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泰安市2024-2025学年高三上11月期中考试 语文试题

文摘   2024-11-13 22:20   山东  

试卷类型:A


泰安市2024-2025学年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高三年级考试

语文试题

2024.11

本试卷共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和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一)没有调查,没有发言权

你对于某个问题没有调查,就停止你对于某个问题的发言权……

(二)调查就是解决问题

你对于那个问题不能解决吗?那末,你就去调查那个问题的现状和它的历史吧!你完完全全调查明白了,你对那个问题就有解决的办法了。一切结论产生于调查情况的末尾,而不是在它的先头。只有蠢人,才是他一个人,或者邀集一堆人,不作调查,而只是冥思苦索地想办法打主意。须知这是一定不能想出什么好办法,打出什么好主意的。换一句话说,他一定要产生错办法和错主意。

许多巡视员,许多游击队的领导者,许多新接任的工作干部,喜欢一到就宣布政见,看到一点表面,一个枝节,就指手画脚地说这也不对,那也错误。这种纯主观地瞎说一顿,实在是最可恶没有的。他一定要弄坏事情,一定要失掉群众,一定不能解决问题。

许多做领导工作的人,遇到困难问题,只是叹气,不能解决。他恼火,请求调动工作,理由是才力小,干不下。这是懦夫讲的话。迈开你的两脚,到你的工作范围的各部分各地方去走走,学个孔夫子的每事问,任凭什么才力小也能解决问题,因为你未出门时脑子是空的,归来时脑子已经不是空的了,已经载来了解决问题的各种必要材料,问题就是这样子解决了。一定要出门吗?也不一定,可以召集那些明了情况的人来开个调查会,把你所谓困难问题的来源找到手,现状弄明白,你的这个困难问题也就容易解决了。

调查就像十月怀胎,解决问题就像一朝分娩。调查就是解决问题。

(三)反对本本主义

以为上了书的就是对的,文化落后的中国农民至今还存着这种心理。不谓共产党内讨论问题,也还有人开口闭口拿本本来。我们说上级领导机关的指示是正确的,决不单是因为它出于上级领导机关,而是因为它的内容是适合于斗争中客观和主观情势的,是斗争所需要的。不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讨论和审察,一味盲目执行,这种单纯建立在上级观念上的形式主义的态度是很不对的。为什么党的策略路线总是不能深入群众,就是这种形式主义在那里作怪。盲目地表面上完全无异议地执行上级的指示,这不是真正在执行上级的指示,这是反对上级指示或者对上级指示怠工的最妙方法。

本本主义的社会科学研究法也同样是最危险的,甚至可能走上反革命的道路,中国有许多专门从书本上讨生活的从事社会科学研究的共产党员,不是一批一批地成了反革命吗?就是明显的证据。我们说马克思主义是对的,决不是因为马克思这个人是什么先哲,而是因为他的理论,在我们的实践中,在我们的斗争中,证明了是对的。我们的斗争需要马克思主义。我们欢迎这个理论,丝毫不存什么先哲一类的形式的甚至神秘的念头在里面。读过马克思主义本本的许多人,成了革命叛徒,那些不识字的工人常常能够很好地掌握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的本本是要学习的,但是必须同我国的实际情况相结合。我们需要本本,但是一定要纠正脱离实际情况的本本主义。

怎样纠正这种本本主义?只有向实际情况作调查。

(摘自毛泽东《反对本本主义》)

材料二:

毛泽东同志曾尖锐地指出:离开中国特点来谈马克思主义,只是抽象的空洞的马克思主义。有这种思想倾向的人,想问题、办事情不从中国特点出发,不从实际出发,更不从中国基层的实际情况出发,不做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他们习惯于从主观愿望出发,拿着一些书本上的条条框框、西方的洋教条、外来的所谓案例,只会瞎说一气瞎指挥,一遇到实际问题就找不着方向、站不稳根基,遇到困难问题,只是叹气,不能解决,陷入动摇犹豫,失去定力;他们所奉行的本本也失去活力和生命力,在实践中坠入盲人骑瞎马,夜半临深池的境地。

毛泽东同志曾批评说:那些将马克思列宁主义当宗教教条看待的人,就是这种蒙昧无知的人。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现实生活中却存在着一种奉行本本和教条的书呆子现象不但害人害己、影响工作,而且危害长远、影响恶劣。有这种思想倾向的人,不去掌握马克思主义的精髓,习惯于死记硬背本本中的语句,死读书本,在实践中也照搬照抄马克思等经典作家的个别原则、个别观点或文件中的只言片语,把它们奉作神圣不可变动的僵化的教条,以致到处碰壁,甚至损害党和人民的事业。

早在延安时期,毛泽东同志就提出批评:如果只是口头上讲联系,行动上又不实行联系,那末,讲一百年也还是无益的。有这种思想倾向的人,整天把马克思主义挂在嘴上,写在文件里,夸夸其谈、洋洋洒洒,而一到行动中,却看不见实际生活的活生生变化,不懂得也不愿意在行动上真正贯彻党的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思想路线。最终是半点马克思主义也没有

(摘自杨明伟《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来研究和解决问题——〈反对本本主义〉的深刻内涵与现实启示》)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你对于某个问题没有调查,就停止你对于某个问题的发言权,所以,只要调查该问题,就对该问题有发言权。

B.《反对本本主义》在分析调查就是解决问题时指出了调查研究的基本内涵和基本途径。

C.《反对本本主义》阐释了唯上的落后心理和做法的实质是反对上级指示或者对上级指示怠工。

D.“在实践中坠入盲人骑瞎马,夜半临深池的境地指的是没有正确指导的盲目行动将面临危险。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讲到群众路线时,毛泽东同志批评了一些干部一到任就宣布政见、纯主观地瞎说一顿的做法,号召大家到群众中作实际调查去

B.“一切结论产生于调查情况的末尾,而不是在它的先头,指的是调查的本质是带着问题去寻找答案。

C.“调查就像十月怀胎’”,运用比喻论证,生动阐释了调查研究需要足够的时间和必需的过程,充分的调查研究是科学决策的必要前提。

D.毛泽东同志指出的离开中国特点来谈马克思主义,只是抽象的空洞的马克思主义,是对《反对本本主义》观点的有益补充。

3.下列选项符合材料二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来研究和解决问题的一项是(3分)( )

A.焦裕禄:吃别人嚼过的馍没味道。

B.《文子·上德》:怨人不如自怨,求诸人不如求诸己。

C.袁隆平坚信实践能发现事实,发现真理,并能验证真理。

D.俗话说:涉浅水者得鱼虾,涉深水者得蛟龙。

4.请简要分析材料一调查就是解决问题这一节的论证思路。(4分)

5.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努力做到知行合一,理论联系实际,实实在在地做事情。请结合材料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6分)

(二)现代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四个月前,在小镇赛马场,我制造了一次离奇而悲伤的死亡。

那天,我坐在观众席上,顶着酷日,混入人群中,兴高采烈地等着一场马术表演。我夸张地嗷嗷叫,因为我想让周围的人发现我内心的秘密——那匹浑身黑缎子似的马其实就是我出售给马术表演队的。它在三四岁时被我调教过,一个脾气温顺而总将头颅高高挺起的骏马。我很少到小镇里去。那一次去其实就是想去看看它。它在我身边时,我给它取的名字叫哈日-巴特尔。毋庸置疑,它是一匹难得的良马。曾多次,我躺在它脊背上,像是躺在一峰山坡上,眺望星空。这点我可没有撒谎。为了不让我滑下它的脊背,它走路时几乎不晃动腰背,虽然它深知扭动腰背会让它舒服。也许你会问我,既然这么好,为何当初还将它出售给马术队呢?哦,实话告诉你,我需要钱。还有,沙窝地不需要马了,它在我身边,等于我在伺候着一个不会说话的王子。

就这样,我的王子,在我各种自认为毫无反驳的理由下出售给了马术队。如果有人问我想不想它?我不会讲真话。其实,我很思念它。每时每刻都在思念。但我是一个中年男人,我是不会轻易表露我的伤感。所以,那天,当它一出现在我眼前时,我大呼着,狂笑着,以此来表示我很坚强。它还是那样的美丽,一身油亮的毛发,四蹄健硕,脖颈颀长,鬃毛修剪得整齐。

然而,就在我喊得嗓子冒烟,兴奋得近乎喝醉了似的感到一阵阵晕眩时,意外发生了。它从西侧一座人造山头那边冲出来,对面的人造山那边也冲出来一匹马,它们的速度是那样的快,而且它们的骑手又是紧紧伏在它们的脊背上,它们本该在相遇那一瞬,风一样避开对方,可是,那两个年轻的骑手错误地判断了整个速度与方向,就在它俩相遇的那一秒,将马绳微微向同一个方向一扯,它俩便撞到一起。

哇,精彩!

坐在我旁边的一个陌生的男人大声喊道,并站起来鼓掌。而就在这一刻,我看见了它——我的哈日-巴特尔。它已躺倒,四蹄乱蹬,战栗着。它的骑手站起来,抖抖身子,走过去踢了它一脚,那一脚落在它脑袋上。(1我冲下台阶跳过栅栏——应该是跳过,我也回想不起来,总之我很快到了它身边。我先是冲着骑手那张很年轻的脸给了一拳。他被我这么突如其来的一拳仰躺到地上。我扑在它身上。它身上还很热,脖颈上湿漉漉的,张大嘴,睁着眼。它早已死了。只是眼睛还活着,蒙着一层泪水似的液体,正毫无怨恨地盯着我,或者盯着所有围拢过来的人。

毫无疑问,它的死亡是我制造的。

我走到屋外。(2雪还在继续,抖抖擞擞地落到眉梢、腮帮上,落的瞬间变成一星水。透着冰凉

我向林子那边走去。林子是我亲自种的,种树不是为了别的,只为夏夜睡在林子里。我想我这不算一种癖好,只是一种避开夏夜炎热的方式。然而,很多人是不看好我这样的。我那女人也是,熬不过我这习惯,在给我生了三个孩子后,年纪轻轻地走了。她一走,我那两个闺女一个儿子,也离巢的鸟似的离去了。他们一走,单留下一小片林子,一大片野地,还有一个别人眼中的酒民

哦,我制造了太多死亡。一个牧羊人,杀掉牲畜过活,是为了生存。这是苍天赐予我的使命,我很多次这样想着……突然,脚底一趔趄,我像是被谁猛力一推似的扑到雪坑里。我那羔羊皮做的帽子不由自主地滚落在一旁。靴肚子里也滑进雪,只觉刺骨的冰凉从脚脖子处扩散。

天谴哦,我迷路了。我爬上一道坡,向着白茫茫的黑夜呼喊。就在我张嘴大声呼喊时,雪花逗我似的溜进口腔。我不由一阵寒战。我的额头、腮帮早已麻木,感觉肌肤成了一层厚厚的树皮封紧,当我呼喊时,需要用力撕开一道口。

我不由想起了我的王子,我的哈日-巴特尔。是的,如果它在,只要听到我的呼声,即便是在马厩里无法挣脱马绳,它也会发出很响亮的嘶鸣。如果,它在野地里,它一定会一路疾驰到我跟前,然后驮着我回家。没有一匹马找不到家。

也许是走了太多的路,我深感疲乏。一阵阵睡意不断侵袭着我。只要将眼皮放下来停顿三五秒,我便会倒在雪地里浑然入睡。然而,我知道只要我睡过去,我便将再也醒不来。我就会在冻僵与昏睡中离开这一切。厚厚的雪将我掩埋。待到很多天过去了,雪花慢慢融去,大地变得斑斑驳驳时,才会有人发现我。然后,他们会将我埋在我躺倒的地方。哦,我想明白了,我不是怕死,我是怕死后随便躺在某个地方。我要回到故土。回到我那片林子里。躺在那棵歪脖子树下。躺在我那女人的身边。也许,我的三个孩子会将我埋在那里。

在野地里,四肢胡乱抓雪地,张着嘴,发出最后的呼声。

——古瑞古瑞——哈日-巴特尔——

我叫唤着,并且唱起那首古如歌来。我想,它一定会听到我的歌。在沙窝地有一则传说,说是只要唱起那首《驮着魂灵的马》,便会出现一匹黑骏。我的哈日-巴特尔,应该就是我需要的那匹黑骏。

古瑞古瑞——,我的哈日-巴特尔,那天,你在我们千万人的笑声中,奋不顾身地向前冲。你只是想给我们看你的风采,想给我们看一匹马的疾驰有多美丽。然而,我们只是把你的疾驰当作一种娱乐,一种观赏,而没有看清你黑缎子似的皮囊下一匹马的生命。我们早已忘记,你是有生命的,而不仅仅是一匹马,一匹供我们娱乐的牲口。

前方那一片红红的、刺眼的是什么?

哦,它向我撞过来了。

(摘自娜仁高娃作品,有删改)

6.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曾像对待王子一样照顾我的马,将马出售是因为生活中不需要马了。

B.“看到马在表演中意外死亡,认为骑手不可原谅,但也感到非常愧疚。

C.“在小说中始终沉浸在对过去生活的怀念中,无法面对现实的变化。

D.“一直处于被动状态,无论是马的命运还是妻子的死亡,都无法掌控。

7.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马曾经是生活中的重要伙伴,对马有着深厚的感情,它象征着自由、美好和生命力。

B.“应该是我也回想不起来的表述看似矛盾,实则一致,表现了马的死亡给内心造成的巨大冲击。

C.雪落成水,既落在眉梢、腮帮,也落在我的心上,透露出内心的悲伤,与小说的整体基调相吻合。

D.小说以的视角展开叙述,使读者能够深入地了解的内心感受,增强小说的真实性和感染力。

8.小说中对哈日-巴特尔的情感经历了怎样的变化?请结合文本简要概述。(4分)

9.有人认为小说以驮着魂灵的马为题好,也有人认为以孤独的守望者为题好,请你从中选择一个喜欢的题目,并结合文本说明这样选择的理由。(6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

材料一:

管仲老,不能用事,休居于家。桓公从而问之曰:仲父家居有病,即不幸而不起此病,政安之?管仲曰:臣老矣,不可问也。虽然,臣闻之,知臣莫若君,知子莫若父。君其试以心决之。

公曰:竖刁何如?管仲曰:不可。夫人之情莫不爱其身。公妒而好内,竖刁自獖以为治内。其身不爱,又安能爱君?公曰:然则卫公子开方何如?管仲曰:不可。齐、卫之间不过十日之行,开方为事君,欲君之故,十五年不归见其父母,此非人情也。其父母之不亲也,又能亲君乎?公曰:然则易牙何?管仲曰:不可。夫易牙为君主味。君之所未尝食唯人肉耳,易牙蒸其子首而进之,君所知也。人之情莫不爱其子,今蒸其子以为膳于君,其子弗爱,又安能爱君乎?

居一年余,管仲死,君遂竖刁。刁莅事三年,桓公南游堂阜,竖刁率易牙、卫公子开方及大臣为乱。桓公渴馁而死南门之寝、公守之室,身死三月不收,虫出于户。故桓公之兵横行天下为五伯长卒见弑于其臣而灭高名为天下笑者何也不用管仲之过也

(选自《韩非子·十过》)

材料二:

公孙丑问曰:夫子路于齐,管仲、晏子之功,可复许乎?

孟子曰:子诚齐人也,知管仲、晏子而已矣。或问乎曾西曰;吾子与子路孰贤?曾西蹙然曰:吾先子之所畏也。曰:然则吾子与管仲孰贤?曾西艴然不悦,曰:尔何曾比予于管仲?管仲得君,如彼其专也;行乎国政,如彼其久也;功烈,如彼其卑也。尔何曾比予于是?’”

曰:管仲,曾西之所不为也,而子为我愿之乎?

曰:管仲以其君霸,晏子以其君显。管仲、晏子犹不足为与?

曰:以齐王,由反手也。

(《孟子·公孙丑章句上》)

【注释】獖:阉割。艴然:生气的样子。

10.材料一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不能断开,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3分)

A桓公之兵B横行天下C为五伯长D卒见弑E于其臣F而灭高名G为天下笑者H何也I不用管仲之过也

11.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迁,变动,与《屈原列传》中顷襄王怒而迁之的意思不同。

B.适,适合,与《孔雀东南飞》贫贱有此女,始适还家门意思相同。

C.用,任用,与《出师表》中试用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意思相同。

D.当,当政,与《蜀道难》中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意思不同。

1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管仲因年迈病弱,居家静养,齐桓公向管仲咨询管仲的后继人选,管仲以年老为由拒绝,让齐桓公自主决定人选。

B.面对齐桓公所提竖刁、开方、易牙三个管仲的继任人选,管仲明确予以否定,但齐桓公最终并没有采纳管仲的建议。

C.公孙丑认为,如果孟子能够在齐国当政的话,那么,就一定可以兴复管仲、晏子那样的功业,使齐国称霸天下。

D.曾西认为,管仲深受齐桓公信任并托付国政,其取得的功绩却很少,孟子借此表达不愿拿管仲与自己相提并论。

13.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1)刁莅事三年,桓公南游堂阜,竖刁率易牙、卫公子开方及大臣为乱。

2)管仲以其君霸,晏子以其君显。管仲、晏子犹不足为与?

14.对管仲的评价,两则材料侧重点有何不同?(5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5~16小题。

寄高适

杜甫

楚隔乾坤远,难招病客魂。

诗名惟我共,世事与谁论。

北阙更新主,南星落故园。

定知相见日,烂漫倒芳尊。

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首联表现出杜甫作为病客的孤独与无奈,营造出一种广阔而又孤寂的氛围。

B.颔联突出了诗人与高适皆因诗而出名以及对世事无人可论的无奈。

C.颈联中体现了杜甫对国家局势的关注,也表现出他对归乡的渴望。

D.尾联中诗人想象两人开怀畅饮,共赏美景,展现出乐观豁达的心境。

16.杜甫与高适的友情在诗中是如何体现的?(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7.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谏太宗十思疏》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说明人们开始都能做得很好,但很少能坚持到最后。

2)古代文人非常注重心理宽慰,陶渊明《归去来兮辞》述说自己的心灵已被形体役使,接着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宽慰自己及时调整还来得及。

3)徐华在其《中国鹿文化探究》中写道,鹿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源头之一,古代文人常常引鹿入诗文,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语言文字运用(本题共5小题,20分)

丁木沟是大渡河峡谷中的一段。我在云南东北部的乌蒙山生活了许多年,磅礴乌蒙,大山大水,我很少会为某个峡谷的险峻或壮美而激动。说到峡谷,乌蒙山里的鸡公山大峡谷,慕名去那儿的人,从海拔3000多米的高山之巅往下俯瞰,会觉得自己的灵魂正往深渊里掉落。

可是有一天,当我置身于丁木沟,望着眼前仿佛正在合拢的铜墙铁壁,内心一凛。无论是怒江大峡谷还是金沙江大峡谷,都是敞开的峡谷顶部,就像是将大地从两侧掀开,让人看到如肌肤下的血管那样的江河。不得不说,在丁木沟看大渡河峡谷的感受完全不一样,(A),只留下一线天。

面对峡谷,仅从高空俯瞰是不够的,还需要从底部进入,从而让自己成为峡谷的一部分。(B),抬头看两岸插入云霄的山体,我感到巨大的石壁合围过来的那种压迫感。与地面几乎呈90度角直立着的崖壁上,只长了少量杂草,除鹰和猿猴外,其他动物恐怕很难在那峭壁上生活。更无法想象在公路修通之前,生活在丁木沟的人们,如何才能越过两岸高耸的石壁,(C)。

大渡河丁木沟段,两岸灰褐色的山体上,有呈白色的长条形凹痕,那是雨季的水流冲刷留下的痕迹。我去的时候是四月下旬,雨水还在酝酿中。到了雨量充沛的夏季,水从云端来,丁木沟两岸垂直的山体,将成为两排立在天地间的竖琴,水是弹奏它们的指头,这条峡谷会传来的金石之声。而江河,也借助巨大的落差,对山体进行永不停歇的切割,由此形成堪称奇观的峡谷。

18.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3分)

19.请在文中括号内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6分)

20.下列句子中的如何与文中加点的如何,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 )

A.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B.既见君子,其乐如何。

C.他总是抱怨别人如何不了解自己。 D.人们应该清楚危急时刻如何自救。

21.文中第二段标序号的部分有两处表述不当,请指出其序号并做修改,使语言准确流畅,逻辑严密,不得改变原意。(4分)

22.画波浪线的句子很有表现力,请加以赏析。(4分)

四、写作(60分)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凡不是就着泪水吃过面包的人是不懂得人生之味的。

没有在暗夜哭过的人,不足以笑谈人生。

以上材料是歌德的两句名言,阅读后你有怎样的思考和感悟,请就此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创新作文责任田
提高作文写作,创新作文写作,提高语文素养。一起耕耘,一起收获。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