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读丨瞿昙寺的钟响,化隆的马惊

民生   2024-12-04 20:45   青海  

            瞿昙寺的钟响,化隆的马惊

——河湟方言俗语中的典故



河湟方言俗语是河湟方言的精华所在,文字凝练、底蕴深厚、意味深长,以通俗易懂的方言口语承载着河湟谷地的历史文化、地域风情、民风民俗以及人民群众对生活经验的总结与反思,是一代代河湟人祖辈相传的口头文学和智慧结晶。

“瞿昙寺的钟响,化隆的马惊”这句俗语,通常也被说成“卓仓的钟响,群科的马惊”,和瞿昙寺的那口明代青铜大钟有关。

瞿昙寺位于海东市乐都区瞿昙镇罗汉山下,藏语称为“卓仓拉康果丹代”,是我国西北地区迄今保存最完整的明代建筑群落,被誉为“西北小故宫”,故而河湟地区至今仍流传着“浪了瞿昙寺,北京再甭去”的俗语。

瞿昙寺最为庄严宏伟的建筑是隆国殿。隆国殿两侧对称坐落着建于明代宣德年间的钟鼓楼。悬挂在瞿昙寺钟楼里的青铜大钟,重达1吨,高2.2米,口径1.4米,铸造于明宣德二年(公元1427年)。相传当年这口大钟被挂上去以后,人们想试试钟声能传多远,于是就派人骑着马往乐都南山方向走,看最远在哪里能听到钟声。据说那人从瞿昙寺出发,走了几十里路,翻过乐都与化隆交界处的克前垭豁,到了化隆的地界上仍能听到钟声,而且那钟声还惊得群科滩牧民们的马群也跟着躁动、嘶鸣起来。于是,人们便纷纷相传:“卓仓的钟响,群科的马惊。”

过去我对这种说法抱有怀疑,瞿昙寺到克前垭豁有将近三十公里之遥,钟声怎么可能传到那么远的地方去呢?直到后来看了一篇报道,说北京大钟寺有一口铸造于明永乐年间的青铜大钟。这口大钟高达6.75米,重约46吨,是世界上最大的青铜钟。声学家们对这口大钟的声级进行了测量,发现重击大钟时,离大钟3米远处钟声声级可达120多分贝,相当于大型喷气式飞机起降时的声级;在钟殿前的庭院内,钟声声级也在90分贝以上,超过一辆大型拖拉机疾驰时的声级;而在40公里之外,钟声声级还可达到30分贝,接近人的正常听力范围。如此看来,虽然瞿昙寺钟在体型上比北京大钟寺的钟小得多,钟声音量相应也会小得多,但在数百年前几乎没有任何噪音的环境里,几十里外的人们是完全有可能听得到瞿昙寺钟声的。更何况相比于人类,马对声音的感知能力更强,能听到的频率范围也更广。

令人遗憾的是,再也没办法通过现代科技手段来测量瞿昙寺大钟的声级了。据周存云先生《瞿昙——隐现在岁月深处的佛光》一文,瞿昙寺的这口大钟在1958年时遭到了破坏。有人直接用蛮力在钟的顶部砸出了一个洞。从此,瞿昙寺大钟再也发不出那洪亮、绵长的声音了。

《说文解字》中说:“钟,乐钟也。”钟作为中国最古老的乐器之一,相传为尧舜时一位名叫垂的人所创制。最早的钟为陶制,如1955年在西安斗门出土的龙山文化陶钟。夏代出现了铜钟。到了商代,已出现了造型多样的青铜钟,湖北随州出土的曾侯乙编钟就是其中的精品。周代钟已居于八音之首,为金类乐器,所以孟子形容孔子是“金声玉振”之人。所谓“金声”,就是指钟声。《诗经》里的古代贵族追求女子时,也要“钟鼓乐之”。

钟在印度被称作楗椎,是僧团活动时为召集僧众而击打的一种响器。魏晋南北朝时期,随着佛教的传入和兴盛,受到印度圆口钟的影响,我国开始出现形如瓦罐的圆形钟。这种形制的钟因其余音太长,不适合参加合奏,因此不再用作乐器,而专供寺庙、钟楼使用。举凡召集僧人全经堂、诵经或起床、吃饭、睡觉等无不以钟为号。唐代诗人张继也在《枫桥夜泊》一诗中留下了“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的千古名句。

瞿昙寺的大钟虽然早已不能发出声响了,但瞿昙寺附近的人们至今仍对这口大钟怀有深厚的感情。据说每当遇有病痛灾难或诸般不顺的时候,人们都会到这大钟底下转上几圈,认为这样便会诸事吉祥。



刘玮



教化隆盛
懂青海 爱青海 兴青海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