犯罪心理测试技术,也就是大众熟知的“测谎”,在刑事犯罪侦查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
一起走进青岛市公安局即墨分局刑侦大队,聆听刑事科学技术室警务技术一级主管陈钰讲述他在刚刚结束的青岛市刑事技术大赛中,获得心理测试专业一等奖的精彩故事。
从初涉此领域到成为青岛警界赫赫有名的“读心神探”,从事心理测试21年间,陈钰累计测试案件2000余起,在多起重特大案件的侦破中发挥重要作用。 在一起如迷雾般的交通事故中,一场无声的较量悄然展开。大货车与面包车相撞,现场证据匮乏,监控缺失,当时还没有行车记录仪,双方各执一词,案件侦破陷入僵局。陈钰肩负着上级快速破案的指令,直面两车驾驶员,开启了一场心理与生理的双重博弈。 简单的问答,却似暗藏玄机的棋局。“你当时是不是超速?”“不是。”“你知道这场车祸是怎么发生的吗?”“不知道。”“你是不是没踩刹车?”“不是。”陈钰目光如炬,紧盯着电脑数据,十几道是非题,反复问询长达一小时。 测谎,并非神秘莫测的魔法,而是一门探测心理痕迹的科学。陈钰解释道。“其实,测谎就是通过提问去触动人的心理,使其本能地产生微妙的生理反应。” 最终,货车司机没能逃过测谎仪的审视。“你没通过测试,你在撒谎!”陈钰的笃定宣判,让对方神色骤变。在真相面前,货车司机如实交代了违规驾驶引发事故的事实。
“系统掌握心理测试技术不是一件简单的事。”陈钰说道,说到心理测试,大众都认为是测谎,其实,真正意义上来说,它是测真。自2000年起,陈钰便对心理学领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深知,心理测试技术与心理学、法医学、刑事侦查学等多学科紧密相连、相互交融。 为了尽快掌握心理测试技术,陈钰反复钻研学科书籍,深入剖析理论细节,力求将知识融会贯通。他还积极参加心理协会论坛,与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学者进行交流。经过不断学习,陈钰成功掌握了这门在公安领域中相对“小众”却极具价值的技术,成为了一名“读心神探”。 从警以来,陈钰经手的每一起案件对于他来说都是一次全新的挑战与考验。在测试前,他会详细查阅案卷材料,深入分析案件细节,充分了解案情背景与脉络。必要时,他还会亲自前往案发现场实地查看,通过对现场环境、痕迹物证等的细致观察与感受,进一步加深对案件的理解与认识,针对每一名被测试人员的具体情况“量体裁衣”,精心编写测试题目,确保测试的针对性与有效性。
陈钰在长达21年的坚守中,在犯罪嫌疑人精心构筑的心理防线间巧妙穿梭,将他们内心深处的隐秘逐一揭露,使其在科学的审视下无处遁形。
“心理测试技术并不是表面所见的刻板操作流程,各类复杂的指标难以用精确的数值量化,需要在不断的经验积累中反复总结升华。”陈钰的话语,道出了他“测谎”职业生涯背后的艰难。
“在刑侦工作的严谨流程体系中,测谎仪通常在其他常规侦查手段均已穷尽之后,才得以在关键时刻作为‘秘密武器’登场亮相。而它一经启用,便标志着案件侦破工作踏入最为关键且艰巨繁重的攻坚阶段。”陈钰说。多年来,他通过测谎仪这一特殊而神秘的工具,让隐匿于黑暗中的真相逐渐浮出水面,为案件的快速侦破提供了科学而有力的支持。
多年来,陈钰经常受邀参与全省乃至全国重大疑难案件的心理测试工作,屡破大案要案。随时待命出发,已成为他的工作常态。他擅长戳破谎言,攻破嫌疑人的心理防线,形形色色的说谎者走进他的实验室,最终都会在测谎中败下阵来。 俗话说,“好马配好鞍”,陈钰说,不断迭代升级的设备为破案提供了有力保障。“我们的测试设备是目前国内最先进的,测试结果更准确,速度也更快了。”此外,为了更加熟练掌握微表情,陈钰将自己测试过的案件反复看了上万遍,对每一个细节都反复揣摩。 从警以来,陈钰在与各种各样的犯罪分子不断较量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他坚定地说:“心理测试工作能够拨开谎言迷雾,直击犯罪心灵。我将继续钻研提高测试水平,为侦查破案、打击犯罪提供刑事技术支撑,为公安事业发展贡献一份力量。”供稿 | 康晓欢 袁 超 吴小光
责编 | 于昌俊 刘志鹏
审核 | 辛 磊 于宗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