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红土地上的幸福画卷

政务   2024-11-07 20:55   贵州  

1934年5月,贺龙、关向应等领导的红三军智夺彭水、西渡乌江,6月9日进入印江,收编神兵组建黔东纵队,开展了轰轰烈烈的土地革命运动,粉碎了川、湘、黔三省军阀的联合进攻,建立了黔东革命根据地。

就在黔东大地掀起轰轰烈烈的革命热潮时,任弼时、萧克、王震领导的红六军团奉命离开湘赣根据地,作为中央红军战略转移的先遣队,开始突围西征,历时79天,行程5000多里,冲破了国民党军队的围追堵截,胜利完成了为中央红军战略转移侦察、探路的先遣队任务。

1934年10月24日,红三军与红六军团在印江木黄镇的古柏树下胜利会师。党中央特致电祝贺并决定红三军恢复红二军团的番号。

木黄会师是中国工农红军长征史上的第一次胜利会师,彪炳史册。使来自不同战略区域的两支英勇的红军结成了一个团结统一的战斗整体,形成了一支强大的战略突击力量,为策应中央红军长征、牵制敌人、保证遵义会议胜利召开创造了有利条件,为开创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为红二方面军的形成奠定了坚实基础,为中国革命胜利作出了杰出贡献。

弥足珍贵的红色精神,如同奋进的种子,在印江大地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旋转90°横屏观看

印江县城全景。  王国超 摄


01

赓续红色精神

奋进新长征路


“父亲讲了一辈子红三军的故事,我也把他们的故事讲了一辈子。”印江自治县刀坝镇罗南溪村村民、今年84岁的杨昌裔老人因父亲杨光元参加过红军,谈起那段烽火岁月,眼里充满了激动和自豪。他听父亲讲,红三军进村时,正值天气暑热,蚊虫又多,但红军靠着石坎子休息,饿着肚子也不进群众家。


今日的罗南溪村内,斑驳的石梯,矗立的“罗南溪革命委员会旧址”“罗南溪乡苏维埃政府旧址”,在蓝天白云映衬下,格外庄重、耀眼,成了那段峥嵘岁月的见证。
“父亲经常跟我们讲,因为国民党的反面宣传,红军刚到这里时,群众看到他们背着枪,都很害怕,家家户户紧锁家门。但红三军战士看到群众推磨、挑水、做农活,都抢着帮忙。”罗南溪村民、今年82岁的杨昌茂老人说,一段时间相处后,红军与群众成为亲密无间的“家人”,妻子送夫参军、老母送儿上战场的感人故事频频上演。
90年风雨沧桑,90载岁月洗礼。尽管那段烽火岁月远逝,但当年红军为百姓打土豪、分田地的英勇故事,为百姓挑水、推磨、薅秧的亲民情怀,如今仍在印江代代相传。

木黄集镇上,青砖、黛瓦、雕花窗,带着历史的韵味;红三军政治部旧址、红六军团政治部旧址,红二、红六军团木黄会师纪念馆生动重现那段光辉历史。

木黄会师纪念馆。(资料图)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会师纪念馆里,一件件珍贵的物件,生动地展示红军在印江的艰辛历程和英勇事迹,激励着一代代老区人民从红军精神中汲取源源不断的奋进之力。
在传承中保护,革命文物红光闪耀。采取人防+技防措施,加大革命遗址保护力度,修缮红色革命旧址,优化红色文化展陈,整理完善红军在印江的历史资料,为弘扬红色文化、传承红色基因提供鲜活的“教科书”。
“团结就是力量……”嘹亮的歌声响彻红二、红六军团会师纪念馆里,来自印江事业单位新招聘的155名人员正在接受红色教育。“每年组织各类培训班学员6000人次到木黄红色教育基地开展现场教学。”该县县委党校教研科科长杨友莉说。
印江中学则是采取研学游的方式,把“思政课”带到红色场馆来上。“把红色基因根植在学生心中,让红色精神激励他们勇往直前。”印江中学党委书记车文兴说。

印江木黄民族小学开展研学活动。王东 摄

该县还充分利用红色资源,大力发展红色旅游,众多红色场馆成为游客的旅游打卡地。红二、红六军团木黄会师纪念馆馆长冉光辉介绍,截至今年10月中旬,仅纪念馆就接待县内外学生8万多人次。

02

发展绿色产业

赋能高质量发展


“喜看稻菽千重浪,遍地英雄下夕烟。”秋天的印江,处处呈现出丰收的景象,处处洋溢着喜悦的气息。



印江合水镇稻谷丰收美景。
茶满山、菌成片、白酒飘香、冬瓜种成“大金条”……近年来,印江践行“两山”理论,依托生态优势,发展绿色产业,奋力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好山好水出好茶。被誉为“中国名茶之乡”的印江,26.5万亩生态茶成为主导产业之一。2024年,茶产量2.079万吨,产值22.85亿元。

印江新寨镇茶园一角。  蒋智江 摄

目前,该县已建成茶叶专业村87个,茶产业覆盖100多个行政村,带动群众13.5万余人增收。杨柳镇何家村村民冯金群说:“我们在茶山上采茶、管茶,一年收入至少有两万元。”
梵净山下蘑菇香。印江依托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深入实施“千户万菇”计划,持续推广“稻耳轮作”模式,食用菌年生产能力达2.4亿棒。

印江木黄镇凤仪村菇农对食用菌分类。王治洪 摄
此外,印江还采取龙头企业+村集体经济+农户模式,带动全县17个乡镇街道1.2万余户发展订单辣椒3.2万亩,预计产值8500万元。
绿水青山酿美酒。清晨,当秋阳释放出温柔的光,木黄会师柏旁的木黄白酒产业园,酿酒车间机器轰鸣,酒香四溢,数百名工人忙碌在生产线上。
“目前园区现已入驻5家白酒生产企业,白酒产业集群、集聚发展之势逐步形成。”印江工业与商务局局长田平说,木黄白酒产业园是印江“一区三园”布局的特色产业园之一,规划总面积134.76公顷,规划年产能7500吨。

印江木黄白酒园区。田林 摄

绿色产业强势崛起,绿色能源方兴未艾。“印江白京岩风电场,南片区8座风电机组已经并网发电,北片区9座风电机组正在加紧建设中。”该县发改局党组成员、副局长何青松说,项目投产后,每年可提供1.54亿度清洁电能,可节约标准煤约5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12.4万吨,减少碳排放4.3万吨。
今年8月30日,耗资5亿元的沙子坡风电场项目开工。项目建成后,每年上网电量1.7亿千瓦时,售出电价约5800万元,实现税收600万元以上,具有显著的生态环境效应,为印江高质量绿色发展示范县建设,提供充足的能源保障。

03

建设和美乡村

新风新事蔚然成风


迎着初秋的朝阳,追寻红军的足迹,走进刀坝镇罗南溪村,映入眼帘的是屋舍俨然、阡陌相通。
硬化的通村路在巍峨的山间蜿蜒盘旋,从山的这边延伸到山的那边,连接着全村389户1316人便利的生活,引领着这个村庄奔向幸福的未来……
路通产业旺。罗南溪这个曾经的贫困村,2017年撕掉贫困标签。2023年,村集体经济经营性收入35万余元,人均收入突破1.1万元。
该村把红色基因融入血液,通过教育改变孩子的命运和山村的未来。“近5年,我们村考上本科的就有100多人,被C9联盟大学录取的有5人。”罗南溪村党支部书记杨秀军自豪地说。

      文旅融合,游客在梵净山下体验土家花轿迎亲。  王治洪 摄

勤劳善良、重视教育、邻里和睦、乡风文明,是罗南溪村的一张张名片。2018年罗南溪村获得“贵州省村规民约示范村”称号。
90年的风雨兼程,90年的沧桑巨变,会师古柏前,宽阔的公路、绿色的产业、美丽的村庄,映照着革命老区的新变化。
2021年,印江整合项目资金,对木黄会师小镇红色阵地、红色文物、红色文化景观、金厂河两岸步道及沿岸房屋立面改造等11个项目,进行硬件提质升级改造;同时对红色文化故事讲解、红色村书编写、红色教育课程建设等7个方面软实力进行建设,“软硬兼施”让红色村庄焕发靓丽光彩。
“木黄会师地被评为3A级景区,带动餐饮、住宿、土特产品等多领域产业蓬勃发展。来木黄瞻仰革命先辈、红色文化旅游观光的游客更是络绎不绝,仅2023年,前来体验红色文化的游客就突破30万人次。”木黄村党支部书记田毅的脸上,露出自豪的笑容。
昔日红军经过的坪所村,交通闭塞,道路崎岖,房屋破漏。而今,水泥路环绕村庄,用石板盖起民房,发展乡村旅游,70%以上的村民吃上了旅游饭。2023年底,人均收入达1.8万元。2024年被贵州省文化和旅游厅、贵州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评为“第六批全省乡村旅游重点村”。

印江石板寨游人如织。王治洪 摄

沿红军足迹,行走在罗场乡快场村,家家户户房前屋后干净整洁,通组路、联户路上,小轿车、摩托车频繁进出,村民富裕生活显而易见,文明乡风扑面而来。
快场村加强村级组织建设,成立农村红白理事会,修订完善村规民约,整治滥办酒席、人情攀比、高价彩礼、厚葬薄养等不良风气,丧事简办、婚事新办、余事不办的城乡酒席新风蔚然成风。
近五年来,印江365个行政村(居),获得中央、省、市(级)文明村(居)25个,获得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3个、省级民主法治示范村21个。

04

注重民生福祉

擘画新时代幸福画卷


每一代人有每一代人的长征路,90年来,红军精神成为印江儿女心中最旺盛的精神火种,激励着一代代老区人民奋勇争先,一幅幅美丽的幸福画卷正在梵山印水间华丽舒展。

印江县城全景。  广户 摄

“以前去镇上赶场,上一坡来下一坡,来回要走三四个小时。现在硬化路通到家门口,我们组8户人家有7户吃上了旅游饭。”说起公路带来的红利,紫薇镇豆凑林村亚盘林组村民陈启江满心欢喜。
经过历届县委、县政府的不懈努力,印江按照畅通“大动脉”,改善“微循环”的思路,打通了出山的大通道。目前,县境内有杭瑞高速、印秀高速、沿印松高速连接省外,物流畅达。2023年底,该县农村公路总里程达3817.76公里,成功创建“四好农村路”全国示范县。
大交通带来大发展,印江按照“精致特色宜居”要求,城市建设提速、服务功能日臻完善。县城面积拓展到14.1平方公里,人口超过10万,成功创建全国卫生县城、全省文明县城,呈现出推窗见景、转角遇绿的美好生活画卷。
夜幕降临,华灯初上,印江城乡的广场和住宅小区,处处可见居民伴随着音乐声翩翩起舞,抒发心中的快乐。

印江县城夜景。  广户 摄

老区儿女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五年脱贫攻坚,印江精准施策、尽锐出战,到2019年底203个贫困村全部出列,10万贫困人口全部脱贫,彻底撕掉了千百年来的绝对贫困标签,革命老区翻开崭新篇章。
教育事业健康发展。积极实施“强师工程”,“铸魂”“提能”“薪火”“强根”“增效”“建强”六项行动,阻断贫困代际传递之根。新建、改扩建学校12所,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工作顺利通过国家认定,印江中学、印江一中分别通过省级二类示范性高中、省级特色示范性普通高中复评,印江中等职业学校入选第二批全国急救教育试点,印江中学被党中央、国务院表彰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先进集体”。
医卫事业快速发展。2022年8月实施“强医工程”改革试点工作,探索推进医德强医、人才强医、管理强医、改革强医、保障强医五项强医行动,创新推进县级医院与乡镇卫生院紧密型医共体建设,推进“中心村卫生服务”改革,形成农村30分钟的健康服务圈,有效解决了基层群众“看病远、看病难、看病贵”等问题。该项改革经验被国家卫生健康委《卫生健康工作交流》刊载,荣获2023年度贵州优秀改革案例,并在全省推广。
群众笑容更加灿烂。拥有“中国长寿之乡”美誉的印江,2020年开始围绕“医养结合”进行养老改革,建好“一园三中心”,从传统的养老模式向集医、养、护为一体的老年服务机构化转。
重阳节前夕,走进位于该县龙津街道黔江村的颐养中心,百草园里高过人头的博落回、多年生长的黄精、热烈奔放的三角梅,健身步道上悠闲散步的老人,处处洋溢着和美与温馨。

美丽的印江县城。  广户 摄

十月秋风催叶红,万家聚首乐融融。今天的印江,44.43万各族儿女像石榴籽一样紧密团结,幸福指数逐年提升。幼有所育、学有所教、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保障和改善民生福祉成为发展最动人的乐章。



特约记者:张玉莲

      辑:杨庆华

      审:   

值班编委:   

 值 班张   勇

微铜仁
传递好声音 讲述好故事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