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行的本质:做结果,不做任务

文摘   2024-11-01 22:14   陕西  

执行力最基本的一个起点,就是每个员工都必须做结果,不做任务。例如:
· 睡觉是任务,睡着才是结果。
· 吃饭是任务,吃得健康才是结果。
· 钓鱼是任务,钓得自己爽才是结果。
· 挣钱是任务,让全家幸福才是结果。
· 夫妻吵架是任务,解决问题才是结果。
如果我们用这样的方式去工作,最后会发现,合作变得更容易。这种思维方式帮助我们回归初心,找到合作的真正意义。



任务与结果的分辨



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我们是否常常混淆了任务和结果?如何转变思维,让我们的行动更加有意义和有效果?任务只是过程,结果才是最终目标。通过这种转变,我们可以更有成效地处理工作和人际关系。
专业化分工与结果导向的矛盾
让我们通过一个栽树的故事来理解为什么在企业中我们常常做任务而不做结果:
假设有三个人合作栽树,A负责挖坑,B负责放树,C负责培土。这是一个典型的分工合作体系,理论上效率最高。但如果某一天B没来,A和C会怎么做?A继续挖坑,C则把坑填上。这就变成了一个无意义的循环,不是植树,而是"挖坑填土"。
这个看似可笑的故事实际上反映了许多企业的现状。员工只对自己的职责负责,而不关心最终的结果。这就是我们得出的重要结论:职责不等于结果。你把你的职责做好了,并不等于这件事情就做好了。



分工中的结果导向



在追求效率的同时,我们是否忽视了最终目标?如何在专业化分工的同时,保持对整体结果的关注?如果所有人只关注自己的部分,整体工作可能永远不会有实质性的成果。
自觉自愿对结果负责的重要性
当我们强调执行力是一种合作,而且强调自愿时,实际上是在强调:任何公司都不可能把所有事情计划得完美无缺,因此需要员工自觉自愿地对结果负责。
比如在上述栽树的例子中,如果A和C都对结果负责,他们就会想办法完成植树的任务,而不是机械地执行自己的“职责”。



培养"对结果负责"的文化



如何在组织中培养“对结果负责”的文化?这种文化如何影响员工的工作态度和企业的整体效能?当每个人都自愿为结果负责时,合作会变得更加高效和有意义。
过度强调考核和职责的弊端
任何一家公司如果过度强调考核,天天强调制度和流程,结果是什么?最后投资回报率一定很差,成本一定很高,因为员工只对流程负责,只对职责负责,不对结果负责。
这不是员工的错,而是管理方式的问题。当公司拼命强调考核、岗位责任、职责时,员工自然会按照这些标准来工作,而忽视了最终的结果。



制度化与结果导向的平衡



在管理中,如何平衡制度规范和结果导向?过度的制度化是否会扼杀员工的创造力和责任感?制度和规则是必需的,但它们不应该成为阻碍结果达成的障碍。
执行力体系:培养对结果负责的文化
相比之下,我们的执行力体系虽然在制约和合作方面花了很多时间和精力,但目的是培养一种对结果负责的文化和工作方式。我们使用YCUAA或者其他方式来实现自我管理,虽然开始可能比较慢,但一旦大家都懂得对结果负责,效率会远远超过那些仅仅依赖考核的方法。
这个道理同样适用于教育。最好的方法不是让孩子参加无数补习班,而是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让他们理解学习是为了自己。



培养责任感与结果意识的必要性



如何在工作和生活中培养“为结果负责”的思维?这种思维如何影响我们的行为和决策?当人们自愿承担责任时,结果自然会跟随。
执行力的大坑:对职责负责,不对结果负责
我们得出了一个重要结论:什么样的执行力构成了一个大坑?对职责负责,而不对结果负责。这个坑是谁挖的?是老板自己挖的。当你拼命强调职责,拼命强调考核时,最后的结果就是大家对职责负责,对流程负责,没人对结果负责。这种现象就是一种“假象”。



如何避免陷入"职责负责"的陷阱



作为管理者,如何避免陷入“职责负责”的陷阱?如何创造一个既有秩序又有灵活性的工作环境,使员工既能遵守规则,又能关注最终结果?平衡规则与灵活性,是管理者必须面对的挑战。



结果导向的执行力与生活哲学



通过这种深入的分析,我们重新审视了执行力的本质和企业管理的核心问题。我们发现,真正高效的执行力不是简单地完成任务或遵守规则,而是始终关注最终的结果和价值创造。
这种思维方式的转变,要求我们在日常工作中不断反思:我们的行动是否真正有意义?我们是否在为正确的目标努力?通过培养“对结果负责”的文化,我们不仅可以提高工作效率,更重要的是,我们可以让每个人在工作中找到更深层的意义和价值。
这种基于结果导向的执行力体系,不仅是一种管理方法,更是一种生活哲学。它提醒我们,真正的成功不是机械地完成任务,而是在工作中不断思考、创新,为实现有意义的目标而努力。通过这种方式,我们每个人都可以在平凡的工作中创造非凡的价值,并在这个过程中不断成长、获得满足感和成就感。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节选自“拾书识书”和“姜汝祥”,所推送文章非商业用途,仅供个人参考学习,版权归原作者或原出处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进行处理,我们致力于保护原作者版权。

陕钢集团龙钢公司
陕西龙门钢铁有限责任公司企业宣传推广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