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历史是我们了解过往的真实有效的途径,那么考古发现就是证明历史真相的唯一途径。“历史与字里行间浸透了血泪,考古则在行走中风雨兼程。”考古对于我们而言,依旧是一项艰巨的挑战任务,一不小心或是一个判断失误都有可能给考古工作带来毁灭性的打击。
在我国的考古历史中,曾发生过一起“定陵事件”,这座陵墓的发掘被称之为中国考古界的耻辱,整个历史学界的教训。
作为我国唯一一座有计划进行考古发掘的明代帝王陵寝,它曾经轰动世界,然而结果却引起世人无限的唏嘘。为何选中定陵作为第一个考古对象,又是什么原因令它成为中国考古史上的悲剧?
意义非凡的皇陵——明定陵
1、
1950年,郭沫若、吴晗等人联名递交《关于发掘明长陵的请示报告》,请求开挖十三陵中朱棣的长陵。
朱棣是明朝第三代皇帝,也是他将都城由南京迁往北京,建造了如今的紫禁城。他在位时期,经济飞速发展,是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帝国之一。
他的长陵内一定有着价值连城的宝贝,而且传说《永乐大典》的原件也随藏长陵,文化研究价值不可估量。
郭沫若等人的报告经过多方意见讨论,最终周总理回复:原则上同意。但他同时也强调,一定要保护好文物。
然而,总理的叮嘱并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他们沉浸在马上可以挖掘皇陵的喜悦中,不曾想,一场悲剧即将发生。
1955年5月19日清晨,考古队秘密进驻长陵。可一连寻找了几周,连墓道的影子都没有见到。
此时,有人提议,先找一个规模相对较小的陵墓进行试挖,考古队将目光转向了定陵。
原来,考古队偶然发现定陵宝城上的墙砖有了裂缝,他们决定就从这里开挖。
定陵是明神宗万历皇帝朱翊钧和孝端、孝靖两位皇后合葬的陵寝,位于北京市昌平区一片山谷中的十三陵陵区。这座陵墓规模宏大,建筑精美,陪葬品丰富,是研究明朝历史的重要物证。然而,由于历史原因,定陵在明朝灭亡后长期被遗忘和荒废。
而在中国的考古发掘历史上,1956年明定陵的发掘,却给中国乃至世界考古界带来了一个巨大的教训。
然而,在决策过程中也存在一些反对意见。
这一计划受到了郑振铎、夏鼐等考古专家们的理性反对。他们认为,当时的技术条件还不够成熟,无法对出土文物进行有效的保护和修复。他们担心挖掘定陵会对文物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
然而,这些反对意见并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和采纳。于是,挖掘定陵的决策被正式确定下来。
2、
1956年5月,定陵挖掘工作正式启动。
深埋地下三百多年的皇陵见了光,悲剧也开始了。
但是让他们没有想到的是长陵的隧道又长又非常难挖,挖了一年多的时间,仍然没有看到地宫入口的任何痕迹。
在挖掘中还为了加快进度,用了少许炮火辅助。最终在一年多的努力下,地宫入口展现在了郭沫若等人的面前。
这座尘封了几百年甚至几千年的明皇陵最终还是被迫面向世人,揭开了它神秘的面纱。
进入地宫的考古人员,都震惊了。墓室太豪华了!1200平米的地宫,到处是金光闪闪的珠宝,珍贵的字画,色彩绚丽的织锦。据统计,定陵共出土文物3000多件,很多都是万历皇帝和皇后生前御用之物。
其中,万历皇帝的金冠,是迄今考古发掘唯一一件皇帝金冠,用极细的金丝编制出二龙戏珠的图案,光龙鳞就有8400多片,灵动异常。
万历皇帝的金冠和皇后的凤冠
各种服饰布料高达600余件,其中万历皇帝身穿的缂丝十二章衮服龙袍和孝端显皇后的罗地洒线绣百子衣最为珍。
挖掘失败的明定陵
要知道,这些文物的发现出土,意味着中国对历史朝代的研究也会前进一大步。对于更好地了解明朝万历年间发生的各种历史事件,都会得到一个有力的佐证。
同时也会为我们解惑一些未知的明朝历史,由此而知,这批文物的发现对历史研究更是起到了一个非常重要的、不可估量的作用。但是,在众人的惊喜和意外还未平息的时候,意外就平故而起。
大多沉浸在皇陵入口被打开的喜悦之中的历史学家们,可能怎么也想不到这次对皇陵的开发和挖掘,会给国家和皇陵本身带来多大的损失吧。
由于当时我国考古技术条件的落后,以及社会环境等多方面的影响。挖掘的文物得不到最好的保护,大多珍贵的文物还来不及问世就已经消失殆尽。别说抢救就连给人反应的机会都没有。
明定陵中埋藏的许多古书籍也因为长时间处在缺氧的状态,例如一些特别珍贵的字画和丝绸,在出土后经过和空气的接触,69匹独立成卷的丝绸变得残破不全,原本在低氧恒温的环境下,这些衣物、丝绸、布匹,都还保持着艳丽的色彩。可是,随着新鲜空气的进入,其中的大多数都瞬间氧化,夺目的光彩也瞬时消失,面目全非。
棺材中万历皇帝的龙袍也因为徒手挖掘没有适当的保护而变成了黑色。
这一切都发生在极短时间内,别说抢救,有些快的连反应的机会都没有。
在那样的环境下,有差不多2000件字画、织锦等丝织品文物损毁了,现在的明定陵,所遗留下来的文物,也就仅有那些不易自然损毁的金银、宝石、玉器、瓷器,以及地宫中的石质器物。其他的物品,多数都已经损失殆尽,剩下的只有复制品。
这座皇陵里大多珍贵的文物都没有被保存下来。这些本就足以令我们气氛不已了,谁曾想祸不单行,由于当时特殊时期的历史背景,很多在众多历史学家艰难努力下,保存下来的历史文物在后续阶段里,也都遭到了不同程度的人为破坏。
万历皇帝巨大的金丝楠木棺,深埋地下三百多年依旧保存完好,据说出土时还能闻到淡淡的香味。而最终被扔到野外,让农民劈了当家具。
到了1960年代,一场轰轰烈的大运动展开,万历皇帝及两位皇后的尸骨也惨遭厄运。
三具遗骨被人们拖出了储藏室,扔到了博物馆门前的广场之上。在人山人海的围观,此起彼伏的口号声中,一把火,全部化为了灰烬。
一代帝后,就这样尸骨无存。
我们在为之难过的同时也只能无可奈何,毕竟历史是改变不了的。由此可见,优越的考古条件和考古经验对于文物的保护和发掘是多么重要了。
试想,如果当时进行挖掘开发的是一支成熟的考古队,他们拥有着良好的考古设施,那么众多的文物可能会得到很好的保护吧!之后一系列的历史悲剧也可能就不会发生了。
3、
这次挖掘失败的历史也改变不了了,这次失败的考古历史也被后来的人们讽刺地称之为中国考古界上的耻辱。
首先,挖掘定陵的决策过于草率和冲动。在当时的技术条件下,考古学家们并没有足够的能力来应对挖掘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各种问题和挑战。这种缺乏充分准备和考虑的决策方式,不仅导致了文物的严重损失,也损害了考古事业的声誉和形象。
其次,挖掘定陵的行动缺乏科学性和规范性。在挖掘过程中,考古学家们没有遵循科学的原则和规范进行操作,导致了许多不必要的损失和破坏。这种缺乏科学性和规范性的行为方式,不仅不利于文物的保护和传承,也阻碍了考古事业的健康发展。
取文物时基本都是裸手上阵
最后,我们应该对古代文化遗产保持敬畏之心。古代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的重要财富和宝贵资源,我们应该尊重和保护它们。在挖掘古代陵墓时,我们应该充分考虑文物的脆弱性和不可再生性,采取科学的方法和手段进行发掘和保护工作。
在明皇陵发掘事件之后,中国著名的考古学家也是当年参与定陵考古勘察的的王仲殊得出了一个结论,并说过这样一段话:“帝王陵绝对不能再随意地开发挖掘。之后并定下了规矩,坚决不再动帝王陵。”
也是这件事之后,经周恩来总理批准,考古界留下了一个不变的规定:不再主动挖掘帝王陵墓。
这也算是不幸中的幸运吧。
- 感谢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