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终审评委和网络投票评选后,从初评入围的20首诗歌中评选出10首最佳诗歌。
2024年第四届“海峡鼓浪诗歌奖”落下帷幕。
终审评委
庄伟杰:闽南人,旅居澳洲,文学博士,复旦大学博士后。现为山东大学诗学高等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员,《中文学刊》社长总编。海归后破格聘任华侨大学教授、研究生导师和学科带头人,暨南大学兼职研究员;系澳洲华文诗人笔会会长,中外散文诗学会副主席。曾获第十三届“冰心奖”理论贡献奖、中国诗人25周年优秀诗评家奖、第三届中国当代诗歌批评奖、中国当代诗人杰出贡献金奖、华语杰出贡献诗评奖等多项文艺奖,作品、论文及书法等入选三百余种重要版本或年度选本,有诗作编入《世界华文文学经典欣赏》等大学教材。至今出版专著20部,主编各类著作70多种,发表400多篇学术论文及文艺评论。1998年春在悉尼举办大型个人书法艺术展引起反响,书法被海内外各界所收藏,海内外多种媒体、辞典有专访及词条,《海外华文文学史》等大学教材有专门评介。
游以飘:本名游俊豪 (Yow Cheun Hoe)。1970年马来西亚霹雳金宝出生,新加坡国立大学东亚研究所博士 (2002) ,任教于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现任华裔馆馆长、中华语言文化中心主任,曾任中文系主任(2016年7月—2022年3月)。出版诗集《流线》(新加坡:光触媒,2016)、《象形》(南京: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2020)、《记号》(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21)、《海马体》(与黄广青合集)(新加坡:光触媒,2021)。与友人出版散文合集《十五星图》(1995)。主编散文集《我和我的童年》(新加坡:星作家出版社,2022)。2021年创立之间诗社,2016年创立南洋诗社、南洋诗会。曾获重要文学奖包括花踪文学奖新诗首奖(1995,1997)、新加坡金笔奖中文诗歌第二名(2005)。《流线》获《联合早报》2016年书选,《边境(外二首)》获2020年《广西文学》年度优秀诗歌作品奖。《记号》入选“2021年度台港澳暨海外华文文学好作品名录”、《联合早报》2021年书选。
卢辉:诗人、诗评家、高级编辑、三明学院特聘教授,中国诗歌学会理事,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出版《卢辉诗选》《看得见的宽》《红色的碎片》《七层纱》《诗歌的见证与辩解》等七部专著,荣获福建省文艺百花奖、诗探索.中国诗歌发现奖、第五届(2017-2018)中国当代诗歌奖.批评奖、第三届中国天津诗歌奖、中国(海宁)徐志摩微诗歌奖、中国广播影视大奖、入围第六届“啄木鸟杯”中国文艺评论年度推优终评。
经过终审评委和网络投票评选后,从初评入围的20首诗歌中评选出10首最佳诗歌。第四届“海峡鼓浪诗歌奖”落下帷幕。
《拒绝漂泊》 蓝狐
《我们走过这里》 吴撇
《璞玉》 魏威
《母亲和自己的悲伤待在一起》 余丽敏
《月亮种在海礁上的乡愁》 梁朵
《我出生在一个叫包山底的地方》 慕白
《侨批》 黎落
《曙光》 胡有琪
《入海口》 孙禾
《走在落日的后头》 李长元
《黄河边》 叶巨龙
《与妻书》 王国良
《错觉》 吴丽娜
《潮信与沙漏》 黄清水
《村庄的嘴巴在咀嚼冬天的雪》 张浩
《秋天的誓言》 石头
《烧掉冬天》 林映辉
《一条河的忧伤》 全昌文
《游槡园记》 佛生
《通网的村庄》 林国鹏
《长江边的池杉》 王炜宁
《七月,火一样燃烧的七月》 郁旭峰
《被落日追赶的人》 章洪波
《月光三万里》 刘贵高
《乡情》 高中原
《我是,明月光下的茶水》 戴高山
《文玩核桃》 杨泽西
《雪山》 吴成
《在井泉村,打捞一万个月亮》 立夫
《落叶,在暮秋回归》 汪骥夫
指导合作单位
一、指导单位
厦门市人民政府台港澳事务办公室
二、主办单位
《书香两岸》杂志社
三、协办单位
厦门翰墨百家书画院有限公司
厦门外图凌零图书策划有限公司
漳州古雷港经济开发区作家协会
四、支持单位及媒体(排名不分先后)
海峡文艺出版社
汕头大学出版社
开卷出版社(中国澳门)
麦禾阳光出版社(中国台湾)
国际华文出版社(澳大利亚)
国际华文诗歌协会、中国香港圆桌诗刊社、新加坡之间诗社、鼓浪读诗、厦门诗群、浔江诗社、浮桥诗团、诗客平台、世华会诗歌学会、美洲文化之声国际传媒网
往期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