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管入口斑是否应称为食管入口腺?
文摘
2024-09-11 09:05
北京
微信扫一扫,关注该公众号
DOI:10.3877/cma.j.issn.2095-7157.2024.03.001作者单位:100853北京,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消化内科医学通信作者:令狐恩强, Email: linghuengiang@vip.sina.com【摘要】 食管入口斑是一种位于食管入口的橘红色黏膜,形态和大小各异,因其外观特征而得名。既往普遍认为食管入口斑偶然发现。随着内镜技术的发展、退镜速度的缓慢以及麻醉配合的改善,其发现率逐渐提高。食管入口斑的临床意义以及功能机制仍不明确。笔者认为这是一种普遍存在的现象,由于具有分泌粘液功能,促进食物经口顺利进入食管有关。基于其功能,将其称为“食管入口腺”可能会更贴切。【关键词】 食管入口斑;食管入口腺;解剖结构;消化功能食管入口斑(esophageal inlet patches, IPs),是指在成人和儿童进行内镜检查中发现的食管入口特征性病变,其外观为橘红色黏膜岛,通常位于食管上括约肌下方。食管入口斑的形状、大小各异,可为圆形、椭圆形或地图样,表面大多数平坦光滑,部分表面略微凸起或凹陷,边缘圆钝呈扁平的按钮状,也有罕见病例报道呈无蒂息肉样存在[1-2],主要基于其解剖结构特征而命名。食管入口斑的内镜检出率相对较低,相关文献报道其检出率介于0.18%~14.8%之间[3-5]。国内最高检出率通常仅为国外检出率的1/3~1/2[3,6]。随着内镜技术的提高,特别是采用光学彩色内镜如窄带成像(NBI)[7]等技术、仔细退镜和对近端黏膜的密切扫查等方法,食管入口斑的检出率有望增加
[8]。我们研究食管入口斑的检出率约为20%~25%。在性别和年龄分布上,男性患者检出率明显高于女性,而青年组(18~38岁)的检出率最高。然而,尸检结果显示食管入口斑的实际发生率可能高达70%[9],这一发现与内镜检查中较低的检出率相对立,提示这种现象在一般人群中并非罕见[10],而是一种普遍存在。这种普遍存在的现象一定有其必然的意义,目前对其生理和病理机制的理解和检测方法仍然有限,尚未明确阐明其存在的生理意义或潜在的病理影响。为了更好的剖析这一现象,食管入口斑重新定义显得尤为必要。人体小消化腺分散于消化管各部的管壁内,如果在70%的尸检中发现食管入口斑[9],食管入口斑可能具有某种消化腺体的功能,例如分泌粘液,以促进食物经口顺利进入食管。这一假设为其重新定义为“食管入口腺”强调了其潜在的生理角色,为相关基础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我们研究发现,在放大内镜观察所见大部分食管入口斑的腺体分布与幽门腺的相似性可能提示其在消化过程中扮演重要角色。幽门腺主要分泌胃液和粘液,以保护胃黏膜并促进消化,而食管入口斑如果具有类似的分泌功能,可能在食物经口通过食管的过程中起到润滑和保护的作用。我们研究还发现,在不合并其他食道疾病的年轻患者中,食管入口斑可能与咽部异物感、咽部返流症状相关,这可能与其分泌能力有关。也有研究者报道,食管入口斑还可能合并食管运动功能障碍[11-12]。这提示食管入口斑可能在消化道功能中发挥某种作用,进一步强调将其视为腺体结构的必要性。因此,食管入口斑的临床意义亟需得到重新认识和定义。尤其是在没有其他病变解释患者不适症状的情况下,单纯存在食管入口斑的患者不应仅被诊断为非糜烂性反流性食管炎或功能性胃肠病。鉴于其可能具有某种腺体功能,建议将食管入口斑重新定义为“食管入口腺”,提示其可能不仅仅是一个解剖结构,还可能与食管的运动功能和整体消化系统的健康状态相关,可以促使临床医生更深入的考虑其在病理生理中的作用,从而改善患者的诊疗策略。重新定义食管入口斑为“食管入口腺”是有必要的,我们有望更全面地理解食管入口腺的临床特征及其在消化系统中的作用,不仅可以引导临床实践的改进,还可以为未来的科学研究提供新的视角。令狐恩强,姚怡.食管入口斑是否应称为食管入口腺?[J/CD].中华胃肠内镜电子杂志,2024,11(3): 145-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