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州古迹】江华阳华岩:摩崖石刻背后的史实
陈瑜
竹园寨,在江华县城六公里处,据说曾经有一片竹园而得名,这里地势平坦,丘陵点缀,据说竹园寨是一座千年古镇,有正街、半边街、河边街;街边有宝塔、曾家院子。街道以鹅卵石或青石板铺成,有“福德祠”,有炮楼,还有码头,都在见证着久远,诉说着不平凡。
驻村口远望,平坦的田畴中绵延一座面积不大的石头山,极像一头匍匐于田野的狮子,岩洞就是狮子张开的嘴巴,在高空俯视,绵延不接的都庞岭如同人体弯曲蜿蜒的“大肠”,这座石头山倒像大肠上的“阑尾”,人们叫回山,有“迂回”之意,山形如斧辟刀削,山顶平坦,怪石嶙峋,形状各异,或猛虎下山,或万马奔腾,或虎啸猿啼,或者就是一堆黝黑、突兀的石头,不同的人会看出不同的样子。
一条弯曲的小道延伸到岩口,几步台阶,一个铁栅门,不大、不深的岩洞,这就是阳华岩,清道光《永州府志》称“江华复岭重岗,地远而险,其山之秀异者,自古称阳华岩”。阳华岩属石灰石岩,外岩自东向西倾斜,如同一道天然走廊。从洞里奔涌出的泉水倒不小,拍打着岩石,飞溅出碎银般的水花,大石块在长年泉水冲刷下,特别圆润,特别光滑,这倒是一个修行打坐、练气养心的绝佳圣境,闭目打坐,岩中凉风习习,耳旁如鸣佩环,清脆悦耳,真会让人物我两忘,远离杂乱喧嚣,难怪元结在在《招陶别驾家阳华作》诗中发此感慨:“海内厌兵革,骚骚十二年。阳华洞中人,似不知乱焉。谁能家此地,终老可自全。……”
光滑的岩壁上,布满各个年代的石刻,从《泉石佳处》到《瑞接阳华》,从《阳华岩》到《阳华岩诗》,从《阳华岩铭有序》到泉石出口处的《道州江华阳华岩图序》,两边石壁上先后留下了40多方、大小不一的石刻。最负盛名的是元结的《阳华岩铭》,全文如下:
道州江华县东南六七里,有回山。南面峻秀,下有大岩。岩当阳端,故以“阳华”命之。吾游处山林,几三十年,所见泉石,如阳华殊异而可家者,未也,故作铭称之。县大夫瞿令问,艺兼篆籀,俾依石经,刻之岩下。铭曰:
九疑万峰,不如阳华。阳华峻峰,其下可家。洞开为岩,岩当阳端。岩高气清,洞深泉寒。阳华旋回,岑巅如辟。淆塍松竹,辉映水石。尤宜逸民,亦宜退士。吾欲投节,穷老于此。惧人讥我,以官矫时。名节彰显,丑如此为。於戏阳华,将去思来。前步却望,踟蹰徘徊。
大唐永泰二年岁次丙午五月十一日刻。
大唐永泰二年(公元766年)5月的一天清晨,道州刺史元结在县令瞿令问的陪同下,到阳华岩游览。元结至此,触景而发,《阳华岩铭》是阳华岩石刻的开山之作。石刻全幅宽 290厘米,高75 厘米,包括题名、序文、铭文、年款在内共 404 字,分为44 行。前9行题名及序文共 90字,作隶书:中间33行铭文 96字,模仿曹魏《三体石经》体例,每一字都以先大篆、次小篆、再隶书的方式书刻,因此共有 288 字;最后2行年月款16字,作篆书。由于这一摩崖石刻名显、文美、字特,被世人称为“三绝碑”。
由南宋江华县令安珪作序立石、豫章罗煜书写的石刻《道州江华阳华岩图序》是国内少有、湖南省仅存的一方摩崖图刻。高93厘米、宽113厘米,上部为篆体图额,中部为阳华岩地理形势图,下部为40行楷书图序,图文真实地记录了阳华岩鼎盛时期的状况:不仅有天然溶洞,还有仙田、浮岚阁、朝彻亭、思来亭、华岩寺及岩门,图中的羊肠山道、亭台楼阁、小桥流水、台阶护栏等设施,无不在地图上描绘得形象生动,场景壮观。
阳华岩,是岩,非洞,不大,也并不奇特,只因有泉涌而显得清幽,只因有摩崖石刻才让文人墨客景仰,有些模糊不清的石刻,才让人流连揣摩,至于“九嶷万峰,不如阳华”之说,不过是元结情之所至而已。阳华岩摩崖石刻被列为2006年第六批全国文物保护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