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治理是社会治理的关键支撑,是国家治理的重要基石。近年来,白银市坚持党对基层治理的全面领导,把党的领导贯穿基层治理全过程、各方面,加快推进综治中心、网格管理、“三调对接”、信息平台“四个实战化”,强化系统治理、依法治理、综合治理、源头治理,奋力建设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基层治理共同体,全面夯实基层主动创稳底板,着力提升基层社会治理效能,持续增进民生福祉,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明显增强。
镶嵌白银市城区的“城市绿肺”。新甘肃·甘肃法治报通讯员 王生晖 摄
针对新时期矛盾纠纷主体更加多元、类型更加多样、调解难度加大等特征,白银市加强县级综治中心“一厅+N室”和“七中心合一”建设,采取“常驻+轮驻+随叫随驻”的方式,整合相关成员单位进中心、上平台,形成窗口集中接待、分级转办、综合化解、跟踪督办的“一站式”办理模式,推进综治中心实战化运行,为基层治理提供有力支撑。全市乡镇(街道)综治中心充分整合综治、司法、信访等工作阵地和人员力量,完善“中心吹哨、部门报到”机制,做到矛盾纠纷多口受理、统一分流、综治兜底,实现闭环管理,打造了50个较高标准的示范点,争先创优良好氛围加快形成。今年5月,景泰县喜泉镇某村发生一起家庭婚恋矛盾纠纷,并引发肢体冲突。喜泉镇综治中心在接到上报情况后,立即组织各方力量进行调解。派出所、司法所工作人员将当事人邀请至镇综治中心调解室,与村调解委员会人民调解员联合调处,最终将这一矛盾纠纷化解在当地,促进家庭成员之间和睦共处。据统计,今年1月至9月,白银市各级综治中心累计汇聚受理矛盾诉求36401件,化解矛盾纠纷29966件。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为期半年的“有纠纷找综治”集中宣传活动,引导群众转变解决矛盾纠纷观念,让非诉理念不断深入人心,形成有纠纷找综治中心的社会共识。今年以来,县(区)综治中心累计现场受理群众反映的矛盾纠纷929件,成功调解720件,综治中心矛盾纠纷吸附能力明显增强,实战效能得到不断提升。白银市公安局白银分局民警在学校开展“一盔一带”交通安全宣传教育。新甘肃·甘肃法治报通讯员 滕飞 摄
不久前,白银市公安局白银分局水川派出所接到一起因宅基地使用权、归属权问题产生的邻里矛盾纠纷类警情,民警在迅速出警的同时,通知该村村干部和网格员先行到场处置。“都是乡里乡亲,有话好好说,不要因为一点小事伤了和气。”问清缘由后,民警当起了“和事佬”,邀请村干部、网格员加入调解队伍,将双方叫到一起,商讨解决方案,依法化解了矛盾纠纷。今年以来,白银市全面推行“党群零距离”网格化提升基层治理能力“1+N”工作机制,依托“网格+警格”双向赋能、同频共振,蹚出了一条“多方联动、效能聚合、服务精准、协同共治”的基层治理新路子,通过调解“小纠纷”、平息“小信访”、解决“小难题”,促进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水平不断提升。全市按照社区、农村、专属三类划分网格2403个、选聘专职网格员2403名。开展网格员“进万家门、知万家情、解万家忧、办万家事”行动,严格落实“日巡查、周调度、月考核、季培训、年评优”制度,督促网格员积极履职、发挥作用。今年以来,基层网格员累计报送各类数据262.5万余条,排查矛盾纠纷7802条,化解7649条。白银市公安局白银分局水川派出所民警在田间地头开展法治宣传。新甘肃·甘肃法治报通讯员 滕飞 摄
今年6月,会宁县人民法院接到一起交通事故赔偿纠纷案,原告王某在驾驶小型轿车途经丁字路口时与被告张某驾驶的小型轿车相撞,致两车不同程度受损。公安交警部门认定张某负本次事故的全部责任,王某无事故责任。其后,王某对车辆维修,共计花费12436元,保险公司赔付2000元,张某以微信转账方式向王某赔付7444元后,剩余2992元一直未赔付,王某诉至法院。法院认为事实清楚,适合调解,遂按照诉调对接机制将此案流转至会宁县综治中心进行调解。综治中心调解员通过电话征求双方意见,从法律角度分析基本案情、明晰权利义务关系,最终促成双方达成调解协议,张某通过微信支付方式履行偿还义务,王某向法院提交了《撤诉申请书》,并就“省时省力不花钱”解决纠纷的诉调对接机制赞叹不已。近年来,白银市不断强化诉源治理各项工作,建立完善诉调、警调、访调“三调对接”制度机制,市政府将诉源治理列入2024年为民办实事项目,市县财政统筹220万元,调解员个案补贴平均从100元提升到200元,进一步提高保障水平。全市各级综治中心着力打造专业调解工作阵地,固定专职人民调解员53名,打造了29个调解室、培育了5支金牌调解员队伍。各级综治中心在紧密对接,切实做好诉调、警调工作的同时,对信访类矛盾纠纷在征得信访人同意后,导入综治中心调解,做到一站式受理、一揽子调解,并引导双方当事人进行司法确认,加快推动信访工作法治化。白银市公安局白银分局民警站好“护学岗”,引导学生过马路。新甘肃·甘肃法治报通讯员 滕飞 摄
白银市聚焦群众所急、所想、所需、所盼,创新打造“码上反映·马上办理”民情直通平台,畅通参与渠道、优化工作机制、推动服务下沉,提升基层治理效能。全市坚持把打造民情直通平台作为主动创稳的有力抓手,创新打造“16441”基层治理模式,即通过搭建一个民情直通平台,设置“扫码反映、平台受理、村(社区)级办理、乡镇(街道)级办理、县(区)级办理、市级办理”6级流程,建立起反映、责任、督办、考评4大体系,围绕有效解决群众诉求、全面服务党委政府决策、切实促进作风转变、防范化解风险隐患4项职能,努力实现建设更高水平平安白银的这一目标。“为畅通群众诉求表达通道,我们按照‘社区每栋楼、村组30户1张’的标准,共张贴5.2万张民情直通平台二维码。同时,将二维码嵌入‘白银快办’App界面,让群众随时随地通过二维码反映诉求。”白银市综治中心信息技术科相关负责人介绍说,今年以来,“码上反映·马上办理”民情直通平台共计受理群众有效诉求事项3500多条,办结率达90.06%,信息平台实战化水平明显提升。会宁县司法局郭城驿司法所干警在讲授校园安全教育课 。新甘肃·甘肃法治报通讯员 盛勇群 摄
投稿:baiyinxinmeiti@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