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投期货|能者有言】2024第十一届中国能源化工大会之沥青论坛会议纪要

文摘   2024-11-19 17:05   北京  


2024年11月13日~15日,隆众在苏州举办了第十届中国能源化工大会,会议涵盖了沥青市场复盘及未来展望、道路建设规划与展望等内容,下文是针对此次会议做出的总结报告。

一、2024年沥青市场复盘及2025年沥青市场展望

1.2024年沥青市场价格回顾

国内沥青价格窄幅震荡且呈“N”型走势,市场处于成本高位、供需双弱格局,截止11月国内沥青均价为3682元/吨,同比走跌6.0%。

分地区来看,1-10月均价西南、华北跌幅最大,超过7%;华东、山东居中;东北、西北跌幅较小;分区域来看,区域价差收窄,年内区域间套利机会减少,2-5月份山东至川渝方向,因运价低,套利机会打开;河北至辽宁地区表现尚可,年内运费120左右,阶段性年初、年中运费低于100元后套利机会和空间表现突出。

2.影响价格变动的因素

2.1成本利润

2024年预计全年亏损在720元/吨,尤其在4月份亏损接近千元。主要是稀释沥青贴水在2024年处于3年以来最高位,加重炼厂亏损,而焦化利润相较而言更高,故炼厂生产沥青积极性下降,部分炼厂转产渣油频繁进而对沥青供应形成一定挤压。

2.2供应面

开工率:预计2024年沥青平均开工率为32.9%,较同期下降6.9%,最高点出现在3月份32.7%,单日最大产量8.29万吨。分大区来看,山东地区受亏损加重故开工积极性不高,平均开工水平28.3%,同比下降17.8%;华东和华南地区分布着主营炼厂,计划性较强,开工率分别下滑10%和5%至30.5%、20.3%。

资料来源:隆众




地炼原料进口同比下滑明显:2024年1-8月,山东及周边主港到港并卸货传统独立炼厂进口原料总计7592万吨左右,月均不足950万吨,同比跌近15%。传统地炼维持进口原油为主、进口燃料油和稀释沥青为辅的原料进口格局,其中进口原料中原油占比81%、燃料油占比11%、稀释沥青占比8%。受相关政策影响,后续燃料油及稀释沥青进口在税负成本抬升压力之下,进口将有明显下降。而进口原油到货则将明显受到配额结构性不足以及成品油需求萎靡利空。从原料稳定性及成本角度出发,叠加年内综合炼油利润同比大跌70%,不足300元/吨,地炼开工积极性将受挫,届时成本端有支撑,供应有减少预期。

2024年石油沥青炼厂基本处于低负荷生产状态,月度产能利用率不足35%。仅在3月份,因考虑到炼厂交付冬储合同、沥青产能利用率处于全年高位水平。总产量2586万吨,同比下降19.4%。年均产能利用率32.9%,同比下滑6.7个百分点。尤其今日二季度开始月产量受生产利润亏损严重减少明显。2020-2024周期石油沥青产量由3340万吨降至2586万吨,降幅22.6%。产能利用率逐年递减,由47.7%降至32.9%,供应的减少对沥青价格起到支撑作用。此外,1-10月份TOP10共计1131万吨,CR10占比52.5%。此外,受炼油原料成本等因素影响,沥青产业集中度越来越高。

沥青市场进口情况:2024年沥青进口总量在337万吨。中国石油沥青月度进口量在二季度出现峰值,一方面部分韩国及新加坡冬储资源集中到港;另一方面,中东地区石油沥青在低价优势突出带动下,进口量增加明显。年内进口量高峰出现于4-5月份,单月进口37-45万吨。预计11-12月进口量为年内低点,平均进口量仅17.5万吨。进口均价来看,进口货源价格受国内市场供需面影响较为明显,随着中东低价资源进口占比升高,进口沥青均价逐月走低。2024年,中国进口前五来源国是阿联酋、韩国、新加坡、阿曼及泰国。进口量分别为108万吨、96万吨、67万吨、25万吨、13万吨,进口量占比分列32.1%、28.4%、19.9%、7.4%、3.8%。2024年,随着中东地区凭借便利的地理条件于价格优势,成为中国石油沥青进口的主要增长点,阿联西地区进口量逐渐跃升第一,预计2024年进口量108万吨,同比增幅285.7%。

3.下游需求结构分析

2024年以来,道路需求不及预期,尤其在印发《重点省份分类加强政府投资项目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后,12省份市政项目受限明显鲁加防水领域受房地产产业不景气,新建房屋面积减少导致下游订单数量不及往年,下游消费占比下滑至14%左右,据降众数据,2024年全年国内沥青消费量为2956万吨,同比减少506万吨,降幅为14.6%。沥青市场消费量与五年规划之间存在高度关联,五年规划中关于基础设施和交通建设的规划将直接影响沥青市场的消费量。

国内基础设施建设进入缓慢增长阶段,道路养护需求逐年增加,高速建设逐步由新建向改扩建转变,十四五较十三五时期用量小幅小幅下滑,但是道路建设占比仍维持最高。建筑防水领域需求占比在12%-18%之间波动,2019-2020年建筑行业对于防水卷材整体防水需求稳中增加,建筑防水用量占比提升迅速,需求量增加得益于房地产行业和经济发达城市陆续修建地铁和建设隧道,但2021年开始房地产行业寒冰时代到来,叠加2022年受原材料价格高企制约,防水卷材需求减少明显2023年防水需求虽小幅好转,但房地产及建筑大环境不景气,增速有所受限。

从2019-2023年石油沥青分区域消费结构来看,消费区域主要集中在华东及西南地区,其中西南和华东投资占比过半。华东地区主要是经济发达省份为主,下游终端项目量大,且资金投入稳定,随着改扩建和养护需求增加,下游需求占比从23.1%涨至32.1%。西南地区近两年下游消费占比先增后减,从“十三五”结束后,道路建设需求收缩明显,带动区内需求减少,从占比最高26.6%降至19.6%。其他区域来看,华中整体维持增速,华南先增后减,华北、东北需求占比相对稳定,西北需求占比减少明显。

2024年底公路养护总里程预计达到544万公里。相比2022年的535万公里有所增长,显示出我国公路养护工作的持续进步具体来说,2024年我国公路养护工作主要集中在农村公路和高速公路的养护上考虑到公路新建和使用周期,根据小中大修、改造等对沥青的使用量将继续增加。

下游基建及房地产需求表现不佳:基建指标开工不及预期:1-8月挖掘机销量及开工时长均处于近五年同期低位水平;建筑领域需求下滑:2024年1-8月,房地产开发投资、房屋施工面积、房屋新开工面积、房屋竣工面积均低于去年同期水平。具体来看,2024年1-8月,房地产开发投资为69283.55亿元,同比下降10.2%,与上月持平:施工面积为709420.50万平方米,同比下降12.0%,降幅收窄0.1个百分点;新开工面积为49464.89万平方米,同比下降22.5%,降幅收窄0.7个百分点;竣工面积为33393.56万平方米,同比下降23.6%,降幅扩大1.8个百分点。

4、库存

2024年受沥青生产利润亏损加重,年内开工积极性偏低,供应收窄明显且供应降幅较需求降幅高2.2%,供需矛盾缓和下,年内生产企业库存处于近五年平均低位水平,其年内高点在6月中下旬为124万吨,预计2024年生产企业库存期末库存量为75万吨,较期初的86万吨下降12.8%。

2024年1-5月份石油沥青社会库存呈增加趋势,年内最高点为292万吨,创五年新高。虽然国内沥青整体供应有所减少。但考虑到炼厂执行合同执行但终端需求不及预期,导致社会库累库明显。6-11月份,终端需求提升后,看加生产企业库存处于低位,业者优先出社会库存资源为主,带动沥青社会库存去库明显;预计2024年社会库存期末库存量为120万吨,较期初的155万吨下降22.6%。

5.总结:供需矛盾突出,库存双增,利空沥青价格同比走跌明显


沥青供应降幅大于总需求降幅,全年供需差呈现负值。供需双弱加剧了价格下行,致使2024年沥青价格、利润跌幅同比跌幅加深,领先于产业链其他产品。年内下游现金流成本压力增加,业者交投积极性受挫,下游消费总量同比下滑14.6%进口方面,随着基础设施建设的加速推进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对高质量沥青的需求不断增加,近年来以韩国、新加坡等地进口量明显,然随着二次装置投产看加生产利润驱动力等因素,韩国等地沥青产量减少,相反中东沥青因价格及指标优势备受业者青睐,其进口量反超韩国,属年内进口来源国第一位。

6.  2025年沥青市场展望

2025年来看,沥青过剩程度预计较2024年有一定改善,但在个别月份有望出现较为明显的月度供需差,从而对价格形成相应带动。就目前统计数据计算,2024年沥青转化产能主要集中在四季度正常生产,有望在2025年一季度造成供应量的快速增长,从而对价格形成利空影响,结合2015-2024年月度价格季节性的涨跌规律,预计2025年一季度价格上涨的可能性不大。2025年二季度是地方炼厂集中检修的时间段,月度供需差在4-6月3个月预计为负值,有望对价格形成利好推动,结合2015-2024年月度价格季节性的涨跌规律,二季度价格上涨的可能性较大。2025年三季度考虑到季节性影响,预计供需差由正转负,需求增速大于供应增速,库存呈现去库状态,从而对价格形成利好支撑。2025年四季度国内沥青市场南北差异化明显,整体供需差逐渐收窄且转向过剩格局。此外考虑到北方进入冬储阶段,预计库存有所累库。因此结合过去10年四季度价格下跌年份超过了上涨年份的规律判断,预计2025年四季度价格继续下跌可能性较大。

资料来源:隆众

2025年预计国内沥青贸易流向变化不大,但考虑到部分地区供应变化情况,其贸易流向将发生变化。进口沥青方面,考虑到中东沥青进口量增加,预计至山东、江苏地区流入量有所增加。另外考虑到部分省份经济发展迅速及西部大开发战略下的基建项目增多,叠加中部地区的重要交通枢纽,预计山东、江苏、广东、浙江、四川、河南、河北、辽宁、陕西和甘肃沥青用量增加明显。届时沥青资源资源将由资源充裕地流向资源贾之地,继续呈现自东向西、自沿海到内陆的资源流转格局。

二、高速道路建设增长放缓,2025年道路建设规划与前景展望

1.我国公共基础设施发展基本情况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公路交通基础设施的发展取得了耀眼成绩。到目前为止,我国形成了以高速公路为骨架、国省干线为脉络、农村公路为基础的全国公路网。从规模上来看,截至2023年我国公路总里程达到543.7万公里,是1978年的6.1倍;从技术等级上来看,截至2023年我国二级及以上公路里程76.2万公里,是1978年的63倍。

1.1高速公路骨架逐步构建

我国高速公路从无到有,实现跨越式发展,从1988年我国第一条高速公路即沪嘉公路通车到2023年底我国高速公里通车里程已达到18.36万公里,稳居世界第一。从发展成就来看,目前高速公路已经覆盖了98.8%的城区人口20万以上的城市及地级行政中心,同时也覆盖了将近90%的县级行政区;全国已有21个省份的高速公路里程超过5000公里,12个省份里程超过7000公里。广东、云南、四川、广西等8个省份的高速公路里程均已超过8000公里,其中广东、云南两省通车里程已突破10000公里。

1.2普通国省干线网络不断完善、农村公路服务能力持续提升

截至2023年底,我国普通干线(国道+省道)公路规模约为60万公里,其中国道26.1万公里,省道34.4万公里。国省道中二级及以上公路规模达到39.2万公里,较2010年增加了15.3万公里。国、省道技术等级规模占比如下。全国已有17个省份国道里程超过8000公里,其中8个省份国道里程已达到10000公里。


覆盖面最广、服务人口最多、提供服务最普遍、公益性最强的农村公路近些年呈迅猛发展态势,截至2023年底,农村公里总里程已达到459.9万公里,是1978年的近8倍,目前我国已形成以县城为中心、乡镇、建制村为节点,遍布农村、连接城乡的农村公路网络格局。


1.3近些年全国公路养护力度不断加大

全国公路养护比例达到99.92%,养护力度不断加大,高速公路优等路率达到93%、普通国道优良路率达91.6%、普通省道优良路率达85.7%,农村公路优良中等路比例达91.1%,可见,公路基础设施本质安全水平不断提升。

2.我国交通公路发展的重大规划部署

2.1国家级干线公路规划情况

为了适应交通强国的建设,我国包括公路、水运、铁路、民航重新制定了规划,规划明确提出到2035年基本建成覆盖广泛、功能完备、集约高效、绿色智能、安全可靠的现代化高质量国家公路网,形成多中心网络化路网格局,实现国际省际互联互通城市群间多路连通、城市群城际便捷畅通、地级城市高速畅达、县级节点全面覆盖沿边沿海公路连续贯通。

2.2农村公路规划情况

截至2023年底,我国已建成农村公路459.9万公里,实现了超过84.5%的乡镇通三级路、超过90.8%的较大人口规模自然村(组)通硬化路。《农村公路中长期发展纲要》指出到2035年,建成“规模结构合理、设施品质优良、治理规范有效、运输服务优质”的农村公路交通运输体系;农村公路总里程稳定在500万公里左右,基本实现乡镇通三级路、建制村通等级路、较大人口规模自然村(组)通硬化路。

3.我国公路未来的建设任务与需求

公路养护任务:到2025年,高速公路养护规模将超过19万公里;到2030年,高速公路养护规模将达到21-22万公里; 到2035年,普通国道将有30.2万公里养护任务,普通省道养护任务约为40万公里左右,未来每年将有10%左右的公路需要进行大中修,包含约2万公里高速公路,2-3万公里普通国道,约3-4万公里普通省道。

农村公路:随着“新三通”目标日趋完成,农村公路建设重点将由扩面逐渐转向提质,更加注重服务当地产业、旅游发展,以及适应汽车下乡需求,提升安全水平等,估计未来每年新改建农村公路规模将达到10-15万公里。

普通省道:全国普通省道规划规模约35万公里,其中四级及以下里程占约8万公里,按照到2035年全面达到三级及以上公路标准东中部地区大部分达到二级及以上公路标准准还需新改建10万公里左右。考虑到目前普通省道建设在资金保障、用地环保政策等方面制约严重,预计实际可实施的建设规模将存在一定出入。

普通国道:到2035年,全国普通国道建设改造规模约11万公里。分阶段来看,到2025年,预计还要新开工项目2-2.5万公里;“十五五”预计要开工5-6万公里;到2035年,普通国道贯通升级类任务将基本完成,往后主要是结合经济社会发展和城镇发展需要进行普通国道的提质改造。

国投期货

中级分析师  王盈敏  期货投资咨询号:Z0016785


国投期货研究院
国投安信期货研究院团队倾力打造,每天一篇热门期货品种分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