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届【当代散文精选300篇】入围作品:山魂II袁安辉

文化   2024-11-11 05:00   江西  

点击上图,查阅征稿通知


山魂

袁安辉



缕缕乡愁永远剪不断,理还乱。哪怕你走得再远、飞得再高,故乡的山山水水、故乡的花草树木、故乡的朝曦晚霞、故乡的风土人情永远都是舍弃不了的牵挂。


我的家乡,名不见经传,隐藏在桂西北的崇山峻岭之中。因为地方偏僻,又处于两县交界处,属县之尾、乡之尾、村之尾而被戏称为“三委”屯。


高耸巍峨的云盘山、低矮俊秀的马鞍山、陡峭雄浑的破岩山、苍翠灵秀的拐枣山,似铜墙铁壁般地拱卫着“三委”屯。将在这里长大的人培育出:朴质、坚强、团结、浑厚如山的性格。


屯里住房星罗棋布地点缀在西高东低的云盘山脚下,汉、壮、瑶等三个民族十四姓百户人家,亲如一家般地生活在大山围成的小村之中,是一个典型的多民族、多姓氏和谐聚居的自然屯。


大山是“三委”屯的靠山,也是“三委”屯的发展障碍。在山中长大的“三委”人靠山生活,与山斗争、倚山创富。以愚公移山式的精神将穷乡僻壤中的羊肠小道改造成水泥公路,茅屋草棚建成高楼别墅,铸起山的灵魂。


时间回溯到改革开放前,大山里的“三委”人修水利、造良田,铆足劲跟大山斗。依靠锄头铁镐,凭借双手上的老茧硬生生地将屯中央两个小山包刨平,变成一块八亩多的水田。靠大锤钢钎从悬崖峭壁上开凿灌溉引水渠道,将七公里外的山溪水引到屯里浇灌稻田。实现旱地变水田,苞谷换稻谷的愿望。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三委”人借改革开放东风,问山要粮,将田边地角、山坡石窝等凡是可以种粮的地方都开垦出来,种豆种粮。问山要钱,植树造林、养牛养羊。


贫瘠的土地,虽然没有给予耕种者丰厚的回报,但是让深信“勤不死也饱,懒不死也饿”哲理的“三委”屯在辛勤劳作中走出饥寒,迈向温饱。


山高崖陡,道阻行艰。千年前,诗仙李白面对蜀道曾经感慨:“蜀道难,难于上青天“”。大山深处的“三委”屯行路之难,可和蜀道相比肩。


从“三委”屯到国道G357的直线距离不过短短几百米。可是层层关山阻碍,羊肠小道弯弯曲曲,有效地将“三委”屯到国道G357距离拉长到约四公里。人们在悬崖峭壁间蜿蜒攀行,一个小时绝对难用双脚测量完这四千米距离。空手行进已然让人气喘吁吁,叫苦不迭。负重往返,其艰难可想而知。



记得在一九八零年代末,正是老乡们抚慰好五脏庙,开始有能力对茅房草屋进行砖墙瓦房改造的时期。一天外出,在半道上遇到一位用背篓背着一袋水泥,低着头,气喘吁吁攀行在回家山道上大嫂,汗水湿透了她的衣衫。


我问她:"大嫂,背水泥做什么呢?”


大嫂将背篓半靠在一块齐腰高的石头上歇息,用手抹了一把脸上流淌如雨的汗水,回答道:“家里兄弟多,分家了,要自己建房子”。接着说,“累死了,恨不得把这讨厌的山坳踏平了,搬点材料就不那么累了。或者,哪里有岩洞可以住人?我搬去岩洞里住算了”。面对大山阻碍的无奈之情溢于言表。


面对大山的阻碍,“三委”人下定决心:改造它,打通出山的道路,改善出行条件。


说干就干,没有什么能够阻挡山里人的步伐。申请火工材料、测量路线工作紧锣密鼓地展开,分配任务,落实责任同步进行。义务修路,家家户户,男女老少能够参与施工的全部出动,劈山开路,如火如荼。


一条近四公里长的石山公路,在叮叮当当的钢钎大锤交响乐中露出雏形,在晨曦晚霞下铺上沙子,在机欢人笑中找平硬化。一车车建筑材料在货车马达的轰鸣声中拉到屯里,一串串带着泥土芬芳的欢声笑语被轿车载到城中。城市乡村,从此不再凭双腿爬坡上坎才能到达;钢筋水泥不再靠马驮肩挑才能进村。一家又一家的茅棚瓦屋在老乡夜以继日的努力下被扒平,一栋栋高楼别墅如雨后春笋般拔地而起。大嫂住山洞的愿望因此灰飞烟灭,踏平山坳的梦想变成现实。


“与天斗其乐无穷,与地斗其乐无穷”。人,无论集体或个体,总是在其乐无穷的奋斗中度过的。拼搏奋斗的过程是艰苦的,享受拼搏的成果是快乐的。


“三委”人修好了道路,住进了楼房,日子就像芝麻开花,节节高。但喀斯特地貌的特点,使“三委”人的饮水安全一直存在着隐患。每年秋末至次年春初的干旱时期,人畜饮水靠春夏丰水期积蓄在水柜中的存水解决。水量少,水质差。


解决饮水问题提上了“三委”人的议事日程。找水源,争取政府的资金、技术支持工作有条不紊地展开。


“三委”屯所在地区2009~2010年发生的跨年大旱灾,牵动着党和国家领导人的心。时任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春节期间亲赴灾区指导抗旱救灾工作,并与灾区人民共度新春佳节,为灾区人民提笔写下“山清水秀生态美,人杰地灵气象新”的春联。在党和政府的关心扶助下,“三尾”屯和当地许多村屯一样,将远离村子数公里的山泉水通过管道引进家家户户。让屯里人用上了甘洌的自来水。


然而,由于“三委”屯的住房,顺西高东低的地势建设。部分人家海拔高于自来水水源而只能望自来水兴叹。


但多民族多姓氏聚居的“三委”人,历来就有“坐在一块土,便是一家人”的传统理念。历来民族无差别,姓氏无彼此,亲如兄弟般的互帮互助。自然地响应着“各民族要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的号召。

当大家看到家居高处的邻居没办法和大家共享自来水的便利时,便思考如何解决所有“三委”人都能用上干净的自来水问题。自筹资金在海拔高处选址打井探水的方案被提出并付诸行动。住房不分地势高低,人不分男女老少,族不论壮汉瑶,大家慷慨解囊,筹集打井探水资金,聘请打井队伍打井探水。



当山泉水从探水钻孔中喷涌而出时,所有“三委”人的脸上都绽开了花朵。锦上添花的是,在探水成功后,政府主管部门又出资为“三委”屯建了第二套自来水系统。


为铭记党和政府的关怀和全体“三委”人的团结奋斗的历程,一块功德碑在“三委”屯新的高位自来水池前竖了起来:      


"泉叮咚,远处来。人三族,有大爱。汉壮瑶,一家亲。一百户,十四姓。石榴籽,团结紧。

看地貌,喀斯特。岩溶多,径流绝。人畜饮,挑水远。穷思变,渴思泉。

修渠道,崖上悬。十五里,引清泉。供人饮,灌秧田。干旱季,沟渠渴。新媳妇,老大爷,担远水,累啧舌。

一盆水,用处多,早洗脸,晚洗脚。洗脚水,牛马喝。

建水柜,集雨水。时长久,水黑馊。浮虫戏,卫生忧。

逢盛世,党恩隆。建人饮,泽民众。越两次,泉如泓。品甘霖,甜心中。

怜水源,海拔低。高处人,望水饥。

岁壬寅,提建议。探山泉,解旱饥。沙成塔,聚众力。筹资金,把井凿。修变道,打横井。槽马沟,首开钻。九十米,一场空。首井败,再开拓。麦子沟,又钻探。百十米,泉水涔。

凿井费,众人筹。人三百,多不限。慷慨者,资两千。力弱者,数十元。多与少,尽心援。能尽力,修善缘。外嫁女,爱家园。闻探水,把款捐。身残者,志相同。低保费,探水用。

人心齐,泰山移。百户人,齐出力。火焰高,众拾柴。众解囊,资有余。

谢政府,关爱多。共产党,同饥渴。搞勘测,做设计。出资金,池容扩。功当代,利千秋!

记众爱,感党恩。不忘本,勒石铭。历千秋,名永存"!


百十来字的小序,将“三委”屯民众团结一心的袍泽之情跃然碑上。佐证了:“人心齐泰山移”和“只要思想不滑坡,办法总比困难多”的至理。


无论身在何方,那份来自故乡山脉里的坚韧与不屈,始终是“三委”人骨子里的灵魂。远离家乡的游子,总会不由自主地回望家乡,心中涌起对那片土地深深的眷恋与敬仰。山,不仅见证了他们的成长与奋斗,更化作了他们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融入了血脉,成为灵魂深处最坚实的支撑。


随着时代的变迁,“三委”屯也在悄然发生着变化。年轻一代纷纷走出大山,带着大山的坚韧与智慧,行走在打拼的道路上。无论成就如何,那份来自故土的淳朴与坚韧,始终是他们最宝贵的财富。


而留在村里的老人们,则继续守护着这片土地,传承着“三委”人的精神与文化。他们种桑养蚕,侍弄粮稻,用勤劳的双手书写着属于自己的故事。每当夕阳西下,啼鸟归巢后,整个村庄便笼罩在一片宁静与祥和之中,仿佛时间在这里放慢了脚步,让人忘却尘世的烦恼与喧嚣。


深情回望故乡,那山,是念想,是灵魂,更是对未来的无限憧憬。它激励着每一个“三委”人,无论身处何地,都要保持那份纯真与坚韧,勇敢地面对生活的困难与挑战。正如那高耸入云的云盘山,无论风雨如何肆虐,它都屹立不倒,始终坚守着自己的信念与责任。


征途漫漫,行之必达。杵着山魂之杖坚定前行。


作者简介

袁安辉 广西东兰县人  打工族  文学诗词爱好者。偶有诗作发表于《凤山文学》“凤山文学微信公众号”《魁星楼文艺》广西《支部生活》《三月三》杂志《诗词报》《中华词赋》微刊及河池文艺圈、赣雩文艺、西南作家网等报刊及网络平台。

在本公众号发布的作品,【360图书馆】等主流平台网页版同步刊出。刊出后不删稿,敬请作者前往关注并收阅!

征稿专栏(点击下方链接,查阅征稿通知)

第7届《中国当代散文精选》300篇征文大赛征稿通知


投稿邮箱:bhsx08@sina.com

截稿日期:2025年2月10日

 ——感谢阅读——

(图来源网络,侵权告之删除)


    国际诗歌网:http://www.gjsgxh.com



  学 术 顾 问:周  明    丁一    李洪华   冰耘    韩  英

  会         长:沈裕慎

  常务副会长: 吴  昉
  副  会   长:袁仲权    曹 平     潘颂德
  秘   书   长:戴三星    李   平 


  编委会成员:

  沈裕慎    戴三星    李    平    梁全义  


  执行编辑:周嘉琪  

  法律顾问:戴    斌

  联系电话:010—56140133



 欢迎  投稿      


投稿邮箱:bhsx08@sina.com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国际诗歌网
欢迎投稿 小说、散文、诗歌、书画等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