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小E。教师评职称,到底有多难,有多痛?有句话是这么说的:"不评不甘心,参评特累心,落评更灰心!"
评职称,让教师怨声载道;评职称,已成为教师职业之痛。因此,也有越来越多的教师选择放弃职称。
那么,请问如果教师一辈子不评职称会怎么样?下面,我们来看看那些放弃评职称的教师的心路历程。
广东—李老师
教龄31年
我在农村初中任教31年,从24岁到55岁。但直到现在我还是个二级教师,每月到手工资4500元左右。
看看同期的不少同事一个个评上了高级职称,有的甚至当上了领导,工资更是噌噌往上涨。所以之前每年一到职称评审的时候,我就跟打了鸡血一样,想着能不能拼一把,搏出个好结果。但现实总是那么残酷,竞争一年比一年激烈。
最让我心里不是滋味的是,这评职称啊,简直就是校长手里的一把“隐形尺”,量来量去,全看他的心情和关系网。谁跟他走得近,谁说话中听,谁就容易在秤上多添几两。还有那些繁琐的规章制度,感觉就像是特意为某些人量身定制的,咱这种直性子的人,总是摸不着门道。
我也曾想过,要不要学学那套圆滑世故,走走后门,拉拉关系。可转念一想,那不是我啊!我也做不到啊!
去年的职评通知下来后,我没写申请,有老师善意提醒我再试试,我淡定地说:不会再申请了。我有自知之明,再参评大概率还是过不了,再则年纪大了,精力和体力都无法跟年轻老师相比。现在,我就想做个简简单单、踏踏实实的老师。
河南—张老师
教龄15年
哎呀,说起我第一次撞进评职称那滩浑水,心里头真是五味杂陈,那是在我教书生涯的第六个年头。咱这乡村学校,老师本就屈指可数,每年能捞到的职称名额非常有限。那年,我们二进一的名额只有4个,可参评的老师却有6人。
刚一开学,学校里就弥漫着一股子不对劲的气息,各种小道消息满天飞,说是谁谁谁私下给校长送了啥心意。我这人,打小就不会那套甜言蜜语,更不会为了个职称去低头哈腰,总觉得凭实力说话才是正道。
结果呢,有一天,教导主任突然找我谈话,那语气温柔得让我心里直打鼓。他吞吞吐吐地说:“张老师啊,咱们学校里有好些老前辈还在等这个职称呢,你看你还年轻,要不这次就让个道?”
我当时那个心情,就像被浇了一盆冷水,从头凉到脚。虽然心里一百个不情愿,但最后还是咬着牙,勉强点了点头。
从那以后,评职称这事儿就成了我的一道坎。每年一到这时候,总有各种理由接踵而至,不是这儿不符合,就是那儿有问题,反正总能找到借口把我刷下来。
从前年开始,我就放弃评职称了。虽然工资不高,但一身轻松,对学生也更有耐心了。我的人生上了一个台阶:不困于心,不劳于神!
广西—文老师
教龄26年
说起评职称,真的是一把辛酸泪。我教龄26年,职称还是一级教师。在我们学校,和我一样的老师还有好几位,他们好几个跟我说不打算评职称了。
其实,不是不想参评而是实在评不上。我当时评高级时说是得熬够十年教龄,我心想,行,那就等呗。好不容易熬到了,嘿,条件又升级了,得有个省级规划课题傍身。得嘞,我加班加点搞课题,好不容易搞定了,转头一看,还得有支教经验。那简直是全市老师都盯着的一块香饽饽,我挤破头也轮不上啊。
这么一想,干脆心一横,算了,不折腾了,咱还是有点儿自知之明的好。打从决定放下评职称,嘿,你猜怎么着?整个人轻松得很。教案嘛,怎么顺手怎么来,全是为了学生好,再也不管领导喜不喜欢了;偶尔起晚了迟到几分钟,扣分就扣分吧,咱问心无愧;那些个表彰、奖项,都不在我的考虑范围之内。
我算是看透了,人生苦短,何必为了个职称把自己搞得那么累?我就这么活,自在、随性,爱咋咋地!咱教书育人的初心没变,其他的,随风去吧!
写在最后
上面三位教师的话,看似释怀,但其实更多的是无奈。
毕竟,教师不评职称有两点影响:一是直接影响到职称工资和公积金、养老金等福利待遇。二是不评职称很有可能会错失一些职业机会和发展空间。
没有哪一位教师不想评职称,只是现如今职称评定对老师来说很难,难于上青天。
网上曾有一篇文章,标题《给教育部的“三取消一增加”建议》。这篇文章激起了上百万教师的点赞和投票支持。许多老师纷纷留言:职称制度改革是教师们最迫切的期盼!
教育大计,教师为本。要想教育好,就要听听一线教师的心声。别让职称评定寒了老师们的心。优化职称评审机制,为一线教师提供更为公平、公正、透明的晋升机会。
只有这样,教师才能摆脱职称评定的桎梏,安心教学。我们期待职称改革的那一天早日到来!
— END —
本文首发「教师E家」(ID:edu589)。转载请联系Swaaaan。
点击「名片」关注「教师E家」,阅读更多好文
分享文章,点亮在看
期待职称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