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子(前313年-前238年)名况,时人尊而号为“卿”;因“荀”与“孙”二字古音相通,故又称孙卿。战国时期赵国人,著名思想家,教育家,儒家代表人物之一。
一、君子性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出自荀子的《劝学》
【译文】君子的本性和其它人并没有什么不同,只不过是善于利用和借助客观条件罢了。
二、大巧在所不为,大智在所不虑。
——出自《荀子·天论》
【译文】最能干的人在于不做不能做且不应做的事,最聪明的人在于不考虑不能考虑又不应考虑的事。大巧,技艺非常巧妙。
三、精于物者以物,精于道者兼物物。
——出自《荀子·解蔽篇》
【译文】精通于某种具体事物的人,可以让他来治理这一类事物,精通于道的人,却可以治理各种事物,所以君子专一于道,能够用道帮助考察万物。
四、心枝则无知,倾则不精,贰则疑惑。
【译文】不专心就等同于无知,心有偏向办事就不能专诚,分心二用就会陷入迷惑的境地。
五、无性则伪之无所加,无伪则性不能自美。
——出自《荀子·礼论》
【译文】没有本性,那么礼法文理就没有地方施加,没有人为,人本始的天性就不能自己变得美起来。
六、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出自《荀子·劝学》
【译文】刻几下就停下来了,腐烂的木头也刻不断。不停地刻下去,金石也能雕刻成功。意即要持之以恒而不能半途而废,要目标专一而不能三心二意。
七、蓬生麻中,不扶则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
——出自《荀子·劝学》
【译文】蓬草长在麻地里,不用扶持也能挺立,白沙混进了黑土里,就会变得和土一样黑。比喻环境对人的影响。
八、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
——出自《荀子·劝学》
【译文】不登上高山,不知道天是多么高远;不走进深谷,不知道地是多么深厚。
九、不可学、不可事而在人者谓之性,可学而能、可事而成之在人者谓之伪。是性、伪之分也。
——出自《荀子·性恶》
【译文】不可以学习、不可以经过努力而做成,出于天生的,叫做天性,可以学习、可以通过人为努力而做到,取决于人自己的,叫做伪,这就是天性和人为的区分。
十、君子敬其在己者而不慕其在天者,是以日进也;小人错其在已者而慕其在天者,是以日退也。
——选自《荀子·天论》
【译文】君子尊重自己的努力,而不把所有希望都放在天命上;小人则凡事烧香拜佛,求神问卦,放弃了自己的努力,把命运交给上天。
内容来源于:唐诗宋词古诗词,如有侵权,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