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时事
民生
政务
教育
文化
科技
财富
体娱
健康
情感
更多
旅行
百科
职场
楼市
企业
乐活
学术
汽车
时尚
创业
美食
幽默
美体
文摘
bioRxiv | 白芷呋喃香豆素生物合成和调控机制的多组学研究
学术
2024-09-11 14:21
北京
呋喃香豆素(
FCs
)是重要的天然产物,具有植物防御分子和药理活性物质的双重作用。白芷(
Angelica dahurica
)是一种著名的草药,具有丰富多样的
FCs
。然而,白芷
FCs
在不同发育阶段的积累模式、生物合成途径和调控机制仍不清楚,阻碍了利用合成生物学方法生产
FCs
。
中国农业科学院深圳农业基因组研究所王丽研究员联合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路则府研究员团队在预印本平台
bioRxiv
上发表题为“
Integrative multi-omics data elucidating the biosynthesis and regulatory mechanisms of furanocoumarins in
Angelica dahurica
”的研究论文。
研究构建了白芷
染色质水平的参考基因组
,利用
转录组
、
代谢组
和
ATAC-seq
的多组学研究手段挖掘出参与白芷
FCs
生物合成的基因并阐明了染色质可及性对这些基因的表观遗传调控作用。
利用
Pacbio HiFi
和
Hi-C
数据,研究首先组装了一个染色体级别的白芷基因组,大小为
4.89Gb
,假定染色体
11
条,锚定率
97.27%
,预测的蛋白质编码基因有
61,419
个。白芷大约在
17.45MYA
从野胡萝卜中分离,
1,878
和
2,089
个基因分别收缩和扩张。
PD
、
WGD
和
TD
是基因扩张的主要来源。所有的复制基因都富集初级代谢生物合成,而
DSD
、
TD
和
PD
复制基因富集次级代谢通路。这可能是白芷广泛积累多种次生代谢物的原因。
图
1.
白芷基因组和进化
随着白芷根的发育,根直径不断增加随后稳定,而不同的香豆素含量呈现不同的变化趋势。尽管
FCs
的总浓度随着根发育略有下降,
S5
(
9
月)的最大根径仍导致此时的根具有最高的生物量。解释了在秋季抽薹前收获白芷根这种常见生产方法的基本原理。
图
2.
白芷根发育和
FC
含量变化
根据《中国药典》(
2020
),异欧前胡素和欧前胡素是白芷的质量控制标准。它们的生物合成前体,佛手酚和花椒毒酚,分别是补骨脂素在
C-5
位(由补骨脂素
-5-
羟基化催化,
P5H
)及
C-8
位(由补骨脂素
-8-
羟基化催化,
P8H
)羟基化的产物。然而,白芷中负责
P5H
和
P8H
的基因未知。
已知植物中细胞色素
P450s
(
CYP450s
)家族负责呋喃环的形成和羟基化。研究从白芷中鉴定了
310
个
CYP450
基因,基于系统发育树、表达水平与代谢物含量的相关性,筛选了
2
个
P8H
基因和
5
个
P5H
基因进行进一步的实验验证。
AdP8H1
、
AdP8H2
和
AdP5H1
在烟草瞬时表达系统中表现出相应的催化活性,分别命名为
CYP71AZ19
、
CYP83F95
、
CYP71AZ18
。有趣的是,
CYP71AZ19
和
CYP71AZ18
还是一对近端复制(
PD
)产物。
图
3.
筛选控制
P5H
和
P8H
的候选基因
为了弄清楚白芷
FCs
生物合成的调控机理,研究对白芷叶片和发育阶段的根进行了
ATAC-seq
。染色质可及性在叶片和发育根中呈现相似的分布模式,富集在
TSS
和
TES
。叶片中的
ACRs
仅为
3,833
个,而根中的
ACRs
达
29,410-56,543
个。这些
ACRs
主要分布在远端间区和
<1kb
启动子中。
叶片的远端间区占比小于根,而根随着发育远端间区占比增加,
说明远端调控事件对
FCs
的生物合成意义重大
。正如在大多数植物中发现的一样,叶和根中具有
ACRs
的基因表达高于那些没有
ACRs
的,而同时具有远端和近端
ACRs
的基因表达高于那些仅具有远端或近端
ACRs
的,
再次突出了远端
ACRs
对基因表达的重要性
。
根和叶中,分别有
6,494
和
2,381
个上调
DARs
以及
5,620
和
6,331
个上调
DEGs
。值得注意的是,
1,760
个根高表达基因与根特异性
ACRs
重叠,富集苯丙烷类生物合成、与香豆素相关的生物合成等次生代谢通路。相反,仅
295
个叶高表达基因与叶特异性
ACRs
重叠,显著富集光合作用。
这说明
ACRs
对调节根中参与苯丙素类生物合成途径基因表达的重要
。
图
4.
白芷染色质可及性景观及对基因表达的影响
3
个已验证的
FC
生物合成基因中,
CYP71AZ19
和
CYP71AZ18
在根中表现出更高的表达水平和染色质可及性水平,
再次表明染色质可及性对
FC
合成基因的调节作用
。此外,在根中具有更高可及性的基因富集了与胁迫相关的
TF
结合基序,比如
ABI3
和
WRKY
,与
FCs
的生物防御功能一致。
放大到更广泛的
FC
生物合成途径上,具有与实验验证的催化功能的基因同源性超过
75%
的基因,它们在通路中的每一步,表现出染色质可及性水平、表达水平和下游产物浓度的一致性。这些基因可以作为后续实验验证和下一步研究的主要靶点。
图
5.
染色质可及性调控参与
FC
生物合成途径的基因
综上,此研究为白芷提供了宝贵的基因组资源,丰富了其根发育过程中的次生代谢谱,填补了
FC
生物合成途径的空白,探索了
FC
生物合成基因的进化,剖析了基因表达和代谢产物生物合成的表观遗传调控。
研究结果增进了我们对
FC
生物合成途径和
CYP450
谱系特异性复制在
FC
多样化中的作用的了解,并有助于理解表观遗传调控对基因表达的影响,这为通过生物合成技术代谢产生
FC
提供了见解。
http://mp.weixin.qq.com/s?__biz=MzU1ODQ5ODMzMw==&mid=2247495692&idx=1&sn=143a81652346034486fa3f06c4630bc0
药用植物研究前沿
药用植物研究前沿是一个聚焦中药材、药用植物、具有药理作用天然产物的自媒体平台,致力于分享最新的科研动态、研究方法和学术成果,通过科普知识,法规指南,技术革新,招聘信息等板块深度报道行业进展,努力构建最专业的中药学、药用植物学学术传播平台。
最新文章
PBJ∣重庆大学徐海洋课题组揭示了广藿香植物长链烷烃的生物合成机制
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伊廷双研究团队利用基因组数据揭示了大麻科植物系统发育关系和核质冲突
(经典回顾)檀香挥发油生物制造技术及成果转化取得重要进展
陕西师范大学曹晓燕/中科院植物所杨效曾等揭示miR858-SbMYB47模块调控黄芩类黄酮生物合成的机制
ACS Catal 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所訾佳辰组联合中山大学巫瑞波组解析狼毒大戟中半日花烷衍生型二萜药效物质的关键形成机制
Nature Communications | 基因组所王丽团队提出植物次生代谢物含量调节新机制
大连工业大学于放教授团队揭示新型微生物Sphingomonas sp. Y503在提高长春花中萜类吲哚生物碱产量方面的关键作用
文献研读丨(Nat Commun) 代谢工程改造酵母实现原小檗碱和苯并菲啶生物碱的从头合成
The Plant Journal | 石河子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李鸿彬/孟状团队甘草多倍体演化途径新发现
Science | 德国马克斯·普朗克化学生态学研究所最新研究发现植物防御的关键蛋白
专题征稿:千种本草基因组计划 | Engineering
NatPlants最新| 六位一体:鉴定黄芪甲苷生物合成关键酶基因
PCE | 南京农业大学滕年军团队揭示AP2/ERF转录因子LlERF012通过激活HSF途径提高百合耐热性的新机制
上海中医药大学、交叉科学研究院和上海师范大学合作研究开发建立基于酶催化反应的植物酶活检测新技术
Hortic Res | 湖南农业大学及岳麓山实验室曾建国教授团队成功构建十倍体药用植物鱼腥草染色体水平基因组
中国中医科学院医学实验中心对中药及其活性成分对耐药大肠杆菌的抗菌作用及机制进行了系统综述
ME |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Jay D.keasling团队在酿酒酵母中实现环靶明前体藜芦嗪的生物合成
BioRixv | 德国汉诺威大学的Jakob Franke团队揭示茄科植物中强效抗炎化合物-Withanolide的合成机制
bioRxiv | 德国马普化学生态所揭示奎宁及金鸡纳生物碱中甲氧基的生物合成起源
Trends in Plant science|质谱成像技术在植物次生代谢产物合成研究的应用
PJ|细刺枸骨基因组及三萜代谢途径解析
会议预告|第八届中日韩药典专家研讨会暨首届亚太传统药物质量大会第三轮通知
东北林业大学徐志超组NPR|苄基异喹啉类生物碱结构多样性、生物合成起源与进化研究进展
东北林业大学徐志超组NPR|苄基异喹啉类生物碱结构多样性、生物合成起源与进化研究进展
西南林业大学何霞红教授团队:联合挥发性和非挥发性代谢物以及体外消化揭示了不同制备方法天麻的理化和生物学特性差异
New Phytol| 南京农业大学陈发棣团队揭示菊花毛状体形成和萜类化合物合成调控网络及其抗虫机制
番红花MADS-box基因的转录组分析及CstMADS19-CstMADS26在协调脱辅基类胡萝卜素生物合成中的相互作用
PBJ|甜叶菊基因组揭示甜菊糖苷生物合成
SCIENCE ADVANCES|陕西师范大学王喆之/周文团队解析植物内源褪黑素昼夜调控机制
杭州师范大学团队揭示环境胁迫下红豆杉内生真菌种群和宿主次生代谢之间的作用机制
Plant Com | 上海中医药大学中药研究所陈万生团队揭示黄芩属植物中黄酮类化合物结构多样性的形成机制
PP|马普研究所Ian T. Baldwin团队揭示郊狼烟草中三个CYP450酶在三萜生物合成中的作用及其对植物生长和发育的影响
the Plant Journal | O-甲基转移酶的功能分化塑造黄石斛中多甲氧基联苄化合物的化学多样性
Nature | 中药天然产物登顶—葛根素靶向GABRA1受体调控“脑-肠轴”,实现排油减肥
New Phytol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麻鹏达/董娟娥团队揭示茉莉酸调控丹参药用活性成分合成和耐盐性平衡的新机制
Plant Com | 虞沂课题组和刘振华教授团队合作揭示积雪草苷和羟基积雪草苷C-28位G-G-R糖链的生物合成途径
bioRxiv | 白芷呋喃香豆素生物合成和调控机制的多组学研究
PBJ|广州医科大学徐晴组与福建农林大学刘仲健组合作揭示球花石斛花色形成与衰老的分子机制
Hortic Res 综述 | 本草基因组学董林林/陈士林研究团队综述三七化学和药理特性及其皂苷合成调控的“全景图”
江苏海洋大学秦昆明研究员、石芸副研究员课题组在国际声学顶级期刊Ultrasonics Sonochemistry上发表论文
辰山植物园药用植物与健康组在黄芩中2ODD家族参与黄酮类化合物合成的研究中获新进展
JACS|单细胞质谱技术研究药用植物长春花代谢物分布及合成
Journal of Nature Product|黄璐琦和胡雅婷团队揭示人参皂苷木糖基转移酶的催化机制
清华大学李春教授团队利用祖先序列重建技术改造UDP‑糖基转移酶的底物特异性,用于合成具有线性三糖的三萜糖苷
Metabolic engineering|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麻鹏达团队在丹参代谢工程研究取得进展
关于举办“第八届中日韩药典专家研讨会暨 首届亚太传统药物质量大会”第一轮通知
IJBM | 工程化大肠杆菌从头合成五种类型西红花苷
Plant Journal | 中国药科大学秦民坚/赵玉成团队解密植物C-苷黄酮地上部分特异性累积的生物学效应
ACS Nano|安徽中医药大学王琪/程志非/桂双英团队:基于工程化细胞外囊泡的纳米制剂协调神经炎症和免疫稳态以增强帕金森病治疗
The Plant Journal | 团队在中药旋覆花稀有桥连三环倍半萜化合物生物合成方面取得进展
分类
时事
民生
政务
教育
文化
科技
财富
体娱
健康
情感
旅行
百科
职场
楼市
企业
乐活
学术
汽车
时尚
创业
美食
幽默
美体
文摘
原创标签
时事
社会
财经
军事
教育
体育
科技
汽车
科学
房产
搞笑
综艺
明星
音乐
动漫
游戏
时尚
健康
旅游
美食
生活
摄影
宠物
职场
育儿
情感
小说
曲艺
文化
历史
三农
文学
娱乐
电影
视频
图片
新闻
宗教
电视剧
纪录片
广告创意
壁纸头像
心灵鸡汤
星座命理
教育培训
艺术文化
金融财经
健康医疗
美妆时尚
餐饮美食
母婴育儿
社会新闻
工业农业
时事政治
星座占卜
幽默笑话
独立短篇
连载作品
文化历史
科技互联网
发布位置
广东
北京
山东
江苏
河南
浙江
山西
福建
河北
上海
四川
陕西
湖南
安徽
湖北
内蒙古
江西
云南
广西
甘肃
辽宁
黑龙江
贵州
新疆
重庆
吉林
天津
海南
青海
宁夏
西藏
香港
澳门
台湾
美国
加拿大
澳大利亚
日本
新加坡
英国
西班牙
新西兰
韩国
泰国
法国
德国
意大利
缅甸
菲律宾
马来西亚
越南
荷兰
柬埔寨
俄罗斯
巴西
智利
卢森堡
芬兰
瑞典
比利时
瑞士
土耳其
斐济
挪威
朝鲜
尼日利亚
阿根廷
匈牙利
爱尔兰
印度
老挝
葡萄牙
乌克兰
印度尼西亚
哈萨克斯坦
塔吉克斯坦
希腊
南非
蒙古
奥地利
肯尼亚
加纳
丹麦
津巴布韦
埃及
坦桑尼亚
捷克
阿联酋
安哥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