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学考研考博关键词:反讽

学术   2024-11-25 00:01   河北  

“反讽”(irony)一词源于希腊语“eironeia”,原指古希腊喜剧中的定型角色“自贬者”借助佯装无知与故说傻话的方式让与其对立的另一定型角色“自欺欺人者”大出洋相的手段。作为西方文论中最古老的概念之一,反讽的内涵随着时间的推进与批评的发展在修辞学、哲学、美学等领域不断伸延拓展。但在大多数现代批评中,“反讽”却保留了其“不为欺骗,而是为了达到特殊的修辞或艺术效果而掩盖或隐藏话语的真实含义”的原意。因此,反讽的基本性质是“对假象与真实之间的矛盾以及对这矛盾无所知”,且这一“基本的格局在反讽所有的变体中存在”。

历时来看,反讽概念的演变大体经历了四个阶段:①最早出现在柏拉图的《理想国》中,用来形容苏格拉底“嘲弄”别人的手段,古典时期的亚里士多德、西塞罗和M.F.昆体良等人都是立足于这种“苏格拉底式反讽”并沿着反讽“言意悖反”的轴心将其界定为一种修辞技巧。②浪漫主义时期以施莱格尔兄弟为代表的德国学者所论述的“浪漫主义反讽”。把反讽视为一种认识世界与把握世界的方式,将其提升至哲学与美学的层面。③现代主义包括C.布鲁克斯[注]在内的新批评诗人们则将反讽与文本结构联系起来,从语义层次上对其进行阐释,进一步确立了反讽作为一种诗歌乃至文学创作的基本原则。④在后现代语境中,以I.哈桑和L.哈琴为代表的文论家们则将反讽拓展至政治、社会、文化等更广阔的批评领域,认为其是理解和表现后现代世界的一种方式,是后现代文化的基本特征之一。

鉴于反讽“不仅具有很不相同的形式,而且从理论上说,它也依然在发展之中”,从不同层面出发,反讽的界定与分类不尽相同。在文学作品中比较常见的有主要通过“言在此而意在彼”表现出来的言语反讽、有将反讽扩大至整个文本结构层面的结构反讽、有通过戏剧或小说中的人物与作者和读者因处于不同叙事层级而导致的知识差所表现出来的戏剧反讽,还有因“预期结果与实际结果脱了节”而导致的情境反讽等。不同的反讽类型既有相互重合的地方,又对彼此形成有益的增补,共同构成反讽的复义性与复杂性。

来源:中国大百科全书(第三版)

艺术学人
中国艺术学权威资讯平台。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