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发,又一大三甲医院「降薪」,“月薪不到3000”,网友:不如做保安

健康   2024-10-14 17:27   江苏  

来源于掌上医讯

近日,多名蚌埠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以下简称蚌医二附院)职工反映,该院拖欠员工薪酬,部分医护收入腰斩


在该院工作十多年的临床医生王涛(化名)告诉我们,2022年,院内就有过降薪传闻,之后并未实施。但他最近接到通知,从本月(2024年9月)起,医院将停发基础绩效,只发工资和奖金。他算了算,自己每月只能拿到3000元左右,仅是从前的一半。

住院医师李晨(化名)和低年资医生孙淼(化名)同样表示,这一薪资调整适用于全院医护,不以职级而改变,有些科室似乎早已实施。李晨已有一个月的基础绩效暂未发放。孙淼目前每月实际到手金额不足3000元,他和医院同事们聊天,发现有科室绩效已拖欠大半年

综合几位受访者表述,该院医护的月收入大致分为3部分,包括基本工资,与工龄、职称相关的基础绩效,以及与工作量、考核相关的奖金。目前,医院暂时未发的是基础绩效部分。

2019年12月9日,蚌埠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新院正式启动试运行模式。图源/安徽省医院协会

一张在网络中广为流传的PPT页面显示,院方称“没有办法再这样发放绩效,只能按要求减少不合理的绩效支出。”措施之一,就包括上述职工提到的“停发所有人员基础性绩效”

此前拨通蚌医二附院办公室电话求证欠薪一事,对方建议向医院宣传处了解情况,但截至文章发布,医院宣传处电话无人接听。安徽省卫健委办公室一名负责信访的工作人员告诉我们,今年确有蚌医二附院的个别职工来反映过欠薪问题,“我们部门应该有去了解,但是它这个问题具体是怎么办理的,我不太清楚。”

据了解,这一薪酬调整方案也波及到了离退休职工。上述资料显示,医院将按照蚌埠市标准发放退休人员工资、不再补差,取消在职和退休人员的住房提租补贴。3名医院受访职工均提到,9月20日,曾有十多名退休职工为此到院咨询。

实际上,医院对这部分经费进行收缩早有预兆。蚌医二附院今年2月发布的“2024年预算公开”显示,本年度行政事业单位养老支出(款)、事业单位离退休(项)预算较2023年减少82.5万元,下降原因主要是离退休人员经费减少。

对于一系列薪酬调整,上述PPT在文末写道:按照我们的财务状况,应该停发所有绩效,但经过争取,为大家保留了浮动性绩效,浮动性绩效上不封顶,多劳多得。

王涛并不看好这一调整。按照多数医院的做法,奖金多少取决于医生工作量和患者量等,但他以蚌医二附院某内科科室举例,称该科室一天能收16-17名患者住院,住院医师每个月实际拿到的奖金在2000元左右。

“还有些医生每月主诊三四十名病人,到手奖金就几百块钱,所有收入加起来3000元。”王涛认为,依据现有状况,浮动性绩效可能不会改善医生的降薪问题。据蚌埠市统计局2023年数据,当地城镇非私营单位就业人员的月平均工资约为7773元。

多名受访者表示,有医护曾反映过欠薪、减薪问题,院方的答复是,或许收支平衡后,才会继续发放基础绩效。李晨补充道,“没有说会补发拖欠的部分。”

至于医院调整薪酬方案的原因,孙淼回忆,院方的解释是“处于困难时期,收支不平衡”。李晨则说,“有的科室赚钱,有的科室亏钱,整体算下来应该是亏损的。”

公开资料显示,蚌医二附院是一所有着百年历史的综合性三甲医院,目前设有临床科室37个,医技科室13个,职工2000余人。医院宣传处文章写道:“曾在缺乏先进设备保障的困境中,率先在蚌埠市开展颅内血肿清除、垂体摘除术、肺叶切除术、食管癌根治术等。”

蚌埠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老院区。图源/网络

官网介绍,医院目前是国家药物临床试验机构(GCP)、国家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国家高级卒中中心、省级医养结合示范基地,也是省内首家综合性国家区域医疗中心。

王涛在医院工作了十几年,他告诉我们:“十多年前,我刚上班的时候,医院(运营)状况特别好,患者特别多。一个小科室就30张床位,最多时能收到50多名患者。”他的感受是,科室业务在2019年年末逐渐下滑。

这些年,蚌医二附院在就医环境、重点学科、人才引进等方面不断发展。2019年,蚌医二附院在淮上区成立了新院区。据“大皖新闻”报道,项目总投资15亿元,编制床位3000张。两期项目建成后,门诊部年可接纳320万余人次的病人,年住院病人达10万人次以上。

截至2023年,蚌埠全市常住人口为326.2万人。其中,淮上区是一个“新区”,成立于2004年3月,是蚌埠最晚形成的城区,截至2023年末的总人口为28.3万人。

蚌埠市医保局发布的2024年基本医疗保险定点医疗机构名单显示,蚌埠有6家三级医疗机构,其中不乏综合实力强劲的综合性三甲医院,包括蚌埠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等。受多重因素影响,王涛表示,新院区几个外科组干得还可以,但内科患者数量增长有限。

多位医院受访职工介绍,近年来,医院一直在谋求发展,比如与当地老牌医院或周边头部医院合作,邀请外地医疗专家前来开展日常诊疗工作,包括门诊、查房、手术指导、专家讲座、临床及管理培训、学术交流等。

至2022年,蚌医二附院与另一家周边医院合作共建国家区域医疗中心,重点建设区域需求迫切、既往外转省外就医较多的学科,使患者在家门口享受到国家级优质医疗服务。2023年7月,共建项目被列入第五批国家区域医疗中心。

这些措施取得了一定成效。医院党委书记李传辉今年8月向“大皖新闻”介绍,该院就诊的患者中,半数以上来自蚌埠市域外,已形成“振头、强体、展两翼”的学科发展规划,构筑了良好的学科体系。其中,九个名医工作室实行“学科带头人+双主任管理制”。

他还透露,今年上半年,该院门急诊接诊人次同比增长4.9%,出院人次同比增长7.4%,三四级手术台次同比增长12.4%。

“蚌埠发布”今年8月发文称,将在蚌医二附院新院的基础上再投资8亿元,用于提质增效,新建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升级院内医疗设备等。基建工程计划于9月开工。

作为一线医护,王涛希望,医院在良性发展的同时能解决难题,“降薪造成了恶性循环,大家上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可能比以前更差了。要想扭正这个局面,还需要各方面帮助医院进入一个良性的循环状态。”

辛苦学医8年,一上岗就面临降薪,你还想做医生吗?

看完网友的分享,简直太真实了


北医博士已经是卷王了好吧


医闹可能会抱有侥幸心理,可降薪可是月月看得到。


别说副高,正高又怎么样,现在我们这种小医院,正高的收入都不如 3 年前的主治,大环境经济下行,不是个人能改变的,好好活着就行了


计算机22岁的时候年入30w, 29岁的时候还没有被辞.医学生最快29岁才开始上岗(八年博士+规培),此时计算机已经赚了200多万,而医学生收入是负二三十万


一级一级往上推,没办法


没个十年八年经验说不出这么简洁的总结


就是当做一份糊口的工作啊,问题是性价比太低啊!肯定很多人抱怨,部分人跑路。


我天这主任人不错了 接着干啊

医生降薪,未来会没有医生吗?


大环境不好,降薪的新闻是不是都能刷到,经常能看到医护也在谈降薪,说再降就活不下去了。看到这些,有时不禁会有疑问,医护降薪太多,未来会不会没有医生护士了?会不会被人工智能取代?一上来看看网友的想法,或许不需要过于悲观。

选择大于努力,确实都是命,但未来也不好说,资本家虽然坏,但是尊重知识。请把公司推我



很简单,同样的道理,房价和建筑工人有什么关系?



经费少,风险大,责任多,以后难搞的手术全都推出去,大家自己另请高明呗。喷子也就是网上喷喷,有病他能不去医院?医生没来的时候跟边上人背后骂骂咧咧,医生一来立马换上笑脸相迎,没见过吧



降到三千以下还不如去干保安了,除非把保安工资也降降,或者换个思路,当不了保安的,可以来做医生



很简单,没了医生去医保局看病,那里都是神医,药还便宜,还都能报销



给宠物看病可比给人看病挣的多,人家凭啥去儿科?



会不会步子迈太大?到底是把医生卷死还是把病人害死



你不想干有的是人干,无非就是误诊多一点,转院多一点,排队多一点,纠纷多一点,手术成功率少一点,火葬场生意好一点。这话听着怎么这么渗人呢



其实在现今社会,还真不好说有多少人知道骡没有后代这事。



降薪会不会没有医生,大概率不会没有医生,但医生质量会不会受到影响,也不知道,各位友友觉得你?评论区里聊聊你的看法。


医殇
报道及分析医疗安全信息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