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如下
近年来,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政法机关以“普法+解纷+共治”持续在推进普法与依法治理工作上下功夫,着力化解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多措并举为高质量发展注入法治动能,赋能“象往之地”社会治理焕发新活力。2023年全州矛盾纠纷化解率保持在98%以上,群众安全感满意度达97.73%,位列全省第二,创历史新高。
68岁的赵奶奶来自辽宁,2023年到西双版纳旅游后被这座城市吸引,于今年在景洪市市区购置房产用于旅居避寒,却在装修时遇到了困难。她第一时间想到了此前认识的景洪市司法局解纷“智囊团”成员朱秀芬,便拨通了朱秀芬的电话。“小朱啊,我家在装修,现在装窗户时碰到困难了,施工方说暂时无法安装,但我还在辽宁,麻烦你帮我协调一下。”在接到赵奶奶的求助电话后,朱秀芬立即联系景洪市允景洪街道综治中心,综治中心了解情况后及时与施工方、门窗商户、赵奶奶联系进行三方沟通协调,最终顺利完成安装。
“太好了,太好了!感谢你们!等我回来邀请你们到家里吃饺子。”赵奶奶在电话里开心地说。
据介绍,朱秀芬曾任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司法局副局长,退休后以“五老”身份参与解纷“智囊团”,“五老”调解员们充分发挥年龄优势,改变了过去有的年轻调解员在化解老年人矛盾纠纷时因当事人对其不够信任而导致的调解不畅局面,往往在调解前就能拉近与当事人的心理距离,为矛盾纠纷化解埋下信任的种子。“我们的工作就是在发现矛盾时认真倾听、接待,化解矛盾纠纷时找准切入点用心化解,概括起来就是关心、耐心、细心、尽心、暖心五颗心。”朱秀芬说。
“我们村在党支部的带领下,环境美了、围墙拆了,大家心里的距离也近了。”勐海县勐遮镇曼恩村委会曼拉村民小组组长岩温龙介绍说,自2022年1月起,曼拉村实现了矛盾纠纷全面化解在基层,成为无讼村。曼拉村党支部引导村民制定形成以德治为引领、法治为根基,涵盖公序良俗、文明建设、遵纪守法等方面的村规民约,并通过“好公公”“好婆婆”“好儿媳”等评选促进村民们发挥榜样力量,建设和谐秀美新农村。
距勐海县城64公里的打洛镇龙利村与缅甸接壤,被誉为“极边第一村”,全村共有59户居民。
近年来,西双版纳边境管理支队打洛边境派出所整合力量,于2018年挂牌成立龙利226抵边警务室,采取“集中+入户”的方式进行防诈、防溺、交通安全等普法宣传。据了解,自警务室进驻至今,龙利村实现“零警情、零纠纷、零发案”。近年来,为了能在高质效办好每一个案件的同时给当地群众带去更多喜闻乐见的法律产品、传递更有力量的法治声音,景洪市人民检察院尝试拍摄普法微视频,并把法庭、听证会搬进直播间,还把真实发生的案件改编成微电影向各族群众讲解当前社会热点中涉及的法律问题。3年来,普法直播累计时长达4230分钟,受众累计超一千万人次;以真实案例为题材,由检察官亲自演绎、制作各类普法微电影、微视频66部(个),其中10余部(个)作品获省、州级表彰。这种贴近群众的普法方式广受好评,检察官玉喃溜在进村普法时常有群众主动打招呼说“我在直播里见过你”,直播间里也总是收获很多诸如“好样的”“你们是景洪的骄傲”等“好评”。
(法治日报全媒体记者 石飞 通讯员 史燕青 段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