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彪晚年身体真实状况究竟如何?

文摘   2024-11-21 11:37   河北  

1950年8月,朝鲜战争的局势发生了逆转。势如破竹的人民军因为美国的干预放慢了南下的脚步,南北朝鲜陷入僵持阶段。
毛主席和周总理开始商讨入朝人选,两人不约而同地说出了一个名字:林彪。
林彪以善于打硬仗、打大仗闻名于世。解放战争中三大战役,他指挥了两场;渡江战役时,他又率西线军队强渡长江天堑,打得国民党军闻风丧胆。
而毗邻朝鲜半岛驻防的东北边防军,又是林彪参与组建的,可以说,林彪是志愿军司令的不二之选。
不过,林彪推辞道:“近来我的身体很不好,恐怕担负不了统帅大军的重任。请主席另派一名比我更健康,指挥能力更强的同志去,或者先让别人去,我治疗一段时间,身体稍有好转立即赴朝。”
事实上,林彪称病并不是他害怕去朝鲜故意找的借口,而是真的抱病在身。尤其是晚年时期,他的身体状况更是每况愈下。我们听听其准儿媳是怎么说的。


01

林彪从小身体就不好,是村里出名的“病秧子”,直到进入黄埔军校才逐渐强壮起来。经过反围剿和两万五千里长征的磨砺,林彪的状态渐入佳境
不过在平型关战役时,林彪骑着俘获的日军战马,被国民党哨兵误以为是敌人,毫不犹豫地举枪射击,导致林彪的肺叶和骨髓神经被打穿。尽管在苏联治疗后痊愈了,不过这一下就伤了元气。
解放战争期间,林彪也是拖着病躯指挥的各大战役。
为了治病,他曾想了很多怪办法,比如只吃土豆炖豆腐或白菜炖豆腐、坚持不洗澡。然而,这些偏方还是没能治好他的病。
进入六十年代后,林彪的“三怕(怕光、怕水、怕声)”已经到了十分严重的地步。他的身体虚弱得像一株小草,好像风一刮就会倒。
张宁,林立果的未婚妻,也就是林彪的准儿媳。
她1968年与林立果相识相知,深受林立果喜爱。然而,即使关系近到如此地步,张宁也没见过林彪几次不过,林彪的孱弱还是给她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一天夜里,张宁睡得正香,邱作会的夫人胡敏推门而入,叫醒熟睡的张宁要带她去毛家湾(林彪的住处)
张宁走进一个大厅,里里外外站满了林家和“林办”的人。令张宁奇怪的是,偌大个厅堂却只有一丝丝微弱的亮光,弱到都看不清人脸。
叶群手忙脚乱地安排着“会见”,急促中工作人员难免发出响动,叶群赶紧示意大家都小点声。
接着,叶群又让李秘书找了个小台灯,让他充当“灯柱”。
门口的一个黑影突然发出声音,听口音像是湖北黄冈那片的。“黑影”说:“不错,不错,很好。
张宁这才知道,原来那团“黑影”就是林彪。尽管她早已听说林彪的“三怕”,但没想到怕到这种程度。
自此之后,张宁和林立果的婚事算是定了下来,张宁也有机会和林彪接触。
林彪身子骨弱,稍微不注意就可能引发大病。
叶群为此事专门找张宁谈过:“你到家里来,要注意卫生。外边细菌多,首长身体不好,怕感染,吃得不好会坏肚子。你打过丙种球蛋白没有?”
张宁摇头,叶群说:“回头我交代医院定期给你打,那是防止感冒的。首长身体差,你带病菌回来会影响首长身体健康。”
林立衡也向张宁说过:“你的健康关系到首长(林彪)的安全和健康。”
张宁每次见林彪,都要得到叶群和李秘书的双重认定,认定的标准是张宁没有生病,林彪状态可以。
一天,在那个灯光幽暗的长廊,那间“乒乓球室”的对面,张宁又一次见到了林彪。
林彪戴了一顶灰色帽子,穿着一身灰色中山装,脚蹬黑色布鞋,正襟危坐在双人沙发上。林彪见张宁等人站在门口,微笑示意,又把目光转到了叶群身上,意思是让她介绍。
张宁小心翼翼地和林彪握手,这是她第一次近距离看见他。
张宁后来感叹道:“他竟然如此衰弱,手冰凉单薄没有劲,我相信以我这样的体力轻轻推他一把他肯定会跌倒。战功赫赫威扬四海的副统帅身体如此差,出乎我意料。”
张宁觉得,荧幕上的林彪虽然消瘦,但是精神矍铄。然而眼前的林彪,尽管有亿万人祝他身体健康,可他竟是个生命烛光摇曳暗淡的老人。
会面持续了十几分钟,林彪全程笑脸陪同,还叮嘱叶群安排好张宁的学习。
张宁唯一一次见到林彪笑出声来,是胡敏和她的儿媳在众人的起哄下跳舞。婆媳俩共演了一出《老朋友再见》,林彪嘿嘿地笑了笑,手动了动,身体也跟着挪了挪。
张宁说:“这是他(林彪)高兴的极限。”
接着,叶群又让张宁也跳一曲。但张宁非常腼腆,被叶群“点名”后她迟迟没有动作。
林彪温和地看了看害羞的张宁,对叶群说:“小孩子和老人是反比。”
如此,才帮张宁“解了围”。
林彪像个寻常人家的长辈一样,微笑地问张宁:“你爸爸哪里人啊?”
张宁如实回答:“江西兴国人”。
林彪一听来了兴趣,又问:“他哪一年参的军?”
张宁说:“一九二九年,长征时是四方面军。”
林彪听完思索了一会儿说:“江西的,二九年,是一方面军,不是四方面军。”
张宁笃定地说:“我看爸爸自传上写的,就是四方面军。”
叶群解释道:“你林伯伯没有说错,当年你林伯伯经过江西,带出那批兵,编在红一军里。长征开始后,中央为了团结张国焘,又把这批江西兵拨给了张国焘。你爸爸是红一军的人,是你林伯伯带出来的。

张宁一直疑惑,和她爸爸同期出来的周伯伯为什么会给林彪当警卫排长。叶群这一席话,解开了张宁多年的困惑。
这段对话也勾起了张宁对父亲的回忆,看看骨瘦如柴的林彪,又让她想到了父亲去世前的样子。
张宁说:“父亲走的最后两年,也是这般单薄苍白,个子高矮也一样。他们在外形上的某些相似令我感到奇怪。想到林立果对我这段解不开的情愫,有点说不清、道不明的感觉。”
张宁被纷乱的思绪拉到了九霄云外,全然忘了旁边坐着的林彪。过了一会,她转头看见带着笑意的林彪,有些羞红了脸。
随后叶群迅速岔开了话题……
此次会面,让张宁的心里对林彪多了几分可怜。

02

再一次见到林彪,张宁对他的“怜悯”又添了几分。
某天上午,一向对张宁略有微词的叶群突然找到她,表示林彪身体不好,希望张宁多去探望探望。
张宁见到林彪时,他正端坐在布满了防紫外线玻璃的客厅里。林彪还是那副和蔼的模样,张宁被安排在林彪的右边落座。她惊讶地发现,林彪又老了不少。
林彪侧着身子和张宁对话,这是张宁第一次近在咫尺地细细打量林彪。
张宁从林彪身上感受不到丁点生气,面色惨白,有气无力,就好像给衣架套上了衣裳。脸上凌乱的胡茬,更衬托出他的憔悴。
叶群率先打破沉默,代林彪向张宁表达了关心,嘘寒问暖:“吃饭睡觉好不好啊?”张宁拘谨地连连点头。
叶群又和林彪说,自己经常带张宁来。而张宁害怕战争片,晚上常常吓得睡不着觉。
林彪开口了,关心地让张宁少看战争片,以免耽误学习、休息,又让叶群减少战争片放映,尽可能地不让张宁去看。
张宁本以为林彪戎马一生,而自己不愿看战争片可能会引起他的反感。没想到林彪对此毫不在意。
叶群热络地招呼着张宁吃水果,说着又拿来一盘天府花生。叶群小心翼翼地剥了两颗花生,递给林彪,林彪吃得慢吞吞,可看起来又是那么的津津有味。
这激发了张宁对林彪的同情,于是,她也轻轻地剥了两颗,送到林彪的手里。林彪很高兴,一粒一粒地放进嘴里。
此时,叶群发话,告诉林彪不能多吃,只能少吃几粒。
林彪意犹未尽,想从盘里再拿出一颗花生,看看叶群却又放下了。此时的他,就好像被父母严格控制饮食的孩子。
晚年的林彪连吃花生的自由都没有,驰骋沙场的大英雄,都快成了“提线木偶”了。

03

不久后,张宁跟着林彪一家去了北戴河
张宁住在五十六号,林立果住在五十七号,林彪则住在六十九号。
安顿好后,叶群带张宁和张清霖(林立衡的未婚夫)去看望林彪。
还没进屋,张宁就能感觉到里面的昏暗,后来的她形容那“就像X光室”。
林彪还是一人坐在沙发上,他双手放在膝盖上,目光紧紧盯着茶几,可茶几上又没有任何东西。林彪看得很出神,以至于张宁等人进门都没有察觉。
叶群轻轻走到林彪身边:“首长,孩子们都来看你了。”林彪缓缓抬头,尽管面露微笑,但还是吓了张宁一跳。
才几天的时间不见,林彪竟然瘦成了皮包骨,脸上的肉完全塌陷下来,浑浊的双眸深藏在眼窝里。
林彪强打着精神问张宁的学习如何,张宁刚想回答,就被叶群抢了先。
接着,林彪又开始问张清霖近来如何,叶群又开始了她的抢答。
叶群看林彪的脸色有些不悦,连忙转换成轻松的语调,问林彪对张宁和张清霖的看法。
笑容重新回到林彪那饱经沧桑的脸上,他连连点头:“满意,我很满意!一个老红军的女儿,一个劳动人民的儿子。很好。”
二十分钟后,到了林彪的午睡时间。
临走前,林彪的秘书告诉张宁,这是林彪到北戴河后最开心的一天,孩子就是他的灵丹妙药。
尽管张宁跟林彪住的很近,但每次见他,都是要经过叶群、“林办”层层安排的。
不过林彪对这个准儿媳很满意,时不时的就让叶群带张宁来近前看看。
在北戴河,张宁每次见林彪,他都是端坐在那张沙发上。每次见林彪,张宁都能明显地感觉到他的衰老。
林彪总是关心张宁的吃饭睡觉问题,还劝她少吃安眠药,而张宁有时也会即兴跳上一曲,哄林彪开心。
在张宁的印象中,林彪性情孤僻,平日里无事绝不出门。每天按时三餐,按时睡觉,每天除了听听汇报,其余的时间都在发呆。
那时的林彪,既不愿听身边人谈天论地,也不愿意看报纸和政治书籍。每次想了解什么,都是三言两语地问问秘书。
不过林彪对自己的病很在意,他的房间里堆满了医学书籍,而后照方开药。拿不准的地方,就让人按图索骥,用读书卡片的形式帮他记录下来。
偶尔心情不错时,林彪也会拿出文房四宝,临摹一下古人的书法。当然,他绝大多数时间都是在闭目养神中度过。有时候,林彪也爱摆弄一些小玩具。
一次,张宁给林彪带了小鸟和机械兵,林彪把它们放在桌子上,虽然没有爱不释手的把玩,可眼神中尽是喜欢。当张宁给机械兵装上发条后,林彪笑了,笑得和往常一样含蓄。
在张宁的记忆里,林彪是没有力气笑的,不论做什么都是温温吞吞。
建国前,林彪的身体状况虽然令人堪忧,但远不至于如此虚弱。这就是所谓英雄迟暮,壮心已矣吧。

最后,大观君向观友们推荐《华界智库》,亿万华人的思想和力量,以文化公益传播的形式,为各行业精英提供有价值的信息参考,致力于弘扬美与智慧,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力量。点击下方卡片即可关注!


  

【推荐阅读】

中美之间真正的差距是什么?

洗脑的力量到底有多可怕

邓小平:“文革” 对不起人民

毛主席为何五保胡耀邦?

中共“惊心动魄”的另一面 !

还记得90年代的那些农村烂事吗

苏联特权阶层的奢华触目惊心

萧克回忆录中的彭德怀和林彪

那些因接近权力而欣喜的年轻人

王中远:我亲手掩埋了林彪父子

周处除三害的故事,还有下半截

临终前,人们后悔最多的25件事

为何笑到最后的只有秦国?

犹太人不会主动告诉你的7个事实

2400年前的阳谋,至今仍在坑人


注:除本平台声明的原创外,其它内容源于网络或它方投稿,旨在供读者多种文化视角的探讨与解读,并不代表“新大观”的观点和立场,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后台留言,将第一时间处理。


❖ 欢 迎 分 享 到 您 的 朋 友 圈 

一键星标,请随手点亮“在看

新大观
天下之大,以文观之 ; 推陈出新,方可大观。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