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开始,我们来学习《卫灵公篇》,看一下原文:
【卫灵公问阵於孔子。孔子对曰:“俎豆之事,则尝闻之矣;军旅之事,未之学也。”明日遂行。】
卫灵公向孔子请教,打仗的时候怎么样排兵布阵。
孔子回答说:「俎豆之事,则尝闻之矣;军旅之事,未之学也。」说:您要是问我祭祀的礼仪相关的事情,我倒是了解一些,但是关于打仗这些我不了解,没学过。
到了第二天,孔子就离开了卫国。
从这一段我们能了解到,孔子有比较强的「反战」思想,他爱好和平。那么,祭祀以及礼仪这些事情是孔子比较感兴趣的。古人祭祀呢,最初是祭天、祭神,后来又祭祖,代表了我们的敬意和感恩之心,可以柔化民众的心。所以孔子对于祭祀相关的事情感兴趣,对于礼仪感兴趣。但是用兵打仗这些事,他不感兴趣,因为会造成人员伤亡。
所以到了第二天,他就急忙离开了卫国。意思是「道不同,不相为谋」——我喜欢的是和平,你喜欢的是战争,所以走吧。就分开了。
再看下一段:
【在陈绝粮,从者病,莫能兴。子路愠见曰:“君子亦有穷乎?”子曰:“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
这一段讲的是孔子周游列国的时候,在陈国这个地方,有一段时间绝粮了(断粮了,没吃的了)。那么孔子身边的这些随从、这些弟子,很多都生病了,没几个健康的。
本身病人也需要营养,但是没吃的,子路就有点儿不高兴了,然后对孔子说:「君子亦有穷乎?」我们是有道的君子啊,怎么我们还能够遇到这样的困境呢?你看,我们是有道的,我们一直奉行道义、奉行仁爱,难道上天不保佑我们吗?我们是人群中最正的一批人了,结果到这里,这么多人生病,又没吃的……子路着急了,有点儿不高兴,生气了。
然后孔子怎么说呢?孔子说:「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不管遇到顺境还是逆境,即使走到穷途末路,君子依然不忘初心,不改其道,能够固守自己的贫穷。他不把这个当回事儿,因为他以内在的「道」为满足。但是小人的话,遇到逆境、走投无路的时候,可能什么事都干得出来。
此时都没饭吃了,孔子依然是这样的超然,这样的清高,这是士大夫的精神,是君子的精神。孔子呢,他一直以来都是这样——「重精神、轻物质」。
再看下一段,下一段是孔子和子贡之间的对话,我们知道子贡叫端木赐。
【子曰:“赐也,女以予为多学而识之者与?”对曰:“然。非与?”曰:“非也,予一以贯之。”】
孔子说:「赐也,女以予为多学而识之者与?」
「女」通「汝」;「识」在这里读「zhì」,「记住」的意思。
说:子贡啊,你以为我的这些知识、这些学问,是因为我学了很多,然后才记住的吗?
然后子贡就说:「然。非与?」是啊,难道不是吗?你应该是广读诗书,学富五车,所以才这样有学问吧。
然后孔子说:「非也,予一以贯之。」我不是积攒很多的缤纷多彩的纷繁复杂的文字相,其实我是抓那个「内核」、那个「根本」。就好像很多师兄说:老师,我听了很多经,听了很多经之后发现讲的都是同一个东西,这就叫「一以贯之」。
虽然典籍、经典的数目是很多的,但是我们发现,很多的典籍、很多的经典讲的核心思想都是类似的。甚至各家教派虽然表面上看有很多的不同,但实际上他们的根底里奉行的都是一个东西,是什么东西呢?其实就是「道」。儒家也是爱「道」的,也是学「道」的,力争了解「道」、知「道」,也是证「道」、行「道」的。其实儒家也是以「道」一以贯之的。
那么这个道呢,在不同的场景中有不同的体现,在人与人的交往中,这个道可能体现为儒家仁爱的思想,或者仁义礼智信啊,温良恭俭让啊,这些特质。但是在超然物外的那个层面上,儒家的道和道家的道其实是很像的,甚至跟佛家的道也是很像的。
尤其《论语》中讲「毋意、毋必、毋固、毋我」的时候,我们发现,儒家也以「无我」为道,以「无念」为道,以「无执」为道,以「不固」为道。所以,其实儒家、佛家、道家「一」以贯之,其实都是「道法」。
那么,当你知道所有的典籍讲的都是「道」的时候,核心掌握了,那其他的那些表象就容易记住了。所以要「抓根本」,这样好记。
那么当你抓了根本和核心,你经常「跟这个根本和核心相合」的时候,你会发现你的言、你的行、你的起心动念都是「妙用」。从这个「道」这个「一」这里出来的,这一切都是「妙用」。
今天先学到这里。
联系我们(二选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