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书法作品欣赏(苏东坡书法全集)

文摘   2024-11-04 06:33   河北  

墓志是坟墓内或坟墓上的碑文,分"志"和"铭",一般为记述死者生平或悼念性的文字。埋葬死者时,刻在石上,埋于坟前。一般由志和铭两部分组成。志多用散文撰写,叙述死者的姓名、籍贯、生平事略;铭则用韵文概括全篇,赞扬死者的功业成就,表示悼念和安慰。但也有只有志或只有铭的。可以是自己生前写的(偶尔),也可以是别人写的(大多)。主要是对死者一生的评价。

墓志铭在写作上的要求是叙事概要,语言温和,文字简约。撰写墓志铭,有两大特点不可忽视,一是概括性,二是独创性。墓志铭因受墓碑空间的限制,篇幅不能冗长,再说简洁明了的文字,也便于读者阅读与记忆.因此,不论用什么文章样式来撰写墓志铭,均要求作者有很强的概括力。汉朝大将韩信的墓联为:"生死一知已;存亡两妇人。"寥寥十个字,高度概括出韩信一生的重大经历。(节选自《应用写作》月刊1996年第6期《墓志铭写作摭谈》)



治平二年(1065)三十岁
任京城汴梁。
五月,丧妻王弗。

「宝月帖」

纸本行书 | 23.2×17.8cm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熙宁二年(1069)三十四岁
王安石新法。

「治平帖」

纸本行书 | 29.2×45.2cm
故宫博物院藏


熙宁四年(1071)三十六岁
上书神宗论政,
四月通判杭州。

「廷平郭君帖」

纸本行书 | 26.4×30.3cm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致运句太博帖」

纸本行书 | 25.6×24.5cm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元丰元年(1078)四十三岁
游徐州,
王安石罢相。

「北游帖」

纸本行书 | 26.1×29.5cm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元丰二年(1079)四十四岁
乌台诗案。

「次韵秦太虚诗帖」

纸本行书 | 30.7×45.3cm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元丰三年(1080)四十五岁
贬黄州,
谪居定惠院。

「京酒帖」

纸本行书 | 26.2×14.9cm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啜茶帖」

纸本行书 | 23.2×17.9cm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元丰四年(1081)四十六岁
居临皋亭。
辟园十亩,躬耕东坡。

「跋吏部陈公诗帖」

纸本行书 | 27.8×60.6cm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新岁展庆帖」

纸本行书 | 30.2×48.8cm
故宫博物院藏

「书杜甫桤木诗卷」

纸本行书 | 27.9×85.4cm
兰千山馆藏


元丰五年(1082)四十七岁
两游黄州赤壁,
自号东坡居士。

「黄州寒食诗帖」

纸本行书 | 34.5×199.5cm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获见帖」

纸本行书 | 28.2×37.8cm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元丰六年(1083)四十八岁
居黄州,夜游承天寺。

「前赤壁赋诗卷」

纸本行书 | 23.9×258cm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职事帖」

纸本行书 | 27.8×38.8cm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人来得书帖」

纸本行书 | 29.5×45.1cm
故宫博物院藏

「覆盆子帖」

纸本行书 | 27.7×44.8cm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一夜帖」

纸本行书 | 27.6×45.2cm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元丰八年(1085)五十岁
宋神宗卒,重归朝中。

「阳羡帖」

纸本行书 | 27.5×22.6cm
旅顺博物馆藏

「久留帖」

纸本行书 | 30.4×25.8cm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屏事帖」

纸本行书 | 25.1×23.1cm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元祐元年(1086)五十一岁
任翰林学士。王安石、司马光卒。

「题王诜诗帖」

纸本行书 | 29.9×25.7cm
故宫博物院藏

「归院帖」

纸本行书 | 35.1×12.4cm
故宫博物院藏

「归安丘园帖」

纸本行书 | 25.6×31.1cm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元祐二年(1087)五十二岁
任经筵侍讲,侍宋哲宗。

「祭黄几道文卷」

纸本楷书 | 31.6×121.7cm
上海博物馆藏

「次韵三舍人省上诗帖」

纸本行书 | 30.9×47.9cm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元祐三年(1088)五十三岁
蜀洛朔党争,任礼部贡举。

「跋王诜烟江叠嶂图诗」

绢本行书 | 26×138.5cm
上海博物馆藏


约元祐四年(1089)五十四岁
任龙图阁学士,知杭州。

东武帖

纸本行书 | 28×37.2cm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元祐五年(1090)五十五岁
疏通西湖,修苏堤。

「次辩才韵诗帖」

纸本行书 | 29×47.9cm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游虎跑泉诗帖」

纸本行书 | 27×31cm
王己千旧藏

「书林逋诗后」

纸本行书 | 32×51.6cm
故宫博物院藏


元祐七年(1092)五十七岁
先任礼部尚书,再放扬州太守。

「春中帖」

纸本行书 | 28.2×43.1cm
故宫博物院藏


元祐八年(1093)五十八岁
哲宗亲政,外放定州。

「尊丈帖」

纸本行书 | 26.3×19cm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李白仙诗卷」

纸本行书 | 34.5×106cm
日本大阪市立美术馆藏


绍圣元年(1094)五十九岁
四月发配岭南。六月贬谪惠州。

令子帖

纸本行书 | 30.4×25.8cm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洞庭中山二赋」

纸本行书 | 28.3×306.3cm
吉林省博物馆藏


绍圣三年(1096)六十一岁
知己朝云去世。

「致南圭使君帖」
纸本行书 | 26.1×20.9cm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归去来兮辞」
纸本行书 | 32×181.1cm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绍圣四年(1097)六十二岁
六月渡海,发配琼州。

「三马图赞残卷」

纸本行书 | 29.2×79cm
故宫博物院藏




元符三年(1100)六十五岁
徽宗即位,北归回朝。

「渡海帖」

纸本行书 | 28.6×40.2 cm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行书答谢民师论文帖卷」

纸本行书 | 27×96.5cm
上海博物馆藏


建中靖国元年(1101)六十六岁
七月,辞世于北归途中。

「江上帖」

纸本行书 | 30.3×30.5cm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以及六帖遗憾未获得图像,仅知其名:
「定惠院月夜偶出诗稿」元丰三年(1080)
「满庭芳词 」元丰六年(1083)
「跋王晋卿藏挑耳图帖」元祐六年(1091)
「祷雨帖」元祐六年(1091
「天际乌云帖」熙宁十年(1077)
「近人帖」元祐年间

——补 遗——

《定惠院月夜偶出诗稿》


苏轼书于元丰三年(1080)。纸本。行草书,诗稿二则

凡12行,255字。尺寸失记。今不知藏所。


 


《满庭芳词 》 
书于1083年(元丰六年) 行书,纸本,共10行96字,
现藏于美国私人收藏家。





《跋王晋卿藏挑耳图帖》



深圳书法培训加微信223250883








《祷雨帖》行书诗文二则,纸本墨迹

凡29行,计239字,纵29厘米,横120厘米

书于北宋元祐六年(公元1091年)
今不知藏所



《天际乌云帖》又称《嵩阳帖》,行书,共三十六行,计三百零七个字。此帖无年款,真迹曾由明代项元汴收藏,清归翁方纲,有翁氏题跋。据清翁方纲所考,约在熙宁十年(1077)至元祐丁卯(1087)这十余年中所书,时苏东坡四十二至五十二岁间。应该说,这是苏氏书法艺术比较成熟时期的作品。
翁方纲收藏此帖后,又引起了是否钧填本的争论。因存世苏书钩填本很多,而此帖纸质擦损严重,“有二一描失处”,故疑之。但翁氏肯定说这是真迹本,并将此帖与《快雪堂帖》刻本逐一比较,而断定《快雪堂帖》刻本所据乃为董其昌记载所见之摹本。在没有寻找到更多的证据前,我们尊重翁氏之论,也是有道理的。





《近人帖》
行书墨迹,上海张氏涵庐旧藏。




墓志是中国古代丧葬制度持续发展的产物,有固定的形制和专门的文体,主要记述死者姓名、卒年和生平事迹。墓志滥觞于秦汉之际,发展于魏晋,完善于北魏,兴盛于唐,延续至明清,经历了由砖造墓志到石刻墓志,由碑形墓志到方形墓志的发展历程。

墓志始于秦汉,发现最早的有秦劳役墓瓦志和东汉刑徒砖志。秦汉之时,墓志少见亦全无系统。三国时期,魏王曹操提倡俭朴、薄葬,禁止树碑为个人立传,一般的士大夫阶层遂将死者的生平及歌颂文辞镌刻于一较小的石面上,此石置棺内随葬,后经出土,称为墓志。有的文辞用韵语结尾的称"铭",也称"墓志铭"。墓志的书法往往能体现当时的书法水平,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古代碑帖鉴赏》费声骞。


墓志,是存放于墓中载有死者传记的石刻。它是把死者在世时,无论是持家、德行、学向、技艺、政绩、功业等的大小,浓缩为一份个人的历史档案,以补家族史、地方志乃至国史的不足。也是墓志断代的确证。

墓志铭包括志与铭两个部分。关于它的起源,纵说纷繁,但墓志铭真正成为一种文体应该始于南朝,正如清朝汪汲在其《事物原会·墓志铭》书中就这样认为,比较可信。

墓志铭在写作上的要求是叙事概要,语言温和,文字简约。撰写墓志铭,有两大特点不可忽视,一是概括性,二是独创性。墓志铭因受墓碑空间的限制,篇幅不能冗长,再说简洁明了的文字,也便于读者阅读与记忆.因此,不论用什么文章样式来撰写墓志铭,均要求作者有很强的概括力。汉朝大将韩信的墓联为:"生死一知已;存亡两妇人。"寥寥十个字,高度概括出韩信一生的重大经历。(节选自《应用写作》月刊1996年第6期《墓志铭写作摭谈》)墓志铭为在坟墓中或坟墓上,以死者生平事迹所写的一份简介,尤其对于伟大或值得纪念的人其墓经常有墓志铭,在中国和西方都有这种习俗的存在,但是近代中国已不流行写墓志铭。墓志铭是给过世的人写的。在古代,墓志主要是把死者的简要生平刻在石碑上,放进墓穴里,中国人讲究立德、立言、立行,死后这些都是要写进墓志铭,以求得人死留名。


随葬记载墓主传记的文字。多刻于石和砖上,个别以铁铸或瓷烧成。内容包括姓名、家世、生平事迹和韵语颂辞等。东汉晚年和西晋墓中或有与墓志相近的方版和小型墓碑,但皆不自名墓志。北魏以后,方形墓志始成定制。下底上盖,底刻志铭、盖刻标题。所记内容真实,可作历史资料,也是确定墓葬年代的依据。埋入墓中的记死者姓名家世和生平事迹的文字。由于在志文之后附有用韵语所作之铭,故又称为墓志铭。一般多刻于石上,也有写刻于砖上的,还有个别的是用铁铸或瓷土烧成的。中国墓志约起源于东汉时期,魏晋以后盛行。日本、朝鲜受中国的影响也有墓志,日本的最早出现于奈良时代前期。



摩崖石刻,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摩崖石刻是指人们在天然的石壁上摩刻的所有内容,包括各类文字石刻、石刻造像,还有一种特殊的石刻———岩画也可归入摩崖石刻。狭义的摩崖石刻则专指文字石刻,即利用天然的石壁刻文记事。 摩崖石刻是中国古代的一种石刻艺术,指在山崖石壁上所刻的书法、造像或者岩画。摩崖石刻起源于远古时代的一种记事方式,盛行于北朝时期,直至隋唐以及宋元以后连绵不断。摩崖石刻有着丰富的历史内涵和史料价值  。摩崖石刻,是直接雕刻在山崖石壁上的文字或图像。

造像记,指各种宗教石窟、神龛等像的制作留下记录的文字。所谓“像”主要指基于宗教信仰而制作的崇拜对象。因此所谓的“造像记”,就是指“制造这些像的题记”。因而这些文字在书写或镌刻之初,皆有相对应的宗教造像。造像又作造象。古时为生人、亡人或己身祈福,多有于僧寺或崖壁间镌石成佛像,亦有以金属铸造佛像者,称之为造像。以石刻者,今存有北魏时龙门造像及云冈石窟造像等;以铜等金属铸造者,如陶斋吉金录所载宋韩谦造像及北魏徐常乐造像等。造像功德经并谓造像与写经、造寺、造塔等,同具种种功德。


大体在东汉时期佛教传入中国之后。魏晋以来,在北方盛行的石窟造像的影响下,小型可移动的石造像也趋于流行。它们的风格特征与同时代的石窟造像和金铜佛像基本一致,可用石窟造像和金铜佛像作参照。如北魏早期,佛像的头部出现水波纹发譬,多是身着广袖通肩大衣,其中年代较早的纹摺稀疏,线条较硬;稍晚的则纹摺密而柔软。许多伪刻的石造像,很难与相应的时代风格特征相符。

龙门二十品,是指选自龙门石窟中北魏时期的二十方造像题记,该称号始自清代。 其中有十九品在古阳洞,仅有一品在位于老龙洞外的第660窟(慈香窑)。这些造像记中的功德主多是北魏的王公贵族、高级官吏和有道高僧。他们为孝文帝歌功颂德或为祈福禳灾而开龛造像。他们的名字多在史书上有所记载。这些造像记中往往涉及当年的史实,因此,龙门二十品不但是北魏时期书法艺术的精华之作、魏碑书法的代表作,也是具有研究价值的史料。

喜欢 请点 在看 分享朋友圈 也是一种 赞赏

The more we share  ,  The more we have













悦福斋
搜罗 魏碑墓志,造像类字帖(无水印) 与书友共享。 感恩您的关注与转载!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