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先:《天仙子·水调数声持酒听》

文摘   2024-11-20 12:00   重庆  

天仙子·水调数声持酒听

张先〔宋代〕

时为嘉禾小倅,以病眠,不赴府会。

水调数声持酒听,午醉醒来愁未醒。

送春春去几时回?

临晚镜,伤流景,往事后期空记省。

沙上并禽池上暝,云破月来花弄影。

重重帘幕密遮灯,

风不定,人初静,明日落红应满径。

张先的《天仙子·水调数声持酒听》是一首北宋词坛的名作,以其流动的意境和细腻的情感描绘而千古流传。这首词不仅是张先的代表作,也因“云破月来花弄影”一句,被后人誉为“张三影”之一。这篇文章,将带您走进张先笔下那个既伤春又动人的暮春之夜。
上片:静观内心,愁思如潮
词的开篇三句:“水调数声持酒听,午醉醒来愁未醒。送春春去几时回?”将词人的心境推向前台。伴随着水调歌声,张先执酒独酌,试图以音乐与美酒排解内心的愁绪。然而,午间的醉酒解不了内心的苦闷,反而加深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春光已逝,春天何时再回?一连两个“春”字,既指眼前的大好季节,也暗含对青春的追忆。
接着,“临晚镜,伤流景,往事后期空记省。”则进一步描绘了词人的感伤情怀。当他对镜自照,夕阳的余晖映衬着自己渐渐老去的面容,流逝的时光让他不禁思索:那些往昔的期约与错失,如今徒增遗憾。张先通过反思“后期”的遗憾,巧妙地将“嗟老伤春”的主题蕴含其中,感叹青春的易逝与生活的无奈。
这一段描写是静态的,侧重于内心活动。通过细腻的文字,展现了词人对时光流逝和内心孤寂的深刻思考。

下片:即景生情,风月入怀
下片转为动态描写,以景物衬托心情。“沙上并禽池上暝,云破月来花弄影。”画面中,鸳鸯在黄昏中栖息池边,夜幕逐渐降临。原本阴云密布的夜空,随着一阵清风,云层被吹破,月光洒下,花影在风中摇曳。这一句成为全词的点睛之笔,也是张先词作中最为脍炙人口的佳句。
沈祖棻曾评:“破”与“弄”两字精妙无比,暗示出风的存在,勾勒出天上云流、地上花动的生动景象。这样的场景,不仅让词人一扫白日的愁绪,也给读者带来了一抹春日的盎然气息。
紧接着,词人回到室内:“重重帘幕密遮灯,风不定,人初静,明日落红应满径。”帘幕密遮,说明风势愈发强劲,灯火摇曳。而外界的喧嚣渐止,人声安静,风中的落花也让他不禁想到明日小径上的满地红花。词人在描绘风景的同时,寄托了对春天的惜别之情,也隐含着对人生迟暮的感慨。
意境的静与动:张先词的双重魅力
《天仙子》全词上片以静态的情感描写为主,下片通过动态的景物变化注入生机。两者相辅相成,使词的情感层次更为丰富。静态部分透过沉思折射人生哲理,动态部分则以自然景象激发审美愉悦。这种静与动的对比,使词的意境更具立体感。
值得一提的是,“云破月来花弄影”一语,不仅展现了张先高超的炼字功夫,也凝聚了整首词的情感张力。王国维曾称此句中“弄”字为画龙点睛之笔,让整个场景如在眼前。然而,这一佳句之所以动人,离不开“云破”“月来”两字的铺垫。月光初现,花影婆娑,这样的转瞬之美,正是张先捕捉到的暮春意境的精髓所在。

张先的《天仙子》以其动静结合、情景交融的艺术手法,描绘了一个复杂而又动人的暮春之夜。通过春光、镜影、月色与花影的交织,词人将伤春惜老、孤寂自怜的情感自然融入诗意画面中。
这首词不仅展现了宋代文人对自然与人生的敏锐观察,也启发我们去珍惜每一个即将流逝的美好瞬间。在这短短的百余字中,张先以精炼的笔触书写了春天的别离,也留下了一段属于北宋词坛的永恒风景。

面朝大海的汪汪
谈天说地聊人生百态。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