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
山东省卫生健康委发布
山东省2024年10月
法定报告传染病疫情通报
2024年10月1日至10月31日
全省共报告法定管理传染病
23种30732例,死亡45人
▼
山东省2024年10月法定报告传染病疫情通报
2024年10月1日至10月31日,全省共报告法定管理传染病23种30732例,死亡45人。
甲类传染病未报告发病、死亡病例。
28种乙类传染病中,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脊髓灰质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狂犬病、炭疽、伤寒和副伤寒、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白喉、新生儿破伤风、钩端螺旋体病、血吸虫病、人感染H7N9禽流感、猴痘等13种传染病无发病、死亡报告,其余15种传染病共报告发病15340例,报告死亡45人。报告发病数居前3位的病种依次为病毒性肝炎、肺结核、梅毒。
11种丙类传染病中,麻风病、黑热病、丝虫病等3种传染病无发病、死亡报告。其余8种传染病共报告15392例,无死亡病例。报告发病数居前3位的病种依次为其它感染性腹泻病、手足口病、流行性感冒。
新闻多一点
近期
气温逐渐下降
各类传染病也进入了高发期
学校作为人员密集的场所
极易受到流行性传染疾病的侵袭
下面
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
冬季常见的传染病和预防保健小知识吧!
↓↓
诺如病毒
诺如病毒原名诺瓦克病毒,是急性肠胃炎最常见的病原体,该病毒基因多样且高度变异,每隔数年就会出现新变异株,人一生中可多次获得感染。该病一般急性起病,属于自限性疾病,多数患者发病后两三天即可康复。感染诺如病毒常见的症状是腹泻、呕吐、反胃、恶心和胃痛,也包括发热、头痛和全身酸痛等反应。其中儿童以呕吐为主,成人则腹泻居多。接触患者粪便和呕吐物、与感染者共同进餐等,会增加诺如病毒感染的概率。
•高危人群:
各年龄段人群普遍易感,且感染后免疫保护时间较短。
•防控建议:
及时发现和规范管理病例,一旦发现呕吐、腹泻等症状病人,要及时就医并隔离管理。加强卫生及健康管理,确保饮水和食品卫生,对公共场所定期清洁与通风。
支原体肺炎
支原体肺炎是指肺炎支原体感染引起的肺部炎症,可以累及支气管、细支气管、肺泡和肺间质。支原体肺炎是儿童常见的社区获得性肺炎。该病的主要症状是以发热、咳嗽为主要临床表现,可伴有头痛、流涕、咽痛、耳痛等,发热以中高热为主,持续高热者预示病情重。咳嗽以刺激性的干咳为主,干咳少痰,而且夜间咳嗽比较厉害,部分患儿有喘息表现,以婴幼儿多见。
•高危人群:
儿童、老年人以及免疫功能较弱的个体。
•防控建议:
1.多吃多汁的水果,少吃反季水果和高蛋白、高脂肪、高糖的食物,更不要吃快餐及油炸等垃圾食品。
2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注意室内通风,尽量避免到人群密集、通风不良的公共场所。
3.合理膳食,保障睡眠、保持运动,让孩子养成正确的运动和生活习惯,增强免疫力并提高体质。
流行性感冒
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具有很强的传染性。流感病毒分为甲、乙、丙三型。该病主要以空气飞沫直接传播为主,也可通过被病毒污染的物品间接传播。主要有发热、全身酸痛、咽痛、咳嗽等症状。
•高危人群:
全人群普遍易感,尤其是老人、孕妇、儿童。
•防控建议:
1.疫苗能安全和有效地预防季节性流感和其并发症。为保障个人健康,所有人士可向医生查询有关接种季节性流感疫苗的详情。接种疫苗后约两周,体内便会产生足够抗体对抗流感。
2.在流感高峰期,应避免前往人多挤迫、空气欠流通的公共场所。
3.保持均衡饮食、经常运动、充足休息,不要吸烟和避免过大的生活压力。如出现呼吸道感染等情况,应佩戴口罩。
其他感染性腹泻
医学诊断中的其它感染性腹泻病,是指除霍乱、痢疾、伤寒和副伤寒以外的感染性腹泻。
病原体主要包括细菌、病毒、寄生虫和真菌等。能引起腹泻的细菌有致泻性大肠杆菌、副溶血弧菌、沙门菌、弯曲菌、志贺氏菌等。病毒有诺如病毒、B组轮状病毒及腺病毒、星状病毒等。寄生虫有贾第鞭毛虫、隐孢子虫、环孢子虫等。真菌有白色念珠菌、放线菌、新型隐球菌和毛霉菌。
•高危人群:
发病主要集中在5岁以下儿童和老年人。
•防控建议:
1.搞好环境卫生。及时清除、处理垃圾和粪便,不随地大小便,不乱倒垃圾污物,不污染水源,病人的粪便及呕吐物应加漂白粉消毒,做好水源保护和饮用水消毒。
2.做好饮食卫生。提倡喝开水,不吃生的、半生的食品。选择优质、新鲜的食物,避免吃过期食品或不洁的食物和饮料。水果和蔬菜在食用前要认真清洗干净,瓜果也最好削皮后再吃;烹饪时应将肉类和海鲜彻底煮熟,并且不要长时间存放在温度较高的环境中。同时要注意餐具卫生和使用,避免交叉污染。
3.做好个人卫生。饭前便后要洗手,婴幼儿的玩具应定期清洗、消毒。不到病家或流行地串门访友,减少聚餐。
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是由多种肠道病毒引起的一种儿童常见传染病,主要经消化道或呼吸道飞沫传播,亦可经接触病人皮肤、粘膜疱疹液而感染。该病主要症状:先出现发烧症状,手心、脚心出现斑丘疹和疱疹(疹子周围可发红),口腔粘膜出现疱疹和/或溃疡,疼痛明显。部分患者可伴有咳嗽、流涕、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和头疼等症状。少数患者病情较重,可并发脑炎、脑膜炎、心肌炎、肺炎等。
•高危人群:
5岁以下儿童,3岁以下发病率最高。
•防控建议:
1.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和饮食习惯,饭前便后洗手,不喝生水,不吃生冷食物。
2.注意家庭环境的清洁卫生,居室经常通风,勤晒衣被。尿布及时清洗、曝晒或消毒;充分清洗、消毒儿童使用的餐具。
3.本病流行期间,不带儿童到人群聚集、空气流通差的公共场所,避免接触患病儿童。
4.接种EV71型手足口病疫苗可以有效降低儿童手足口病发病率,尤其是减少该病的重症及死亡病例。
急性出血性结膜炎
急性出血性结膜炎俗称“红眼病”,是主要由肠道病毒70型(EV-70)或柯萨奇病毒A24型变种(CA-A24v)引起的急性传染性眼病。它具有潜伏期短(一般为12~48小时)、传染性强、传播快、起病急等特点,以眼睑红肿、结膜高度充血为主要临床表现。
本病具有自限性,可以治愈,无特效药物,主要通过对症治疗,预后较好。若症状加重,请及时前往医疗机构接受正规治疗,否则严重者可因并发角膜炎症进而损害视力,降低生活质量。
•高危人群:
人群普遍易感,各年龄组人群均可发病。学校、工厂、托幼机构等人群聚集场所易发生暴发流行。
•防控建议:
1.注意个人卫生,特别是眼部卫生。养成勤洗手,不揉眼,分巾、分盆的卫生习惯。日常不与他人共用毛巾、浴巾、眼部化妆品或眼部护理用品。居室勤通风,保持空气流通,居家清洁。
2.“红眼病”流行期间,尽量避免前往游泳池、浴场和游乐场等人流密集、空气不流通的公共场所;接触各类公共物品后要洗手,切忌揉眼、搓脸。
3.若家中有“红眼病”患者,其毛巾、脸盆等洗脸用具严格分开使用,患者接触使用的物品,用75%酒精擦拭消毒或煮沸消毒。接触“红眼病”患者使用过的物品,应充分清洁或消毒手部。
4.一旦得了“红眼病”,要及时到正规医院就医,并按医嘱进行规范治疗,防止眼部并发症发生;应尽量居家休息,饮食清淡;自觉避免进入公共场所或参与社交活动,降低传播扩散风险。
5.学校和托幼机构应严格落实晨、午检制度,发现有异常症状者应暂停入园或入校,及时就诊,病例诊断后应尽量居家健康管理,减少公共场所活动。
6.保持教室和宿舍良好通风,定期对学习生活环境内的门把手、楼梯扶手、桌面接触频繁部位及玩具等公共物品进行清洁和消毒,对于不适宜用消毒剂消毒的物品可在阳光下暴晒。
7.学校或托幼机构如果发生聚集性疫情,应及时报告,落实病例居家健康管理,同时要做好环境卫生清洁消毒工作。
扩散周知
编辑:李普帅
审核:戈腾龙
来源:山东省卫生健康委、琅琊新闻网、湖南师范大学医院、山东教育电视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