水利人的忠诚担当、求实创新,一代代水利人传承黄河精神,不仅守护黄河安澜,也在不断开发利用黄河创造更大效益。在“三盛公与二黄河”的哺育下,内蒙古河套灌区成为“草原上的菜篮子、黄河边的农艺园”,盛产的小麦、葵花、玉米、番茄等销往全国。除经济效益外,枢纽工程的绿色动能和辐射作用也愈发凸显。从2008年起,三盛公水利枢纽定量分流黄河凌汛水、灌溉间隙水,为乌梁素海进行生态补水。经过多年的水源涵养,乌梁素海的水质得到改善,真正拥有了“蓝天碧海”,成为如今的鸟类天堂。引凌治沙等措施也遏制了乌兰布和、库布齐两大沙漠入侵,茫茫沙漠正逐渐变身绿色奇迹。如今,与黄河水利人共同成长的三盛公水利枢纽,依然充满活力。我们在服务好国家重要农畜产品生产基地的同时,也将沿着这条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继续走下去,在防凌防汛、生态补水、节能发电、交通旅游等各领域发挥作用,为母亲河带来更多生机。来源 / 磴口县文联
声明 / 转载请注明来源于微磴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