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宝斋与艺术家——书写的意义”展览正在进行中。作为本次展览的重要环节,荣宝斋深圳艺术空间在11月15日举办展览学术对谈。此次对谈主题为“如何平衡书法传统与当代观念?”对谈嘉宾尹吉男、丛涛、冯明秋、鲁大东就书法艺术的传承与创新,传统与现代观念碰撞下的书写实践等话题进行交流和探讨。
丛 涛 Cong Tao
中央美术学院人文学院助理研究员
“今天这两位艺术家的一个特点,就是他们不像很多当代艺术家的这种高度风格化,每个人都有一个固定的风格。你看鲁大东老师,我知道他开始写瘦金体,他用几周时间练出来,后面迅速地出现好多风格,它有表演性的风格,也有那种涂鸦一样的风格,还有很多把传统的元素与现代绘画相结合。我们展出的这件作品,又跟他之前风格不太一样,加入了绘画性。”
■ 鲁大东 悟空
纸本综合
96×60cm 2024
“像冯明秋老师的特点,早期会发现他每天做的都是不一样的,他其实没有在风格上有一个追求说我要制造一个什么样的图像,或者制作一种什么样的技法,然后形成一批作品,他每一件作品都在颠覆,或者说都在呈现一个新的问题。我觉得也是很有意思的状态。”
■ 冯明秋 安静新旧墨字
纸本水墨
122x30.5cm 2001年
“我经常问大家一个问题:写得和王羲之一样好,有意义吗?事实上,以我自己有限的常识和逻辑判断,没有任何一个人能写得跟王羲之一样好。书法上很多人尤其是传统书法,讲究王羲之的精准性,说‘一笔不可移’,因为对他来说怎么做都是对的,因为这是他的独创,是他的肌肉动作、物质媒介、现场环境的瞬间结果,而我们都是在追这个结果。”
“对于当代书法艺术家来说,首先需要成为关注当代文化和社会现象的当代人。这样才能产出符合当代的表达。许多当代书法作品仍然在抄写古人的诗词,缺乏个人表达,这也是特别让人不理解的事情,他在表达什么呢?你就完全看不到一个活生生的人的表达。所以这也是我觉得像冯明秋老师、鲁大东老师他们其实这方面是自觉的,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事情。所以这也是我们这个展览里边想要播下的一个种子,这个展览其实不代表一个结果,也不代表一个价值判断。这个展览其实代表的是我们对于文字和对于书写传统的基本态度。”
冯明秋 Feng Mingqiu
当代书法艺术家
“很多座谈会经常提到风格的问题,我觉得风格分为四个不同的层次,最低的是商标,高一点的是形式,再高一级的就是风格,超越风格限制的最高层次,就是生命。对我来说,风格还是一个限制,无法表现更多的语言。这是我个人创作中的体验。我想说说刚才提到的‘书法传统’这个事情,我念完小学就开始工作,从没有进过艺术学院,这导致我永远站在一个局外人的角度看问题,这反而让我更能看到整个大局。很多人看到我的作品,以为我是跟传统对着干,其实刚相反,我极为尊重传统,只是我对传统的认识有限,只能用理解书法本质、解构书法本质的方法来创作。”
■ 冯明秋 飞机沙字
宣纸水墨
119.5x124cm 2015年
“在以前,书写是为了考取功名,掌握毛笔技巧致关重要,而现代社会,懂得写字的人,绝大多数并不懂得运用毛笔,在这样的时代,传统书法最大的改变就是失去它的观众。传统书法讲究笔法,用现在的说法就是线条,线条是毛笔在纸上运动后留下来的痕迹,运动是在三度空间中进行的,所以传统书法的线条复杂性,现代人是很难理解的,从相反的角度看书法,正是在这样的情况下,书法留下巨大的、不是用笔法来构成作品的空间。当明白时代的限制、书法的困境之后,我就开始用非笔法的方式,追寻书法往后发展的可能性,至今已创造出超过一百多种不同的图式,希望能延续书法的辉煌传统。”
鲁大东 Lu Dadong
中国美术学院书法学院书法传播与教育系主任
中国美术学院现代书法研究中心副主任
“对我来说,实际上我自己现在做的就是去重新定义古典,而不是定义当代。因为当代不需要我们去定义,而且我们都活在当下,不需要定义。我在传统领域里面其实是以一个炫技者的形式出现的,这就好像一个乐队的吉他手,不停地在solo,各种各样的。其实我炫耀技巧是有目的的,是想要从一个更大的艺术史的角度去讨论书法史,因为之前的书法史大多情况下,是一些对书法感兴趣的学者书写的,所以他们对整个艺术史其实是不关注的。我更愿意把书法放到整个大的文化或者是艺术的背景里面去讨论这些问题,这些年我读的很多书,都是关于美术、考古以及其他相关的艺术史。而书法史家写的论文,对图像的关注太少。大家总是希望把文字独立出来,有的时候并不一定是好事情。因为文字一旦独立了之后,可能你所表达的东西是一方面,另一方面汉字在中国有一个非常大的优势,会写汉字的人太多了,远比绘画要多得多,每个人都可以进行汉字书写,或者是对汉字有关的作品进行评判。相对而言,他们对绘画会保持缄默,或者是由于自己的身份的问题,讨论的会少一点。一旦是这种社会基础很大的话,你讨论的问题可能就更复杂一点。”
■ 冬簋盖铭(局部)
“我们现在面临很多问题,第一个,到底什么是中国书法的传统?这是一个根本问题,你站在不同的视角里面所讨论的东西不一样,你站在书写的角度,他讨论的问题就是他要恪守的一个现代身份,所以能够让他们保持一定地位的书法传统。然后对学院学生来说,他们讨论的很多都是技术问题,怎么样把字写好,而对艺术本身的兴趣不大,就会造成书法家的美育缺失,审美随之出现问题。所以我现在的目的是,把传统的这种东西打破,让年轻人更感兴趣。打破这些书法的定义。我们可以通过这些实践让他们看到,这样也可以是书法,这样也可以是一种有趣的书写方式。古典其实是鲜活的、非常有趣的、非常可爱的,或者是非常刺激的,让他们对古典产生更大的兴趣,不断进行学习、研究,不断地发掘过去的有意思的东西。”
■ 鲁大东 团结紧张严肃活泼
纸本、墨、丙烯
88×162cm 2022
尹吉男 Yin Jinan
中央美术学院教授
广州美术学院图像与历史高等
研究院院长
“经典是需要对话的,历史需要当代化。传统手法重视书写性,但这是片面的。例如,抚州有一条街专门制作毛笔,其中有一位工匠张师傅,在笔上刻字的小楷非常漂亮,但刻字和书写是两种不同的技能。刻字工匠的技艺极其熟练,一刀下去从不补刀。过去重视墨迹,墨迹本就是视为原作,但过去竹简的时代,是刻画上去的。像碑的系统,或者桃符,也有铸刻和刻画的方式。既有制作意识,又有书写意识。但最后,墨迹占了上风,成为主流。晚明的时候才有对联,我们老开玩笑说:‘文徵明对联一副,肯定是假的,因为那时候是没有对联的。’其实多种情况下,书法在古代具有制作性在里面。刻碑也好、刻简也好,都是制作。”
■ 汉司隶校尉楗为杨君颂(局部)
“书写和制作其实是并行的,也就是它既有制作意识,又有书写意识,只不过后来反过来,到了这个碑学兴起的时候,制作性反而影响了书写性,它就像调换场地一样,有一个比较大的变化。刚才鲁大东讲的也很有意思,就是他们俩都回应了一个很大问题,是在一个艺术的内部,而不是在一个书法,一个单纯地用书法史内部来回应创作问题。”
“高级感在每个时代差别非常大,所以为什么我们会发生革命和变革呢?就是艺术都是在革命变革当中逐渐往前走的,它不是一个停滞的状态,一个东西如果高度历史化就停滞了,里面就会产生一个稳定的,我说的高级感。对于这些价值观,被投票过的主流观点都说这个好,你就记住了,不断去证明,这已经预设了某种价值观,包括教材塑造出来一个个假象的自信。高级感,或者我们说这个普遍的价值,那个原创性,全部都是后来历史所塑造出来的,并不是原初东西。古代没有‘书法家’这个概念,这些专业化的身份和组织是后来逐渐形成的。一旦有了组织和教材,这些概念会被编入历史文献,成为被广泛接受的标准,但这些标准是高度抽象化的。艺术欣赏是主观体验,不应受既有框架限制。我受易中天的邀请在厦门大学举办讲座,有人问:我们应该怎么去欣赏艺术。我说:我不能教任何人去欣赏艺术,不要用人的眼睛,用‘动物的眼睛’去看作品,而不是被训练的眼光。”
展览现场
开放时间
周一至周日 10:00-18:00
深圳市南山区望海路1187号
海上世界文化艺术中心
荣宝斋深圳拍卖 新媒体平台
网上预展及参拍入口
官方线上商城
欢迎关注
荣宝斋深圳拍卖
深圳市南山区蛇口
望海路1187号
海上世界文化艺术中心
三楼308
周一至周日
10:00-18:00
0755-26825909
欢迎关注
荣宝斋广州
广州市越秀区
东湖路123-3
地铁6号线东湖站
A出口
周一至周日
9:30-18:00
020-83792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