丈夫去世4年后,79岁李谷一现状:一个人生活,还能表演“一字马”,女儿很优秀

情感   2024-11-19 11:46   浙江  

在那熟悉的旋律轻轻响起之时,“难忘今宵,难忘今宵,不论海角天涯,神州大地共此怀抱,齐声祝愿祖国美好”,李谷一那温暖而深情的歌声,总能瞬间勾起人们对春晚的美好回忆。然而,当2023年与2024年的春节联欢晚会上,那熟悉的身影未能如期出现,许多经历过80、90年代辉煌岁月的人们不禁感慨,岁月如梭,无情地在每个人身上留下痕迹。

转眼间,那位在华语乐坛上屹立不倒、被誉为民族音乐界标志性人物的李谷一,即将迎来她的80岁寿辰。在这个特别的时刻,让我们一同走近这位开创了全新歌唱风格,在全球范围内拥有广泛影响力的艺术家,深入了解她的传奇人生。

1944年,李谷一在昆明的一个温馨家庭中降生,作为家中的幼女,她自幼便展现出了非凡的活力与天赋。或许鲜为人知的是,李谷一最初的职业梦想并非舞台上的光芒四射,而是体育场上的速度与激情。

她继承了母亲向大威的优秀体质,对体育充满热爱,短跑、乒乓球、跳远等运动项目样样精通。小学五年级时,她在全省小学生运动会上大放异彩,一举夺得六项冠军,让体育老师看到了她成为运动员的潜力。然而,与此同时,也有多位老师认为,李谷一那出众的外貌与宛如夜莺般清脆的嗓音,更适合在文艺领域发展。面对这样的选择,李谷一感到迷茫,最终,在父母的鼓励下,她决定追随内心的声音,选择了自己更热爱的歌唱与舞蹈。1958年,她踏入了湖南省艺术学校的大门,专攻花鼓戏。

然而,艺术的道路并非一帆风顺。入学不久,李谷一就遭遇了家庭的小风波,因一次偶然的机会,她目睹了父母间的争执,性格直率的她毫不犹豫地站出来维护母亲,结果导致与父亲的关系一度紧张。

好在,经过姑姑的调解,父女俩最终和解,李谷一这种敢爱敢恨、坦诚直率的性格,很大程度上源自母亲的影响,虽然这样的性格让她既赢得了众多粉丝的喜爱,也招致了一些人的不满,但她始终坚守自我,不为外界所动。

1961年,李谷一从艺术学校毕业,正式成为湖南省花鼓戏剧院的一员,并逐渐成长为剧院的顶梁柱。在接下来的14年里,她主演了《送货路上》、《打鸟》、《刘海砍樵》等20多部花鼓戏,成功塑造了多个性格鲜明、时代各异的年轻女性形象,其中,《补锅》这部花鼓戏被改编成电影后,更是让她名声大噪,赢得了广泛的认可。也正是在这个时期,为了避免因名字生僻字带来的误会,李谷一将原名“李谷贻”改为“李谷一”。

1966年,李谷一拜入金铁霖教授门下,学习美声唱法,她聪明好学,不仅掌握了美声技巧,还巧妙地将之融入自己的民族唱法中,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1974年,她进入中央乐团,担任独唱演员,1977年,一曲《边疆的泉水清又纯》让她红遍全国。然而,两年后,她演唱的《乡恋》却成为了她职业生涯中的转折点。这首被誉为中国大陆新时期第一首流行歌曲的作品,因其创新的“轻声唱法”而备受争议,被一些人批评为“靡靡之音”,李谷一也因此遭受了巨大的压力,甚至被污名化。歌曲一度被禁唱,而她因为为遭受不公的作曲家王酩发声,也多次被要求写检查,那段日子,她身心俱疲,但音乐与粉丝的支持成为了她坚持下去的力量。

1983年的除夕,李谷一受邀登上了首届央视春晚的舞台,成为首位正式登台的歌手。在那个电话连线点歌的年代,无数观众要求她演唱《乡恋》,最终,在时任广播电视部部长吴冷西的同意下,《乡恋》得以解禁,并在晚会上演唱,李谷一当晚共献唱了9首歌曲,创下了春晚的纪录。1984年,乔羽与王酩为春晚量身打造的《难忘今宵》再次交由李谷一演绎,从此,《难忘今宵》成为了春晚的经典压轴曲目,也成为了无数人心中春晚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近年来,随着李谷一的缺席,人们对她的健康状况和生活状态表达了深深的关切。她先后经历了丧夫之痛与新冠疫情的考验,加之年事已高,鲜少公开露面,更增添了人们的担忧。然而,79岁的李谷一依然保持着良好的身体状态,能够轻松完成高难度的体操动作,如“朝天蹬”、“一字马”,令人赞叹不已。她的女儿肖一同样优秀,曾在中央电视台工作多年,现为北京某公司的管理者。

如今,李谷一享受着宁静而充实的生活,偶尔会有学生来访,她的日子平静而惬意。正如那句“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我们衷心祝愿李谷一老师身体健康,福寿绵长,同时也希望每一位读者都能拥有快乐的晚年,家庭和睦,身体健康,在亲人的陪伴下,享受生活的每一刻美好。

你若喜欢,请点个赞吧!

学点人情世故365
每个故事都值得被放大,思维的提升来自生活中的点点滴滴。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