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事法判解》由北京大学法学院主办,陈兴良教授、车浩教授任主编,人民法院出版社发行。刊物关注刑事司法领域的实务问题,诚邀学界和实务界同仁赐稿。
公号&刊物来稿请至:xingshifapanjie@126.com
李勇,法学博士,全国检察业务专家,全国检察理论研究人才、全国职务犯罪检察人才、全国经济犯罪检察人才,中政委及教育部“双千计划”人才,江苏省十大优秀青年法学家,江苏省“333”高层次人才。曾办理“辣笔小球”侵害英雄烈士名誉、荣誉案及“瘦肉精”系列案等重大案件。所办理的案件先后获评最高人民检察院指导性案例、全国优秀审查报告、全国优秀公诉意见书。出版《互殴与防卫——优越利益原理下实体与程序规则重构》《结果无价值论的实践性展开》《刑事证据审查三步法则》《走出机械司法的怪圈》等著作9部,在《政法论坛》《中国刑事法杂志》《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人民检察》《检察日报》等发表文章200余篇。
我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大律师张耀良说:
一个诉讼律师可以什么都不懂,但必须懂得发问和辩论!
无论是对于公诉人还是辩护人,庭审发问和辩论都是基本技能,但是理论界和实务界对庭审发问和辩论的重视程度不够。
随着以审判为中心诉讼制度改革的推进,庭审的对抗性增强,越来越暴露出控辩双方对于庭审问题的技能匮乏和本领恐慌。或许有人会说,认罪认罚从宽制度导致庭审对抗性反而降低,其实不然。认罪认罚从宽制度的立法初衷是繁简分流、合理配置司法资源,让简单的认罪认罚案件快速处理,让不认罪认罚的复杂案件更加精细化审理,让不认罪认罚的案件更加彻底地贯彻审判中心主义。换言之,认罪认罚从宽制度是为以审判为中心诉讼制度改革创造条件的。可以预见,今天以及未来,不认罪认罚案件的庭审对抗性将越来越强,对庭审发问和法庭辩论水平的要求越来越高。时至今日,一些热点的重大复杂案件,庭审持续数日、数周甚至数月的现象并不罕见,旷日持久的庭审发问、法庭辩论也不再新鲜。但是这些激烈对抗的庭审中暴露出的庭审技能水平不高、庭审文化不成熟的现象也十分突出。是时候要认真对待庭审了!
新时代的法律人既需要敢于“庭上见”的底气,更需要“庭上见”的能力。
本书作者从事公诉工作十多年,出庭支持公诉的案件近千件,同时又有丰富的检察实训课程研发、授课经验,在《庭审发问及辩论的原理与方法》这本书中,作者坚持走理论与实践相融合的第三条道路,最大限度地挖掘交叉询问和法庭辩论所蕴含的理论原理和程序价值;复盘了大量案件,查阅了大量中外文献,最大限度地提炼自己十余年的出庭经验与教训,凝结成这部与众不同的著作。
“没有理念的技术是一种威胁,没有技术的理念是一团糟。”
本书既总结技巧,更注重原理探究,对类似上述的问题从原理角度进行反思,从实践角度重新提炼技巧。在写作过程中,作者尽量跳出公诉人的身份局限,去观察辩护人的出庭技能,不断地往返于实践与理论之间。故本书不仅适宜于检察官和辩护人阅读,也适合法官阅读如何把握指挥庭审,还可供学者研究参考。
▼ 推 荐 阅 读 ▼
R E C O M M E N D
来稿请至:xingshifapanjie@126.com
欢迎各种面向刑事司法实务的文章向公众号投稿,我们将择优刊登于《刑事法判解》的纸质刊物,为作者提供网络传播和纸质发表的双重渠道,为读者提供更快捷有效的实务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