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南本想叫“南越”,中国:想得美!

民生   2024-10-26 11:18   新加坡  


▲ 新加坡眼旗下账号,点击卡片关注,加星标,以防失联


古代封建王朝的历史中,中国和越南保持着微妙的关系,越南国名的变化,体现出两国关系的变化。


越南10世纪从中国独立后,越南封建王朝自称“大越”,中国封建王朝则称其为“安南”。


▲越南自丁朝(大瞿越)之后的各种自称


但到了1802年,越南(阮朝)向清朝提议改国号“南越”。而“南越”曾是中国历史上一个岭南割据政权的国名。


清越双方在一番激烈的文字交锋之后,清朝决定将“南越”的名字倒过来,“越南”成为新的国号,取代“南越”方案和使用了800多年的“安南”国号。


那么,“安南”为什么要改成“南越”,“南越”最后又变成“越南”呢?


▲越南10世纪的砖,上写“大越国军城砖”




一、岭南与南越


先秦时期,今越南北部到长江中下游的地带分布着许多原始部族,他们的生产工具和武器是一种扁平的穿孔石斧,称为“”(或“戉”),“”取自于钺,这些原始部族因此得名“百越部族”。


▲百越部族分布图


秦始皇统一中原后,于公元前219年开始南征百越。因为百越部族的顽强抵抗和该地区恶劣的气候,秦军花了五年时间才把岭南地区纳入中原王朝,并设南海郡、桂林郡、象郡统治岭南。


秦朝暴政,不久便灭亡。南海郡尉赵佗趁机扩大自己的地盘,占领桂林郡和象郡,封锁与中原的道路,于公元前204年建立“南越国”,首都在番禺(今广州)。


汉朝统一岭南以北,实行郡国并行制,汉朝对郡国进行间接统治。南越国占据岭南,直接与汉朝形成南北对立。


▲西汉时期的郡国并行制,郡国林立


赵佗原是中原军官(河北人),带领中原士兵和移民驻守百越部族密布的岭南。此地汉人较少,越人占据多数。为了维护统治,他对内下令“和辑百越”,对外接受汉朝的“南越王”封号,向汉朝称臣。


在宽松的民族政策和稳定的统治下,百越部族纷纷归附南越国,中原人与百越部族杂处,双方逐渐融合,岭南既保留自身的特色,又得到发展。


▲南越国初始疆域


汉朝劝说赵佗“不应该忘记自己汉人身份”,使得赵佗向汉朝称臣,双方互通边市,休养生息。


公元前180年吕后临朝称制,她对内巩固统治,对外打击诸侯王。吕后宣布关闭与南越国的关卡和市场,双方关系急剧恶化。赵佗宣布与汉朝脱离臣属关系,自称“南越武帝”,出兵攻克臣服汉朝的长沙国,并击败汉朝援军,南越国军队随后撤出。


南越国以南蛮之地击退中原大军而一战成名,四周小国纷纷归附,南越国势力进一步扩大,与中原的汉朝继续对峙。


▲南越国一战成名,疆域扩大


公元前111年,汉朝依靠几十年的休养生息,一举攻灭南越国,在原南越国疆域设立交趾刺史部实行统治。


长达百年的南北对峙中,“南越”一词在地理上已经泛指南越国曾辖有的岭南地区,如《汉书:地理志》有“今之苍梧、郁林、合浦、南海、交趾、九真、日南,皆(通‘’)分也”。


▲交趾刺史部


“南越”一词,还成为与中原王朝割据与对立的象征。日后岭南政权的国号名称来源,一般是从“南越”两字取其一或者两字都用。比如南北朝李贲割据交趾称“南越帝”。


在越南古史书典籍中,如《越史略》和《安南志略》都把南越国视为越南国统的开始。


如今越南古代建国的争议,一般也围绕着上古神话里的骆越(越人、雄王等)和南越国展开。部分越南人也把南越国称为“赵朝”,这样就和后来的丁朝、(前)黎朝、李朝、陈朝等越南封建王朝形成一致。


▲西汉的交趾刺史部,与南越国疆域范围基本一致




二、从南越到安南


汉朝在原南越国疆域设立交趾刺史部,岭南地区才逐渐纳入中原文明。从汉朝交趾刺史部再到唐朝的岭南道,岭南地区一直是个稳固的一级行政区划。


▲唐朝以“道”为一级行政区


但岭南地区西部山高林密气候湿热,南部与中原交通不便,移民大多定居在珠江三角洲平原一带,使得该地与中原华夏文明更接近。


唐朝时期,岭南的中原移民已经呈现出“东多西少,北多南少”的特点。


以南宁和梧州为界,将岭南道分为三部,东部地区基本是汉人主导的内地州,中部地区则羁縻州和内地汉州混杂,西部地区大多是土著部族自治的羁縻州。


唐朝在岭南西部的羁縻州之上,设置军政性质的“安南都护府”(今越南中北部),加强对羁縻地区的控制,隶属岭南道。


▲安南都护府管辖范围


安史之乱后,唐朝内乱外患不断,便在疆域内设置军政性质的“节度使”,来加强中央对地方的管理。这些节度使反过来自立为王,演变成日后的藩镇割据,肢解唐朝。


唐朝在岭南道的节度使分为两个,一个是清海军节度使,管理整个岭南道。安南都护府则另设静海军节度使管理。


同样是节度使,清海军管理范围比静海军更大,职权更高。


▲各地节度使肢解唐朝


唐朝灭亡后,中国进入五代十国时期。原岭南道的清海军节度使(祖上河南人)自立为王,建立南汉,国都广州番禺。不过南汉一开始是以“大越”为国号,“越”归根结底还是与“南越国”有关。


南汉国和南越国相比,都是汉人割据岭南的政权。


但南越国只有上层统治者为汉人,当地越人占绝大多数,因此南越国的上层汉人统治者并不求北上一统中原,只求安居岭南。


而南汉时的岭南地区已经纳入中原王朝的管理近一千年,尤其是广州一带,汉人已经成为主体民族。岭南地区在南越国和南汉国时期民族与文化差异极大。


因此,南汉统治者自认为有资格逐鹿中原。南汉917年建国,国号“大越”,918年就改为“汉”,史书称“南汉”。


▲918年的割据局势


原岭南道安南都护府的另一个节度使——静海军节度使实力弱小、偏居一隅,没有称王的资格,但也趁机割据交趾。


968年,交趾豪族丁部领结束内部混乱局面,统一交趾全境并称帝,国号“大瞿越”,史称越南丁朝。


与此同时,宋朝在971年消灭南汉,统一中原之势逐渐形成。


但是宋的重心放在消灭剩下的北汉、南唐和吴越政权,这是大一统所在。因此宋朝觉得没有“统一”交趾地区的必要,无心理会丁朝。宋朝更需要一个安定的南方后院。


丁朝为了找到政治上的靠山和统治合法性,入贡宋朝请求册封,双方一拍即合。


▲971年宋朝一统前的局势


973年,宋朝封丁部领“交趾郡王”的虚衔,代表着丁不过是交趾郡的一个郡主。此时双方还不算藩属关系,而是更接近中央与地方藩镇的关系,宋朝以“交趾”称呼丁朝。


此后,交趾国君的封号不断升级,一般是生前被封“交趾郡王”,死后追封“南越王”。


宋朝通过对“南越”王号的正式追封,“南越王”这一位号已经成为宋朝职官体系的一部分。而且被封“南越王”的人,大都已逝,成为逝者的封号。


此外,古代史书里的“越”和“粤”时常互通,“南越”也可以用作“南粤”,地理上是岭南和交趾地区的合称。


宋朝时期为区别开来,“南越”用作交趾已故国君的封号,“南粤”就指代岭南两广地区(已经不包括交趾)。稳定好交趾后,宋朝就专心应付来自北方少数民族的压力,最终还是无力回天。


▲1069年的局势图

1127年,宋朝在金军的压迫下已经南渡。一番养精蓄锐下,宋孝宗(南宋第二个皇帝)决定收复中原,他首要做的便是求得南方安定。

1164年,宋孝宗封交趾国君(李朝)为“安南国王”,国名也从此变为“安南国”。“安南”之名既是从唐朝“安南都护府”而来,又有着“安宁的南方”之意。

▲1142年的局势图

安南的地位也从藩镇,变成宋朝的藩属国,正式建立了宗藩关系。

在宗藩关系下,宋朝通过接受藩属国的朝贡和册封其国君,体现其“天下共主”的天子合法性。还能以藩属国为缓冲地带,抵挡蛮族的进攻。

安南国君则要取得宗主国的册封才具有合法性。安南国内发生叛乱时,可以请求宗主国的保护,在和平时期,则不受宗主国的直接统治。

但是安南长期受到中原文化和儒家思想的影响,在其自身的“中华体系”中,安南国君对内都是以“大越”为国号,以“大越皇帝”自称,在中原王朝这个更大的“中华体系”面前,才自称“安南国”和“安南国王”,形成“内帝外王”的特殊话语体系。

▲“中华体系”

总之,宋朝时期,安南(李朝)已经和宋朝正式建立宗藩关系。“安南”长时间内为中原历代王朝对越南的称呼。越南一般对内称自己为“大越”,也有两种称呼并用。

双方其实都心知肚明,但是两套话语体系并行不悖。

▲后黎朝(1642年)的“安南圣祖大越国师”碑拓片上,“安南”和“大越”共同使用



三、安南的分裂与大一统

越南建立的封建王朝先后有丁朝、前黎朝、李朝、陈朝、胡朝、后黎朝、阮朝,以建国者的姓氏区分。在宗藩关系影响下,越南新朝代的更换都需要得到中原王朝的册封和认可。

1400年,陈朝权臣篡位建立胡朝。胡朝国君欺骗明朝说陈氏后人已绝,取得“安南国王”封号。


明朝得知真实情况后,皇帝朱棣以恢复陈朝为名出兵攻灭胡朝,将安南国改回交趾。因陈氏后人已绝,便建立直接统治。

▲939年以来,只有1407-1427这20年中国地图上仍会出现交趾

明朝的直接统治并没有维持多久,1427年安南豪族黎氏击败明军,建立后黎朝,颁布《平吴大诰》表示安南国统始于赵佗,早已脱离中原王朝独立:“粤赵(赵佗)丁李陈之肇造我国,与汉唐宋元而各帝一方。”

后黎朝在之后编撰的史书《大越史记全书》将安南国统延伸到上古神话的炎帝、龙君、雄王,但依然奉“南越国”为安南的正统王朝。

由于现实国力的差距和合法性的需要,后黎朝不得不请求册封,明朝也延续传统,于1436年封后黎朝国君为“安南国王”,表明后黎朝已经得到宗主皇帝认可,继承安南国统。

▲后黎朝疆域(红色)

丁朝到后黎朝初期,越南一直都保持大一统状态,疆域保持在今越南中北部。

后黎朝末期,越南陷入百年分裂。1518年,后黎朝权臣篡位建立莫朝。后黎朝内部的阮氏郑氏两大家族不肯归附莫朝,双方用后黎朝的名义对抗莫朝。不久,阮氏死亡,郑氏掌握整个后黎朝的实权。

郑氏忌惮阮氏的后代,让阮氏儿子管理安南中部的顺化和当时最南边的广南省。顺化、广南一带是前占城国的地盘,安南刚刚占领。两地经历战火,又有占城遗民,局势混乱,被郑氏视为“鸡肋”。

▲顺化和广南在今越南的位置

在后续的发展中,郑氏消灭莫朝,阮氏攻灭残存的占城国,建立广南阮主政权,双方名义上都尊后黎朝皇帝,形成南北对峙,史称“郑阮纷争”。

▲郑阮纷争

1771年,西山地区的阮家三兄弟(西山阮,不是广南阮,无联系)发动农民起义,消灭阮郑两个政权,建立西山朝。广南阮氏残余势力依然在嘉定一带(今胡志明市)坚持抵抗。

▲深色和黄色为西山朝控制,绿色为阮福映控制

18世纪末,西山朝内部发生动乱,广南阮氏的后人阮福映在法国人的帮助下,以南方为基地,挥师北伐消灭西山朝,于1802年统一安南。

阮福映复仇西山朝,实现阮氏的中兴大业,结束安南两百多年的混乱局面,还扩大安南版图。阮福映已经可以自诩“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但是建国的现实给阮福映泼了一盆凉水。


君臣关系上,阮氏依然是黎氏的臣子。阮福映无法像西山阮氏(草根)一样无所顾忌。阮福映曾经高举的后黎朝大旗如今已经变成建立新国家最大的政治包袱,他不得不做好政治舆论准备。

▲阮朝开疆拓土,图为1840年的阮朝疆域



四、大一统:安南、南越还是越南

阮福映一开始并没有急着称帝建国,一方面是担心政治包袱,另一方面是担心清朝宗主国的干涉。

阮福映先改元建号“嘉隆”,在国内诏书中说明后黎朝国祚已被乱贼西山朝所灭,导致国无国统。阮朝疆土取自西山朝,而不是后黎朝,是他收复旧疆(阮氏)和消灭逆贼(西山朝),一统这混乱局面,新旧两疆组成一个新国家。

▲阮福映统一郑(橙)阮(蓝)两家的地盘,建立阮朝

新国家需要一个新国号,而且阮福映雄心壮志想着终结对内“大越”和对外“安南”的矛盾局面,他希望取“安南”之“”和“大越”之“”,于1802年请求清朝赐给他“南越”的国号。

但是阮福映清楚“南越国”在历史上和中原王朝的对立,他害怕直接提出“南越”国号会招来非议,于是在改国号的奏书中编出一个理由,想蒙混过关。

在奏书中,阮福映表示自己先祖发家广南,疆域逐渐涵盖越裳国(传说中的一个古国,在越南南部),才建号“南越”且延续二百多年,如今请皇帝赐“南越”国名。

换句话说,阮福映对清朝表明“南越”国号只是为了继承广南阮氏先祖。

▲阮福映,越南最后一个封建王朝(阮朝)的开国君主

然而在历史上,南越国曾经和匈奴对汉朝形成南北包夹的历史,“南越”国号的提出引起清朝警惕。而且“南越”在古代包含地域范围大,不仅有交趾,还有广西和广东,阮福映不过刚刚占有安南,即交趾,就敢称“南越”。

此外,清朝经过一番调查,发现广南阮氏并没有称“南越”的记录,典籍史书和双方客商都是以“广南”称呼该政权。

清朝认为阮福映居心叵测,立马通知边关严加防备。

嘉庆帝拒绝阮福映“南越”国号,令其沿用“安南”国号,并给出两条理由:一、“南越”范围过大,安南国不过是古南越范围的一隅,广东广西“自汉以来皆为中国”,安南国称南越,是“名实既不相符,体制尤为未协”。二、安南国号,自宋到清,数姓相承,并无更改。

▲嘉庆帝,赐“越南”国名

新国家不但没有新国号,还得用西山仇人的国号,这是阮福映无法接受的。他不仅拒绝从命,让使臣留在广西软磨硬泡,还派出新使臣水路并进前往北京请封,坚持用“南越”国号。

僵持之下,广西巡抚上奏提出变通,认为百越部族南边的荒夷之地(百越之南)先有越裳古国,后被安南国继有,因此取“百越之南”的意思,称“越南”。这样可以和“南越”做出区分,也不离阮福映请封的宗旨。

▲一说越裳古国在今越南广平省和广治省(黑框)

嘉庆帝认为可行,于是赐“越南”国号。但是在赐国名诏书中,清朝只给了一个理由,即“百越之南,与古所称南越,不致混淆”。

可以看到,清朝用两广地域来解释“南越”,而阮福映则虚构一个广南先祖称“南越”的理由,双方在来回博弈的文书中均避开将“南越”与南越国赵佗联系起来。

阮福映取得新国号并接受册封,于1804年采用“越南”国号,结束内外不同称呼的话语体系,实现其建国梦。

▲1805年的越南碑文拓片,开头有“越南国京北处慈山府”

18世纪中期,法国势力在东南亚逐渐渗透,越南也被法国殖民。

1885年中法战争结束,越南成为法国殖民地,清朝和越南结束宗藩关系。


法国把越南分为东京安南交趾支那三个区域,加上同为殖民地的柬埔寨和老挝组成法属“印度支那联邦”,首都西贡(1902年迁往河内)。

▲1900年的法属印度支那

法国还在越南推广以罗马字为基础(越南国语)的初级教育,罗马字具有通俗易学的特点。东西方知识和近代思想得以在民众中快速传播,越南民族独立意识逐步觉醒。

觉醒的越南民众和革命者悲愤于越南沦为法国殖民地,还被一分为三,对法国殖民者发起抗争。


越南革命党人在刊物《越南国史考》中写“人身尚存吾国不可没也,愿吾国人念吾国”。其他号召建国抗法的刊物如雨后春笋般诞生,如《越南亡国史》和《新越南》。

可以看出,“越南”已经从封建王国的名称转变成越南革命者为之而战的名字。

▲《越南亡国史》,其作者潘佩珠也吸收了梁启超的思想

二战开始后,法国被德国占领,日本趁机入侵法国在东南亚的殖民地,扶持阮朝末帝阮福永瑞登基,建立日本在越南的傀儡政权。越南革命者转而反抗日本的殖民统治。

1945年二战结束,日本战败。胡志明在河内做《独立宣言》演讲,宣布成立“越南民主共和国”,定都河内,并指出:“越南享有自由和独立的权利,而且事实上已经成为一个自由和独立的国家。”

此时,“越南”已经成为享有自由和独立权利的近代主权国家名字。越南知道,为了维护这个权利,他们还需要为法国人的卷土重来做好准备。

▲1945年,胡志明在河内巴亭广场主席台上宣布越南独立

作为二战战胜国,法国意图恢复在越南的殖民统治,越南民主共和国在东京殖民地和法国人作战,法国人节节败退。

1949年,法国急忙拥立阮福永瑞成立“越南国”,定都西贡,和越南民主共和国形成南北对峙。

1954年,胡志明领导下的越南民主共和国(北越)在奠边府战役中给予法国殖民者沉重打击。法国随后撤出越南,美国填补法国留下的权力真空,越南国改总统制,成立“越南共和国”(南越)。

不管是越南民主共和国还是越南共和国,双方都以“越南”为国名。

▲《日内瓦协定》以17度线把越南“一分为二”

1975年,越南民主共和国击败了失去美国扶持的越南共和国,结束分裂。第二年,成立“越南社会主义共和国”,继续以“越南”为国名,完成统一。

总之,中国历史封建王朝时期,越南名称变动为“交趾”、“安南”、“越南”。越南封建王朝则称自己为“大越”,再到“越南”。在近代越南民众和革命者的反殖民斗争下,“越南”逐步从封建王朝的国号变成独立主权国家的国名,沿用至今。中越两国也建立主权国家关系。。

▲今天的越南地图

HQ丨编辑

HQ丨编审

环球情报员丨来源

环球情报员丨图源


免责声明:

1.凡本公众号注明文章类型为“原创”的所有作品,版权属于看南洋和新加坡眼所有。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文章来源:新加坡眼”。

2.凡本公众号注明文章类型为“转载”、“编译”的所有作品,均转载或编译自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递更多有价值资讯,并不代表本公众号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相关阅读


视频直播

新加坡眼旗下视频号你关注了吗?

点击下面视频,查看更丰富的内容!

直播等你来看,点击下方预约起来!

想第一时间了解新加坡的热点/突发新闻,可关注新加坡眼旗下“新加坡号外”微信公众号,同步下载新加坡眼APP,不失联。




跟进新加坡时事,点击文末阅读原文Read more

看南洋
为你打开一扇了解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印尼、菲律宾、越南、缅甸、柬埔寨、老挝、文莱等东南亚国家的窗口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