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汉语的丰富词汇中,成语以其简洁而深刻的表达方式,传递着丰富的文化和历史。今天,我们来探讨一个形象而深刻的成语——噤若寒蝉。
👇
点击下面公众号名片
成语里的小秘密,等你来发现!
一、“噤若寒蝉”的成语读音
“噤若寒蝉”的正确读音是【jìn ruò hán chán】,注意“噤【jìn】”不要读错。
二、“噤若寒蝉”的成语来源
“噤若寒蝉”这个成语出自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杜密传》——刘胜位为大夫,见礼上宾,而知善不荐,闻恶无言,隐情惜己,自同寒蝉,此罪人也。
这句话的意思是,刘胜虽然在官位上表现得彬彬有礼,但他不推荐贤能,对不正之风保持沉默,为了自己的私利而隐瞒真相,这种行为就像寒蝉一样,不敢发声,因此他是一个有罪的人。
三、“噤若寒蝉”的成语含义
噤:是闭口不言的意思。
寒蝉:则是指秋天的蝉,因为天气变冷而不再发声。
噤若寒蝉:这个成语用来形容因为害怕或有所顾虑而不敢说话,就像深秋的蝉一样不再鸣叫。
这个成语通常用来描述人在权威、威胁或恐惧面前选择沉默的情况。它强调了由于外部压力或个人内心的恐惧而导致的沉默状态,有时也用于比喻在困难或危险的情况下,人们为了避免麻烦而选择不说话。
在现代社会,这个成语提醒我们,沉默有时是自我保护的一种方式,但过度的沉默可能导致问题被忽视或加剧。它鼓励我们在面对不公或错误时,要有勇气发声,即使环境可能令人感到害怕。
eg:在严厉的审查制度下,许多记者选择了噤若寒蝉,不再报道敏感话题。
四、“噤若寒蝉”的近义词和反义词
“噤若寒蝉”的近义词:缄口不言【jiān kǒu bù yán】。
缄口不言:形容人保持沉默,什么也不说。通常用来描述因为某种原因,如恐惧、谨慎、遵守承诺或其他考虑,而故意不发表意见或不透露信息的状态。
“噤若寒蝉”的反义词:口若悬河【kǒu ruò xuán hé】。
口若悬河:形容人说话滔滔不绝,非常能说会道。它描绘了一个人说话像河水一样源源不断、连绵不断的场景。
五、“噤若寒蝉”的成语故事
东汉末年有个官儿叫杜密,人特正直,办事儿公正。退休后,他也没闲着,老关心国家大事,推荐好人好事,批评坏人坏事。他有个老乡刘胜,原来也是官儿,但退休后就闭门不出,啥也不管。
有次杜密跟颍川太守王昱聊天,王昱夸刘胜是“好好先生”,杜密一听,觉得王昱这是在说自己多管闲事。他就说:“刘胜那么高地位,应该多干点实事儿,可他就知道保护自己,对国家不负责。我跟他不一样,我得为国家出点力。”
王昱听了,觉得杜密这人真了不起,更敬重他了。
以上就是今天的分享,喜欢的朋友请点【赞】、【在看】和【分享】,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愿每一位读者在生活中都能所求皆所得,感恩遇见!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