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今社会是一个信息化、电子化、自动化的社会,手机、电脑、iPad……人人离不了。从白发苍苍的老人,到咿呀学语的孩童,无不使用电子产品。最让人头疼的莫过于电子产品使用者越来越低龄化。而事实上,无论可以不可以,电子产品终将成为孩子生活的一部分。而且,我们也很难将孩子与电子产品完全隔绝。知识妹儿今天就来分享:5种管理孩子使用电子产品的方法。要让孩子从小知道,长时间看电子产品危害很大,并让其知道适时、适度、适宜的重要性,并告知应该如何保护眼睛。如:看书、看电子产品前调亮灯光,把电子产品的亮度调低,看的过程中保持良好的坐姿,看后可通过做眼保健操、眺望远方等方式缓解眼睛疲劳。严格控制孩子的用眼时间,玩15分钟就休息,一天不超过1个小时。特别注意,熄灯后千万不可看手机和平板,不然会引起黄斑变性、干眼症、未来的白内障、甚至视力丧失等。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每个家长都不要忽视自己行为对孩子的影响力。一是尽量减少家里的电子产品数量,或很好地将它们隐藏起来;三是不把电子产品作为“交易筹码”,比如“好好吃饭就给你玩”之类的。时间管理:接触电子产品要适度对于孩子接触和使用电子产品,不能强行剥夺,也不是放任,重在“适度”。怎样才算是适度呢?一般来讲,孩子在两岁前尽量不要接触任何电子产品,包括电脑、手机、平板电脑;三岁后每天玩电脑、手机的时间不要超过30分钟,最好分为两次,上下午各15分钟。这就要看玩电子产品的时间规则,是家长硬性规定的,还是和孩子一起制订的?家长可以和孩子商量规定,什么时间吃饭,什么时间睡觉,什么时间是看动画片玩ipad等,制定好时间表后,由孩子自己决定玩电子产品的时间。对于一致同意的规则,就需要坚决执行,时间一到,家长可以提醒孩子。另外,有两个时间是完全不允许玩电子产品的:孩子吃饭时和睡觉前。因为这两个时间玩电子产品,对孩子危害甚大。家长要学会利用电子产品,激发孩子思考问题,比如,陪孩子认字、听音乐、查问题等。给孩子所用的电子产品及其内容必须经过筛选,有实用价值,不以游戏为主,多使用音频,少使用视频。当孩子要玩电子产品或是不能停下来时,家长可以转移孩子的注意力,比如,用玩具吸引,或跟孩子来一场家庭游戏,讲孩子有兴趣的故事,跟孩子画画,或者带孩子外出去散步逛公园等,这些都是不错的注意力转移法。平时,提供给孩子更多的娱乐项目选择,例如,听故事,玩玩具,与其他小孩一起玩耍等,减少孩子对于电子产品的依赖。也可以养成每天晚上给孩子讲睡前故事的习惯,吸引孩子读书认字。在孩子小学阶段,应该广泛培养兴趣,宽进宽出。到了中学或高中,可以适当压缩兴趣,专注于少数几项。
不要认为兴趣爱好一定要花钱报班,有时候最简单的家庭活动就能带来最大的乐趣。通过提供丰富的活动和创造有趣的家庭时间,我们可以帮助孩子找到比电子产品更有趣的东西,从而减少他们对电子产品的依赖。
孩子之所以沉迷玩电子产品,很大的原因是由于没人陪同玩,或者父母少陪伴。
家长要抽出更多时间陪伴孩子,陪聊天,陪运动,陪游戏,陪写字画画,一起分享快乐。带孩子去户外走走,或者去旅游,孩子注意力就会慢慢被转移。别为了解放自己,害了孩子。电脑、手机、ipad等电子产品上,快速变化的图像和相对较小的屏幕,以及眼神过度的专注,会让孩子的眼睛长期聚焦在某个点上,再加上孩子的视觉系统发育还不成熟,而画面颜色鲜亮,很容易产生视觉疲劳。另外,孩子在玩电子产品的时候,不会注意自己的眼睛与屏幕的距离,不会注意自己的姿势,更不会注意自己的用眼时长。长此以往,孩子的眼睛度数就会越来越高,视力越来越差。统计数字显示,我国近视患者人数已达4.3亿,近视率逐年增加并且逐渐低龄化。幼儿在发育过程中应该多和人交往,锻炼语言表达能力和对现实事物的观察能力。如果孩子过早专注电子产品,会给以后的文字学习、语言表达造成障碍。长期关注视频,就跟大人不动脑筋看电视一样,孩子会懒得去思考问题。成人对于电子产品的自控力尚且不强,更何况孩子呢?他们极易沉迷游戏与动画片,在这上面耗费的时间越来越多,对其他的人或事就会丧失热情与注意力,影响性格脾气的成熟,十分不利于孩子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孩子身体成长发育的较好方式就是运动,而沉迷于电子产品会影响骨骼生成,不利于脊椎发育。大剂量的电磁还可能给孩子带来诸如哮喘、白血病之类的疾病。此外,长期发短信还可能导致孩子手指发育畸形;低头玩游戏等,会对孩子的颈椎带来很大伤害。孩子的神经系统正处于发育阶段,受到的潜在威胁更大。儿童使用手机时,大脑对手机电磁波的吸收量要比成人多60%,儿童用手机会造成记忆力衰退、睡眠紊乱等健康问题。手机辐射会破坏孩子神经系统的正常功能,从而引起记忆力衰退、头痛、睡眠不好等一系列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