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越是不发脾气的人,就越不能“深交”?心理学家透露出实情

文摘   2024-11-14 21:27   浙江  

01

生活中,总是有人会跟你说,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遇事能忍就忍,撕破脸对大家都不好。可有时候,你越是沉默,对方却越是咄咄逼人;你越是忍让,对方却越是得寸进尺。你以为退后一步是海阔天空,却不知道身后已经是万丈悬崖,退无可退。在你一次次放过别人的时候,别人却没有放过你。

"发脾气"指的是人的某种强烈的负面情绪,失去控制后爆发出来的状态。在我们的一生中,会遇到不同性格的人。有的人爱发脾气,稍有不如意就表现在脸上;有的人则显得十分温和,无论遇到什么事都表现出一副波澜不惊的样子。


心理学家认为,那些越是不发脾气的人,往往越不能深交。你可能会感到奇怪,为什么要小心这样的人。可是,那些往往没有脾气的人才是最可怕的。这一种类型的人他们对待每一个人的态度都是和和气气的。他们好像没有因为什么事情大喊大叫,也没有因为什么烦恼而愤怒。

这一种类型的人,他们最大的特点就是老好人。他们表明上永远一副开心的样子,但是没有人能够猜到他们心里到底在想一些什么。没有人能够走进他们的心里。他们对待所有人都是一个态度,对谁都是一个态度,对谁都毕恭毕敬的。


因为你不知道他们的心里在想些什么,其内心世界是不可捉摸的,就像戴了一张面具出现在你的面前,所有你也就猜不透他们的招数。如果他们一翻脸,这就有可能会伤害到你。往往越温和的人,他认定的东西就会很坚持,所以和这种人交往要注意他忌讳的话题,尽量不要去触及他的逆鳞。

有时候发脾气,也是调整情绪的一种方式。人的情绪就像一只气球,不断在往里面打气,迟早会爆掉。没人能没有脾气,没脾气只是指这个人脾气爆发的临界点较低,但不代表负面情绪不积累,一旦爆发,其长时间积累的负面情绪将一次宣泄出来,比有脾气的人爆发更为可怕。


02

美国心理学家托马斯·摩尔有个建议:你最好只和会表达愤怒的人做朋友。

——因为那些看似不会愤怒的人,其实会用更独特的方式回击你。

一些人看似从不愤怒,永远和善,但你和他在一起却非常不舒服,脾气变得很糟糕,这是因为,这些貌似永远不生气的人实际上频频以被动攻击的方式攻击你。比如同事在你工作上使绊子,伴侣故意哪壶不开提哪壶,朋友在你背后搬弄是非……这种没有被直接表达出的愤怒,被美国心理学家蒂姆·墨菲称为"隐形攻击"。


电影《教父》中,老教父的二儿子弗雷多性格软弱,昏庸,不被重用,他深感自己在家庭中没有地位,嫉妒弟弟麦克。时间久了,这种隐藏的情绪越来越重,最终变成隐形攻击,表面上兄弟一团和气,背地里弗雷多却背叛家庭,联合外人想致弟弟麦克于死地。

蒂姆·墨菲在《隐形攻击》一书中做了这样的定义:

关系中弱势的一方通过拖延、躲避、故意激怒、暗中报复等非直接方式,向强势一方表达因地位不平等而累积的愤怒。通常情况下,它的杀伤力,比直接攻击还大。它不仅会破坏关系,甚至危害你的工作和家庭。更可怕的是,隐形攻击者不在乎输赢,只在乎每一次报复的机会。


隐形攻击是生活中一种常见的现象,但是我们往往会忽略它的存在。如果你是一个关系里的强势方,你一定要常常反思,自己是不是让对方充分表达了,你是父母,你有让孩子充分表达吗?你是强势的妻子,你有让老公充分的表达吗?你是老板、领导,你有让下面的人充分表达吗?

03

我有个从小到大的朋友,相处了这么长时间发火的次数用五根手指头就能数过来,永远一副笑脸,永远一种不在乎任何事的感觉。见过一次发火,他不是很强壮,但寝室里的三个人愣是没拦住他的手段,惹他生气的那个哥们吓得都有心理阴影了。


根据大量的咨询案例,心理学家发现许多平日里"脾气很好"的人在埃克森人格问卷调查中(EPQ)呈现出高掩饰性的特点,这类人具有很强的心理防御机制,习惯于戴着面具生活,隐藏自己的真实想法。

一个人是否值得深交,就看他是否足够真诚。每一次发脾气,其实就是昭示自己的底线和原则,如果跟一个人交往,他从不坦露自己的原则,从不维护自己的底线,那或许只适合当相逢一笑的泛泛之交,但并不适合推心置腹深入交往。


因此,许多人看似和颜悦色不发脾气,但是内心却已经处于极度厌恶或者是愤怒的状态,因此这类人往往是危险的,他们会用不易察觉的手段发泄自己的情绪,因而往往会对他身边的人造成更大伤害。

有时候,生气也是一种美德,因为正是这种最直接的表达,才能撕破一切的伪装与欺骗。我们需要控制情绪,但我们更需要合理宣泄情绪。交往的双方在情绪交换的过程中了解真实的彼此,交心的第一步,是让人看到你的真心。


美文哲学
品读美文,感悟人生。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