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昌故事】戏剧里的会昌

文摘   2024-11-20 11:28   江西  

编者按:故事是对古老历史的回忆和对灿烂文化的凝望。会昌是千年古县,山川形胜、人杰地灵,历史文化深厚,故事土壤肥沃,为打造“三地一城”、建设“独好会昌”提供了精神动力。会昌县融媒体中心与会昌县史志研究室共同开设【会昌故事】专栏,讲述会昌故事,传播会昌声音,促进会昌发展。今天刊发第二十五篇:戏剧里的会昌。

会昌戏剧小镇地处会昌古城的核心区域,是会昌古城的传承和发展。会昌的戏剧基因由来已久,戏剧是会昌人文化生活的必需品,与其说会昌有戏剧,不如说戏剧里有会昌。

一、会昌戏剧丰富多彩

古时,会昌先民每逢祭神祭祖都有安排戏曲演出的习惯,在劳动之余和庆祝丰收时也有即兴歌舞表演。

近现代,会昌戏剧主要传承赣南采茶戏,既兼收并蓄吸收了很多外来剧种,又推陈出新囊括了舞蹈说唱和乐器演奏等群众文艺,真可谓五花八门,精彩纷呈。

【采茶戏】旧称三角班,清代已在会昌流行,民间艺人组成五六个人的精干班子,不需要搭建舞台,用简单的服饰和乐器,常年演出于乡间僻壤。表演戏目多为反映农村劳动人民生活的情趣,代表剧目有《睄妹子》《补皮鞋》《拾田螺》《钓拐》《上广东》《睄表哥》等。1958年,会昌县采茶剧团成立,继承了传统赣南采茶戏的表演技巧,在戏目上取其精华,弃其糟粕,推陈出新,创作了一批社会主义新剧目,使这一古老的剧种焕发了青春。

【木偶戏】会昌的木偶戏来源于福建,清代已很盛行。民国期间,周田、西江均有木偶戏班子,一般成员10来人,他们吹拉弹唱、提线操作样样皆能,每逢年节应接不暇。主要剧目有《白蛇传》《罗通扫北》《四郎探母》《七姐下凡》等古装戏。解放初期,各地木偶戏仍有演出,“文化大革命”中,被诬为封建文化的“牛鬼蛇神”,木偶被收缴焚毁,戏被中断。1978年,周田部分艺人重建木偶戏团,1981年又解散。

【祁戏】又称湖南戏、楚戏,民国年间,由外地流传入会昌。当时祁戏班社先后有:赣州的陈利生班(冬子班),临庆堂(桂娥班),老福兴(班主张玉贵),大舞台(班主陈地生、王观杰),于都的喜福兴(班主王元才),瑞金万田的赖婆班(班主袁上才)。1951年,城厢镇老艺人组建业余剧团表演祁戏,会昌开始有祁戏演出。1956年后,这种戏未再演出。

【京戏】1944年夏,赣州群乐京剧团因日寇入侵被迫迁来会昌县城,常驻文信国公祠演出,将文信国公祠改名为同乐剧院,以前栋为戏台,中栋大厅和两厢走廊为观众席,作为抗日宣传、集会演讲、戏剧公演的地方。一年后,抗战胜利,群乐京剧团迁回赣州。

【灯彩表演】清代,会昌民间灯彩表演盛行。灯彩表演时间多在春节至元宵的半个月。《会昌县志》记载:“正月十五元宵会,城乡肆市张灯结彩,有龙灯、花灯、走马灯、花鼓灯……遍谒神祠,沿街歌唱,十六以后,各置酒燕饮,名曰散灯。”灯彩表演的形式和花样很多,有马灯、花鼓灯、龙灯、船灯、狮灯、茶篮灯、摆字灯、蚌壳灯、蜈蚣灯、蛤蟆灯、蛇灯等10余种。其中,马灯、花鼓灯新颖别致,独具特色。龙灯历史悠久,最具代表性,流传最广。狮灯、船灯主要在会昌南部地区流行。蛤蟆灯和蛇灯是旧时广东人与会昌人闹地方宗派矛盾,出于相互讽刺挖苦而出笼的,流传时间很短,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就消亡了。

【马灯】主要流传于西江、庄口、小密等地,最具代表性的是西江河背村的马灯。据传,它是清朝末年湖南一位祁戏艺人传过来的。表演一直固定为7人,1人为“少年将军”,其余为“骑兵”,3男3女,均是十四五岁少年扮演,既舞且唱,还夹杂一些数板、道白,伴奏音乐多是祁戏乐曲。

【龙灯】龙灯以灯盏数量多少作区分。灯盏数量少的称“三盏灯”,即龙头、龙腰、龙尾的三盏灯。灯盏数量多规模大的有“百盏龙”,龙头需两个人才擎得起,摆阵长达半里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0周年时,会昌城郊公社在水东街摆过一次“百盏龙”,威武壮观。另外还有全身插满香火的火龙灯,龙身一般7至9节。耍龙灯一般在晚上,先放鞭炮迎灯,在厅堂舞过后,进入厨房“拜灶君”,舞完后,放鞭爆送灯,受灯人家发“红包”谢礼,摆出酒茶果饼等吃食款待舞灯人。元宵节,龙灯上街,各商号设案焚香,竞放花炮迎灯,煞是热闹。

【《海亲》舞蹈】元初,道教传入会昌。道教舞蹈《海亲》在会昌得到广泛传播,是会昌起源较早的民间舞蹈,它是相公为病人“驱魔逐邪”的一种形式。《海亲》的表演由三个相公完成,两人表演,一人坐于神坛左侧敲击锣鼓伴唱帮腔,有固定的唱词、道白,舞蹈动作有一定的规范。特殊时期,《海亲》舞蹈被扣上封建迷信的帽子而被禁,至今几乎绝迹。但有些民间剧团有时也用《海亲》的曲调和舞步填以新词演唱,改头换面传承了下来。1984年夏,江西省文化厅录像队来会昌,录制西江河背村的“马灯舞”,又还录制了几个老相公表演的《海亲》舞蹈纪录片,作为民间文艺历史资料保存。

【“古文”说唱】“古文”是“道情”的俗称,源于唐代的道士曲,以道教故事为题材。宋代始名“道情”,也称“竹琴”“渔鼓”,清末传入会昌,是会昌民间传统曲艺之一。会昌的“古文”说唱,表演者多为生活无着的盲人,其作为一种谋生手段,多以街头卖艺的形式呈现。曲、词均由师傅口耳相传,虽有脚本,但随意性很大。说唱时用快板或二胡伴奏,唱词一般为七字句或十字句,多用土话俗语,有固定的曲牌,调子低沉委婉。主要唱本有《卖花记》《梁四珍与赵玉麟》《珍珠塔》等。旧时,乡间几家几户各出份子钱雇唱,在房屋旁边的坪地上摆个桌案,大家围着听一本或二本。城里商贾也有独资雇唱于门口的,一为施舍给说唱盲人,二为招徕生意。

【故事会】会昌乡间历来有讲故事的风气。工余饭后,夏夜冬闲,男女老少凑在一起闲谈时,一些听传本多、看传本多的中老年人往往会自动“登台”表演讲故事,这就是故事会。一般讲的是《三国演义》《封神榜》《说唐》《西游记》等通俗小说中的片段或民间故事。1960年,县文化馆开始举办故事员训练班,编故事专辑。1964年,全县有故事员小组45个,故事员361人,遍布农村各地。

【唢呐班子】唢呐班子是以吹唢呐为主,配以弦乐和打击乐的乐队组合,在会昌有悠久的历史,遍布于广大农村,是婚丧喜庆活动的组成部分。名声最广的有“曾国常唢呐世家”和“宋兆泽唢呐班”。

洞头乡肥岭村的曾国常唢呐世家,祖传5代,至曾国常辈技艺超群,他演奏的曲牌除祖传的曲调外,还吸收了广东音乐及汉剧曲调,形成独特的风格。他能用双手同时吹奏两支唢呐,也能用唢呐筒、天心哨子、铜唢等唢呐的部件演奏,运用指法和气息变音,根据戏剧演出的需要,模拟各种动物与机械的声音,特别令人惊叹的是他能用鼻子吹奏唢呐。1957年,曾国常参加在北京举行的全国民间音乐舞蹈会演,由他独奏的吹打乐《十番》获得专家好评。1958年,曾国常调入会昌县采茶剧团工作,从事唢呐演奏,同年被选为江西省音乐家协会常务理事。

西江莲石村宋兆泽唢呐班组建于清宣统年间。宋兆泽随父学艺,12岁便能单独演奏唢呐,他在运气方面独成一绝,一口气能吹完整首曲子,不用中途停顿换气。他艺路宽广,除了一般婚丧喜庆的曲牌外,还能为龙灯、马灯、茶灯、狮灯等各种灯彩伴奏。

【唱山歌】会昌北部地区称唱山歌为“唱采茶”,是广大农民最喜爱的一种民歌体裁。会昌流传的山歌,多为四句落板,每句七言,也有一句多言的。唱山歌一般是即兴的,歌手触景生情,现编现唱。歌词用的是民间口头语言,多用比兴手法,语言通俗,且能妙用谐音逗趣打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会昌农民为了歌颂翻身得解放,掀起唱山歌高潮。尤其是1958年的人民公社化运动和大跃进时期,会昌到处都能听到山歌声,有时还出现父与子、母与女、夫与妻对山歌的情形。

二、业余剧团有声有色

【会邑合利堂】属采茶戏种的“三角班”,由周田陈必昌创建于1917年,至1948年散班,历时31年。会邑合利堂的班主陈必昌技艺精湛,善演各种行当角色,加之有采茶戏名流旦角刘日凤(女)、罗秀英(女)以及有名的丑角林圣浩等先后搭班,名声经久不衰。会邑合利堂除在会昌县城和乡间圩镇演出外,还在赣南各县及闽、粤邻近乡间演出,备受群众欢迎,是旧时赣南地区职业“三角班”中历史较长,声誉较高的班社之一。

【城厢镇群众业余剧团】城厢镇(今文武坝镇)群众业余剧团成立于1951年,是会昌活动时间较长,演出质量较高的一个业余剧团。该剧团是在第三街街长黎宜常组建的第三街乐队的基础上扩建的,初始有21人。该剧团聘请原祁戏老艺人蔡星五为技术指导,利用解放前“丰城同乡会”留下的大量“装故事”戏曲服装,排演了《打渔杀家》《拾玉镯》《黄河摆渡》《红娘》《葛麻》《拉郎配》等十几个古装剧目,也排演了《提高警惕》《中秋之夜》等现代舞台剧。1956年,该剧团参加赣州地区业余剧团会演,演出的黄梅戏《拾棉花》获评优秀节目奖。1958年,会昌县采茶剧团成立,城厢镇群众业余剧团主要骨干调入会昌县采茶剧团工作,其余人员散落而停止了活动,剧团解散。

【西江公社业余剧团】该剧团成立于1978年,由西江文化站主办,人员26人。该剧团先后演出过四台大型古装采茶剧《秦香莲》《窦娥冤》《借妻》《墙头记》,还有传统采茶小戏《钓拐》《睄妹子》等。剧团除在本公社为群众演出外,还到瑞金、于都部分乡镇和本县部分乡镇演出。1980年,由于主要组织者和主要演员陆续被国家单位招收录用,致使演出困难,剧团解散。

【云雷村业余剧团】高排乡云雷村于1956年开始,先后成立过两个业余剧团,即新屋下业余剧团和老屋下业余剧团。每个剧团有演员十几人,乐队四五人。两个剧团主要演出传统采茶戏,如《上广东》《睄表哥》《反情》《卖花线》《拔猪草》《补皮鞋》《补锅》《劝夫》等等。两个剧团除在本村本乡演出外,农闲时还会到本县其它乡村和于都、安远等地演出。新屋下业余剧团维持到1958年冬,老屋下业余剧团维持到1982年冬,两个剧团均因为主要女演员出嫁而停办。1981年冬,云雷村还成立了天坑业余剧团,排演传统采茶小戏,活跃在高排、晓龙、珠兰及安远、于都等乡村达四年之久。

【周田业余木偶剧团】成立于1978年冬,成员22人,主要节目有《白蛇传》《田螺姑娘》《画皮》等。该剧团除在本乡和县内一些乡、镇演出外,还到过瑞金、于都、寻乌、安远、信丰、南康、吉安、萍乡、宜春以及广东部分地区演出,很受欢迎。1981年冬,周田业余木偶剧团解散。

【坝子村茶花业余剧团】1985年3月,西江坝子村的梁业发、朱远桂邀集12位爱好文艺的男女青年,每人集资50元,创办起坝子村茶花业余剧团。剧团先后排练了几十台古装戏曲和传统采茶小戏,由起初的十几人发展到二十几人。剧团成立后,合理安排农忙农闲时间,舞台设备、服装道具不断购进,演出质量也不断提高。剧团利用节庆、庙会、集会、庆典,奔忙于赣南乡村和福建等地,每年演出达200余场,受到各地观众的欢迎。2015年,该剧团解散。

三、成果丰硕的会昌县采茶剧团

1958年6月,会昌县采茶剧团成立,有演职员工18人。7月1日,剧团在县人民礼堂首场演出大型采茶剧《姑娘心里不平静》。1968年,会昌县采茶剧团宣布解散。1970年,组建会昌县文艺宣传队,后改称会昌县文工团。1979年,会昌县采茶剧团恢复成立。1998年3月,会昌县采茶剧团和会昌剧院合二为一,改名为会昌县艺术剧院。2009年,会昌县艺术剧院改名为会昌县采茶歌舞剧院。2013年5月,会昌县采茶歌舞剧院更名为会昌县岚山文化传媒演艺公司。2024 年,会昌县岚山文化传媒演艺公司更名为会昌县戏剧发展中心。

会昌县采茶剧团成立以来,培养了陈必昌、曾国常、许翠华(许娇子)、李正凡、吴东生、邹定华、胡静、林小平、朱良燕等一批会昌本土戏剧艺术人才。近十几年来,会昌县采茶歌舞剧院创作编演的采茶戏《姐妹招商》《鸳鸯树》《果乡情》《好一朵山茶花》《米粉缘》《暖冬》《巧妹》《连心桥》《茶香》《畲山情歌》《蓝四妹》《今夜星光》《招老爸》《月亮湾》《分房》《盘山魂》《雪梅》《红妈妈》等分别获得全国、全省、全市的奖项和荣誉,部分作品获邀进京展演。2016年,会昌县岚山文化传媒演艺公司被评为全国优秀基层院团。

2024年,会昌县岚山文化传媒演艺公司编排的赖声川经典话剧《暗恋桃花源》采茶歌舞版,在会昌戏剧小镇的会剧场成功上演几十场。
来源:会昌县史志研究室
编辑:罗紫月
编审:黄清元
审核:邹松泉
总监:廖红波 邹爱秀

-END-

 独好会昌客户端

传播会昌好声音 | 传递会昌正能量 

投稿邮箱:xhcsjb@163.com

中国会昌
传递政声 关注民生 服务社会 推动发展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