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业是农业农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推进渔业现代化,对推动整个行业的高质量发展至关重要。11月20日,农业农村部在浙江省舟山市召开推进渔业现代化部署会。会上,浙江省农业农村厅党组书记、厅长王通林围绕“千万工程”的实践与启示作了发言,黑龙江、浙江、安徽、海南、水科院、广州市番禺区六家单位作了典型交流发言。现将有关发言整理推出,供读者参考。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
创新引领 全链支撑
加快培育渔业新质生产力
近年来,在部党组的正确领导下,在部渔业渔政局等有关司局及兄弟单位的指导与支持下,水科院履行渔业科研国家队职责使命,锚定科技创新主责主业,坚持“四个面向”,牢牢抓住乡村振兴核心,以新质生产力助推渔业现代化发展。
一、聚焦重大需求,助力打造渔业渔区发展新引擎
我院坚持创新驱动,围绕产业重大需求,系统部署两个攻关计划和一个行动方案,增强渔业现代化发展驱动力。一是突出种业振兴,以优异种质创制为引领打造水产养殖“中国芯”。牵头完成第一次全国水产养殖种质资源系统调查,建成国家海洋渔业生物种质资源库,获批建设海水养殖生物育种与可持续产出全国重点实验室;突破了调控性别基因的表观基因编辑技术,研制出我国鱼类首款抗病育种基因芯片,“发育正常无肌间刺鱼类新品种培育方法”获得国家发明专利并创制出世界首例无肌间刺鲫新种质。近五年共培育全雄杂交鳢“雄鳢1号”、半滑舌鳎“鳎优1号”、中国对虾“黄海6号”等19个新品种,显著提高了主要养殖区域的良种覆盖率和增产贡献率。二是强化空间拓展,以关键技术和重大装备研创为核心助力渔业稳产保供。自主研创“船载舱养”全球首艘10万吨级养殖工船,实现远海大型养殖工船产业由“0”到“1”的进阶发展,创制“万吨级”半潜桁架结构养殖渔场等高海况养殖平台装备,成为发展深远海养殖的“渔之重器”。创建“稻—鱼”“稻—虾”等渔农生态循环养殖、“渔业降盐治碱”盐碱地水产养殖、鱼贝藻参多营养层次近海综合养殖等主推技术,研创我国首个获批转基因生物安全证书的水产核酸疫苗——虹鳟IHN核酸疫苗,突破了机械化预处理、品质调控和生物保鲜等加工关键技术。三是坚持生态优先,以资源养护与利用为重点夯实渔业创新基础。完成长江、黄河、西北、东北等多个重点水域渔业资源与环境调查,摸清了全国主要渔区渔业资源与环境家底;牵头开展“一江一口两湖七河”786个点位水生生物资源监测,阐明长江渔业资源衰退成因及机制,科学反映长江十年禁捕成效;突破了长江鲟野外自发交配繁殖技术瓶颈,首次实现长江鲟在野外天然水域的繁殖;组织开展远洋渔业资源与环境综合调查,首次破译了南极磷虾——迄今为止最大动物基因组,相关成果在《CELL》发表,为合理利用远洋与极地渔业资源夯实基础。
二、聚焦乡村振兴,不断推进渔业科技成果落地落户
我院坚持产业导向,持续加大科技成果转化力度,力争以建制化优势深化产业全链条科技支撑。一是调整创新方向,以创新链产业链深度融合促进科技成果高水平供给。围绕渔业产业高质量发展,聚焦科技创新主责主业,进一步强化生物育种、渔业设施化、智能化、标准化等创新布局,突出科技创新的产业与经济价值,明确主攻主打两个清单,聚力打造“一品一业”全链条科技创新升级方案。二是转变创新方式,以科企深度融合加快科技成果市场化应用。采取“创新团队+龙头企业+社会资本”的方式,打造了邦普种业联合对虾育种平台;应用虹鳟三倍体制种技术,联合经海、万泽丰等企业实现大规模苗种培育,打破了虹鳟国外种源封锁。全院与29个省市300余家企业建立了全面合作关系,共建130多个研究平台,有力支撑了产业发展。三是推动成果落地,以整区整县科技支撑助力乡村全面振兴。实行“多单位+全产业链+整区整县”模式一体化支撑渔区建设,曹妃甸等7个县入选国家乡村振兴示范县创建名单,与江苏昆山共建获评首批全国农业科技现代化先行县,建制化推进银川市贺兰县绿色循环发展试点县建设,带动形成多个十亿元以上产值的产业示范区。积极开展技术培训,5年来全院累计派出科技人员4000余人次,培训农渔民45万余人,赠送鱼苗、鱼卵等6.3亿单位。
三、聚焦重点难点,助力提升渔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持续做好渔业行业管理的科技支撑工作,不断提升政府管理服务保障能力。一是发挥技术优势,支撑渔业安全。研制“渔业船联网超短波数字电台”等一批渔船通信导航装备,建设并运维全国渔船动态监控管理系统,研制了渔港防灾减灾技术标准,推动国家级沿海渔港经济区顺利建设。牵头开展国家水产质量安全监测和风险评估,优化构建检测技术标准体系,确保水产品舌尖上的安全。牵头完成了农业农村部外来水生物种入侵、水产耐药基因调查监测等工作,组织开展禁休渔制度、增殖放流、涉海建设项目环境损害等评估研究。二是坚持主场交流,支撑我国涉外渔业走深走实。与FAO签署合作谅解备忘录,2021年联合倡议发起成立了“全球水产养殖可持续发展联盟”;打造“云端”国际交流与培训平台,5年来累计培训来自40个国家的1600余名外国学员,成为我国渔业技术和成果“走出去”的重要窗口。派遣专家300余人次,深度参与周边国家及相关国际渔业组织涉渔磋商谈判,助力提升我国在全球渔业治理中的话语权;连年承办中越北部湾、中俄边境水域联合增殖放流等渔业资源养护活动,展现负责任渔业大国形象。接下来,我院将贯彻落实部领导讲话和此次会议精神,加快全链条科技创新布局,着力推动渔业科技高水平自立自强和渔业新质生产力培育,加快推进现代科研院所建设,为渔业高质量发展和现代化建设贡献力量。
来源: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
编辑:张璟
监审:徐锋、蔡薇萍
投稿邮箱:wgsntg@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