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是世界上最早装备喷气式飞机的国家之一,其第一代喷气式战斗机“流星”投入服役时间仅比德国Me-262战斗机迟几个月,但由于二战影响,英国在先进航空技术上的探索进程受到影响,“流星”战斗机只相当于动力换为喷气发动机的传统战斗机,仍然采用平直单翼,没有像Me-262那样采用后掠翼这个划时代的机翼构型(后掠机翼可有效提高飞机飞行速度)。
1946年,英国皇家空军发布招标书,寻求一种可以代替“流星”战斗机的新一代战斗机,最终英国霍克公司采用后掠机翼方案的P.1052设计方案中标。由于对霍克公司新型战斗机方案十分满意,英国皇家空军甚至在正式原型机尚未建造之前,便已经下达了400架的生产订单。
“猎人”战斗机
独特的翼根进气道设计
霍克公司设计生产的新型战斗机1951年成功首飞,生产型于1953年开始下线,装备部队后获得了“猎人”的正式命名。
“猎人”翼展10.3米,机长13.9米,空重6405千克,最大起飞重量11158千克,最大速度1149千米/小时,作战升限15200米,航程2965千米。“猎人”战斗机是一种采用常规气动布局、后掠中单翼,单发单座的轻型战斗机,设计用途为争夺战区制空权,为轰炸机护航等,并具备一定对地攻击能力。与美苏战后第一代后掠翼战斗机采用机头进气道方式不同,“猎人”战斗机采用了独特的翼根进气方式,两侧翼根各有一个三角形截面进气口,进气道在机翼上向后逐渐并入机身,这种布局的优点,是使“猎人”战斗机具有宽敞的机头空间,十分有利于火炮系统的安装,飞行员也有较好的视野范围。
在后掠翼飞机上,机翼上的气流沿着后掠方向流向翼尖,从而加速翼尖气流分离,从翼尖开始导致失速,对飞行安全造成不利影响,为此像米格-15这样的早期后掠翼喷气战斗机就采用了简单的翼刀来阻挡气流的展向流动(后来从第三代战斗机开始改为采用电传飞控加翼面扭转这种比较复杂的方法),而“猎人”战斗机则使用了机翼前缘的缺口来起到同样的作用,风洞试验表明效果更好,只是机翼的生产制造稍复杂一些。
“猎人”战斗机采用了独特的翼根进气道设计
强大的火力
“猎人”战斗机的主要武器是4门安装在机头下部的“阿登”30毫米转膛炮,该型炮是在二战末期纳粹德国“毛瑟”转膛炮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发射部分类似转轮手枪,为带有5个弹膛的鼓轮,开火时5个弹膛轮流对准炮管击发,而其他弹膛则分别位于进弹、退壳的不同阶段,利用导气式活塞来驱动鼓轮旋转,射速1200-1500发/分,弹丸重237克,无论射速和威力都比二战中常见的20毫米机炮有了较大提高,4门“阿登”机炮齐射威力更是惊人,火力远胜于同时代的美苏战斗机。“猎人”战斗机的4门“阿登”30毫米机炮,每门炮备弹135发,可供持续射击约7秒,但实际上由于火炮身管过热的限制,一般只允许进行短点射或者长点射,不能一次性将所有炮弹射出。
为了帮助飞行员掌握射击时机,提高射击命中率,“猎人”战斗机在机头还安装有简单测距雷达,不过这种简单雷达只有测距功能,在攻击敌轰炸机等大型目标时比较有用,与敌战斗机进行格斗空战时就很难派得上用场了.
“猎人”战斗机的主要武器是4门安装在机头下部的“阿登”30毫米转膛炮
教练机型率先采用并列双座设计
“猎人”战斗机服役后,由于后掠翼战斗机的操纵特性与传统的平直翼战斗机有较大区别,原有教练机不能充分满足飞行员训练的要求,为此霍克公司很快设计开发了“猎人”战斗机的教练机型。
当时世界上教练机主流形式均为串列式座舱,但皇家空军经过评估之后认为,并列式座舱有利于教官与学员之间进行交流,更能够适应老飞行员改装新战机的实际需求,最终确定了并列式座舱的“猎人”教练机,从而使该机成为历史上第一种采用并列座舱设计的战斗教练机。
由于座舱盖宽大,导致后方出现素流,“猎人”教练机一开始因此出现了较大的振动,影响飞机的正常使用,经过20多次的试验之后才用座舱盖后方导流板勉强解决了问题。为了缩小着陆距离,“猎人”教练机还加装了阻力伞。
“猎人”教练机原计划安装两门“阿登”机炮,最后为减轻重量。降低成本,仅在机头右侧下方保留了一门。
“猎人”教练机,采用了并列双座设计
早期喷气式战机的发动机推力小,改成教练机之后飞行性能会有明显下降,而“猎人”教练机却基本上能保持了其战斗机原有的飞行性能,“猎人”教练机也因此成为接下来数十年里英国皇家空军教练机的绝对主力。甚至在上世纪70年代末,更先进的“鹰”式教练机开始替换“猎人”教练机之后,仍有不少飞行员认为“猎人”更加胜任战斗教练的任务。
装备及出口
“猎人”战斗机从第一批生产型开始,通过后续不断改进设计,共发展出了将近10种装备皇家空军的主要改型。除英国皇家空军大量装备“猎人”之外,欧洲的瑞士、瑞典、丹麦;亚洲的印度、新加坡;拉美的智利、秘鲁等国都曾批量进口装备“猎人”战斗机。早期“猎人”只有机炮可供作战使用,后期经过改进的“猎人”机型则可以携带“响尾蛇”空空导弹,作战能力有了很大提高。从1953年首架生产型下线,到1995年智利空军最后一架“猎人”退役,“猎人”战斗机服役时间长达40多年。
总的来说,作为英国战后发展的第一代后掠翼战斗机,“猎人”战斗机的总产量达到2000余架,在前线服役40多年,为不下19个国家所采用,说明该机整体而言还是比较优秀的。
感兴趣的读者朋友,赶紧点击下方链接购买吧,印刷数量有限,售完为止!
购买链接:
欢迎关注下方公众号:↓↓↓
重要提示:由于微信改版,建议星标关注+点赞,系统会将你标记为长读用户,否则可能收不到下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