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放就是自强,事实证明开放是一条正确的道路。
现在的趋势就是不管企业还是个人,都要走向开放,都要融入到世界的大潮流当中。而这就必然带来了文化观念的交流。
据我观察,很多企业在出海后往往有两种不同的认识,一种是受西方文化的影响,觉得西方的哲学、理论、文化是好的,科技是发达的,西方人的素质也高,于是产生一种自惭形秽的心理。
这就像过去一些农村人去过城市后,回过头就嫌弃农村人、觉得农村“土”一样。
还有一种是认为西方不过如此,“没落贵族”嘛,没有什么值得学习和尊敬的。
这两种认识无疑都是错的。
外国人如何对中国产生认识?
首先还是靠现实中具体的人和事物,比如华为在20世纪90年代末的时候走向海外,首先面临的难关就是海外客户的“落后观念”问题。
他们也没有到中国看过,他们不了解中国什么样,很多人的认识还停留在清朝长辫子的程度(这也跟西方电影的传播有关),认为那么落后的地方不可能会有能够生产高科技产品的企业。
所以华为的市场人员需要经常参加展会,邀请客户到中国,途经香港、上海转一圈,到深圳总部看一看,这样客户眼见为实,身临其境感受到了中国的大发展大变化和华为公司的雄厚实力后,才有进一步谈合作的基础。
等到后来思科这样的行业巨头跟华为打官司并最终和解,这相当于为华为的品牌做了一次“背书”,华为才算是在世界范围内打响了名气。随着华为交换机、基站和手机等产品的畅销,以及华为在各国的高校合作和宣传等,华为才能够成为一个让各国消费者信赖和尊敬的世界级品牌。
所以中国企业走出去,其实是通过产品、业务和具体的人员来告诉世界中国是什么样。
现阶段出去的人和企业错在了哪里?
很多人以为只要自己有钱,那自然就会受到欢迎和认可,但实际上并非如此。所以很多出去的有钱人要么还是跟同样处境的人一起抱团混小圈子,要么是在狭小的空间内跟一些同样价值观和层次的外国人做生意。
对于这些人,有句话总结得好,“没有才华,只有心机;没有人格,只有虚荣;没有品德,只有势利;没有理想,只有欲望。”
要知道“金钱至上”的价值观在哪里都是上限很低,人性在这点上是一致的。但是,“只要自己好,不管财富是怎么来的”,怀有这种观念的人也确实比比皆是。
于是这就引起别人的质疑,而且这些人没有文化的根基和自信,既自负又自卑,还自以为是,如此一来,他们的处境其实并不好,不为主流所认可和接受。
所以我们现阶段需要有一批能够真正代表中国的企业和企业家,或者说是富人和精英,良币驱逐劣币,重塑形象。
任正非是如何赢得西方精英敬重的?
从思科原CEO钱伯斯,到柏林伯格、马世民等,西方的商业精英对于任正非都是很尊敬,这难道只是因为任正非的商业成就吗?
当然,强者自然尊敬强者,这相当于尊重自己。但除了成就和实力的因素外,还有一点就是任正非的人格力量,他的勇气、率真、思想和谈吐等都有让人倾倒的魅力。关于这点大家想必都已经见识过了。
跟任正非交流过的人都对他印象深刻,任正非的胸怀是无私和坦荡的,他对人又是态度亲切,让人如沐春风,他也没有言不由衷的假话和套话,这样的风范就容易让人折服。
我们看华为的愿景与使命——把数字世界带入每个人、每个家庭、每个组织,构建万物互联的智能世界——这就意味着华为的理想主义,这种宏大的主题是可以让世人共鸣、接受和尊敬的。
任正非是一个理想主义者,一个有大追求的企业家,一个脱离低级趣味的、高尚的人,他这样的企业家才是中国企业、文化和形象的代表。
对于华为的员工,任正非曾提出一些要求。
“高雅并不意味着必须有钱,高雅是从心中升起的。”在《要快乐地度过充满困难的一生》的信里,任正非曾对员工提出这样的要求:
员工不要成为守财奴,不要成为金钱的奴隶,丰厚的薪酬是你努力获得的,也是为了通过优裕、高雅的生活,激发人们更加努力去工作、有效地去奋斗,不是使我们精神自闭、自锁。我们也不要再把绅士风度、淑女精神当作资产阶级腐朽的东西,而自以粗鄙为荣。应该看到欧美发达国家的人民的自律,社会道德风尚是值得我们学习的。欧美国家的人,大多数不嫉妒别人的成功,也不对自己的处境自卑,而且和谐相处。
任正非指出,那种富起来后奢侈、张狂、咄咄逼人、趾高气扬的作风都是错误,都不是华为精神,都不适合担任管理职位。
对于海外员工,任正非也希望他们能够提高生活品质,自己去创造一点小资情调,让身心愉悦。至于市场开拓,“要提高自己的社交面,不要把穷酸风气带出国门,不融入上层社会,谁会认同你呀,你怎么去拿合同呀……”这都体现了他的洞见和胸怀。
总而言之,如果我们对西方世界(权力结构、文化与冲突、价值观、社会心理等)有了深刻的理解和认识,就自然可以求同存异,化解很多不必要的矛盾,有利于营造合作共赢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