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立冬,分享10首立冬的诗。(李白和苏轼的都有)

文摘   2024-11-07 08:05   中国  

立冬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九个节气。“立”有开始、建立之意,“冬”表示终了,即万物收藏的季节。立冬意味着生气开始闭蓄,万物进入休养、收藏状态,标志着秋季的结束和冬季的正式开始。此时,农作物全部收晒完毕、收藏入库,动物也已藏起来准备冬眠。

从天文角度看,每年公历11月7日至8日,太阳到达黄经225°时为立冬。此时太阳直射点继续南移,北半球获得的太阳辐射量越来越少,日照时间继续缩短,正午太阳高度继续降低。

立冬后,气候也由秋季的少雨干燥逐渐向阴雨寒冻的冬季气候过渡。不过,由于中国地域辽阔,各地气候差异较大,在南方地区,从立冬至小雪期间,可能还会出现风和日丽、温暖舒适的“小阳春”天气;而北方地区则会出现明显的雨雪降温天气。


今日立冬,一起来读10首立冬的诗吧,也挺应景的!

 1. 《立冬》唐·李白

冻笔新诗懒写,寒炉美酒时温。

醉看墨花月白,恍疑雪满前村。

诗中描绘了立冬之夜,诗人因笔墨冻僵而懒于写新诗,便在寒炉中温起美酒。微醉中把月光当成了雪花,充满了诗意和温馨感,也透露出诗人的思乡恋乡之情。

2. 《早冬》唐·白居易

十月江南天气好,可怜冬景似春华。

霜轻未杀萋萋草,日暖初干漠漠沙。

老柘叶黄如嫩树,寒樱枝白是狂花。

此时却羡闲人醉,五马无由入酒家。

白居易笔下的江南早冬,寒霜尚未冻死小草,太阳晒干了大地,老柘树叶子虽黄犹嫩,寒樱不依时序、开出枝枝白花,呈现出一种独特的温暖冬景,让人神往。

3. 《咏廿四气诗·立冬十月节》—唐·元稹

霜降向人寒,轻冰渌水漫。

蟾将纤影出,雁带几行残。

田种收藏了,衣裘制造看。

野鸡投水日,化蜃不将难。

这首诗生动地描绘了立冬时节的自然景象和物候变化。如“轻冰渌水漫”写出了水面开始结冰的状态,对应立冬的“水始冰”这一物候特征;“雁带几行残”体现了大雁南飞的情景;“野鸡投水日,化蜃不将难”则是对“雉入大水为蜃”这一古老说法的描述,展现出古人对立冬节气的独特理解和观察。

4. 《赠刘景文》—宋·苏轼

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

一年好景君须记,正是橙黄橘绿时。

此诗写于立冬之时,通过对荷、菊等景物的描写,展现出初冬的景象。诗人借此勉励朋友,虽青春流逝,但人到壮年也是大有作为的黄金阶段,应当珍惜时光,不懈努力。

5. 《立冬日作》—宋·陆游

室小才容膝,墙低仅及肩。

方过授衣月,又遇始裘天。

寸积篝炉炭,铢称布被绵。

平生师陋巷,随处一欣然。

这首诗体现了陆游晚年生活的艰辛,居室狭小,立冬天寒却炭不足温、被不足暖。但诗人依旧闲适从容,认为每一处都有欣然之处,展现出其积极乐观、心态平和的一面。

6. 《立冬前一日霜对菊有感》—宋·钱时

昨夜清霜冷絮裯,纷纷红叶满阶头。

园林尽扫西风去,惟有黄花不负秋。

夜里的清霜带来寒意,红叶落满台阶,园里的草木在西风中凋零,只有菊花凌霜绽放,不负秋光,赞美了菊花不畏严寒的品质。

7. 《立冬夜舟中作》—宋·范成大

人逐年华老,寒随雨意增。

山头望樵火,水底见渔灯。

浪影生千叠,沙痕没几棱。

峨眉欲还观,须待到晨兴。

立冬日,诗人在舟中感慨年华老去,寒意随雨增多。看着渔灯樵火、浪影黄沙,期待天亮后能看清峨眉山的胜景,意味深长。

8. 《立冬》—宋·紫金霜

落水荷塘满眼枯,西风渐作北风呼。

黄杨倔强尤一色,白桦优柔以半疏。

门尽冷霜能醒骨,窗临残照好读书。

拟约三九吟梅雪,还借自家小火炉。

描绘了立冬时荷塘枯萎、西风吹起的景象,黄杨、白桦在寒风中各有姿态。冷霜带来侵骨的寒冷,但诗人借着残阳读书,还期待着三九寒天燃起小火炉、玩雪赏梅、吟诗作画。

9. 《立冬即事二首·其一》—元·仇远

细雨生寒未有霜,庭前木叶半青黄。

小春此去无多日,何处梅花一绽香。

细雨带来寒意却没有霜,庭院里的树叶一半青一半黄,在这初冬时节,诗人期待着梅花的绽放,给寒冷的季节增添了一丝生机和期待。

10. 《立冬》—明·王穉登

秋风吹尽旧庭柯,黄叶丹枫客里过。

一点禅灯半轮月,今宵寒较昨宵多。

描绘了秋风过后,树叶凋零,诗人客居他乡,在立冬时节面对禅灯明月,感觉今宵比昨宵更寒冷,流露出一种羁旅之思。

【END】


我是无南,35+读书写作正能量,苏东坡老乡代言人。

一口气看不完的中华上下五千年!

15位冷门宋朝诗人,读完回味无穷!

一口气读完“诗仙”李白的一生(李白一生简表编年)

59位唐朝诗人,读完汗流浃背!大唐诗人编年合集

無南悦读
35+读书写作正能量,诗词爱好者,苏东坡老乡。人生如逆旅,你我皆行人。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