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瑞怡 | 杞人(当)忧天?——气候变迁小说

文摘   文化   2024-10-18 07:03   四川  

随着极端天气事件的频发,你是否开始留意气候变化议题?近几年,更多作家关注气候和生态环境,并体现在其文学作品中。让我们一起来了解。

文本是支点,从生活借力,以书写撑起观点。欢迎查看文末海报,了解W130《普通读者文学随笔课》。

 

作者丨黄瑞怡







记不得从什么时候开始,几乎每天都能读到关于气候变迁让人忧虑甚至丧气的消息。
仅仅是今年七月下旬的一个礼拜就有下面这些头条:
欧洲破纪录热浪;美国超过四分之三的州温度是从艳橘到火红;阿拉斯加、格陵兰、西伯利亚野火延烧近千万英亩,释出超过前十年二氧化碳的总和;国家地理杂志新的测量方法发现,冰川融化的速度,比按之前的计算方法测量快一百倍……
在连串关于气候变迁的报导里,经常听到的字眼是“前所未有”“破纪录”。对人们来说,或许难以分辨这些热浪、野火、飓风、暴雨是不寻常的天灾,还是这些天灾与人类作为有直接或间接的联系?
起初我觉得不可思议,人类居然能如此大幅度并且剧烈地改变地表(万年冰河急遽消退,冻原溶解)与气候,是新闻报导太夸张了吗?不过大量报导、图片、数据摆在眼前。再细细思考,由西方起头的工业革命至今两百多年。在这两百年间,工业国家每一根举起的烟囱,每一块丢进炉里的煤球,让车、船、飞机行动的每一加仑汽油,为农地、工厂、住房砍掉的每一棵树木……都在加剧温室效应。温室效应不是几个人、短时间、有意识造成的,而是多世代、跨国度、亿万人一点一滴累积出的灾难。

换句话说,是否每个工业国家的每个居民都可能是气候危机的无心共犯?
矛盾的是,虽然过往世代和现今世代有疏失,严厉处罚却是在下一代、下下一代加倍显现。
所有人都有份,后果却非立即发生,许多人会觉得事不关己,因而导致无所作为。
我家在南加内陆,开车至少100公里才能吹到海风。几年前邻居半开玩笑说,再这样年年酷热,海水继续上涨,有一天城市近郊说不定会从牧场变成海滩——这曾经的异想天开,有一天成了现实呢?而这个可能的“有一天”要多靠近,才能让人们确实警觉并且采取有效行动?
科幻小说(Science Fiction,简称Sci-Fi)从两个世纪前就有预言的本事。法国科幻小说之父凡尔纳(Jules Verne,1828-1905)许多故事(如《海底两万里》《80天环游地球》等)中的叙述已成为事实。近年气候变迁的危机越见严峻,激发了更多创作者的思考与想象,导致西方科幻文学产生了一个发展迅速的子类:气候变迁小说(Climate Fiction,简称 Cli-Fi)。
从世代读者角度观察,1995年后出生的Z世代似乎比其他世代更被这类反乌托邦气候变迁小说吸引。为什么呢?也许因为Z世代生长于美国911恐怖袭击之后,经历了长年经济衰退、环境气候变迁恶讯频传,换句话说,他们是和坏消息一同长大的。Z世代普遍喜欢读反乌托邦类型的小说,挑战对未来的想象:明天究竟有可能糟糕到什么地步?这类小说也常催促他们在今日现实生活里采取必要的行动,避免将来真往负面发展。
既然气候变迁是许多年轻人最担忧的全球性议题之一,我们就可以理解为什么近几年有更多作者关注气候和生态环境。气候变迁小说作家通常带着强烈企图心写作。他们期望借着小说独特的感染力,帮助读者设身处地进入未来可能的生态灾难情境。毕竟,要人们彻底信服,不单要靠科学研究数据对理性说话,还要加上感性,对心灵说话。阅读让我们进入到未来“已经”因为气候变迁,全球暖化而改变的世界,感受到资源匮乏、极端灾祸对人类生活与生存带来的影响。放下故事,从惊惧未来回到现在,读者更有可能起而行,一同让这艘地球船在没撞上冰山之前转向。
下面就来评介两部风格截然不同的气候变迁少年小说:
《废船拆卸工》(Ship Breaker,又译《拆船工》)
美国作家保罗·巴奇加卢比(Paolo Bacigalupi,1972-—)在科罗拉多州环境议题双周刊《高乡新闻》工作多年,然而广大读者认识他不是因他的环境新闻报导,而是因他得了许多奖的科幻小说(《六号抽水站》(又译《六号泵》)《曼谷的发条女孩》(又译《发条女孩》)《焚城记》《水刀子》等)。巴奇加卢比大学主修东亚研究,在中国工作过,妻子是泰国裔——这样的背景,有助于他对少数族裔在现代重要议题上可能发挥的影响力特别着墨。

《拆船工》,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

《废船拆卸工》(2010)是巴奇加卢比的第一部青少年小说,为他赢得了普林兹金牌和美国国家图书奖银牌。之后他出版了同系列的《淹没之城》(The Drowned Cities,2012)与《图尔之战》(Tool of War,2017)。
巴奇加卢比的作品有扎实研究为基础,新闻界的专业影响也明显可见。但他深深认识自己选择的媒介是科幻“小说”。他说过,没有比写出一个枯干无趣,让读者读不下去的故事更严重的罪了。除了精心设计的情节,在文学技法上,他擅长情境缔造和形象语言,文字精准,意象丰满,几句描述就能让读者身历其境。《废船拆卸工》里对暖化引起的强烈飓风侵袭美国南方,造成满目疮痍的景象刻画逼真——写景以外,艰困环境里贫民挣扎求生,孩子们冒险进入报废船只拔出任何有变卖价值材料的细节,更让人触目惊心。
借着主角耐勒(Nailer)的生存难关,《废船拆卸工》探问深层的人性关怀思考点:
贫富阶级的撞击:极端气候变迁让美国南方大城经济倾塌,成了难以居住的泽国,也拉大了无处可逃的贫民与定居北方城市的富裕商贾间的差距。温饱都成问题的孩子,还能顾及尊严吗?为了活下去,道德底线是不是得一直拉低?
家庭关系的意义:生死交关,或有极大利害冲突时,社群的核心价值究竟是什么?家庭的意义又是什么?母亲过世后,耐勒的父亲对待耐勒只有凌虐压榨,反倒是没有血缘关系的邻居母女成了耐勒身体和心灵的避风港。耐勒被逼思量,血永远浓于水?还是我们对另一个即使没有血缘关系的人,一旦承诺忠诚,并且信守承诺,彼此就成为真实家人?
如果说巴奇加卢比的精准语言,像外科医生的手术刀一样犀利,那么他对终极目的也像医生一样,并不只是赤裸裸揭露,一刀刀切割,而是在让环境与人性毒瘤曝光之后,又将伤口仔细缝合,留下恢复健康的盼望。

阅读另一位科幻小说作家莎西·罗德的气候变迁小说,起初像是喝英国下午茶聊家常那般轻松——直到我们发现,茶的滋味复杂,层次多,点心也耐得起细细咀嚼……
《减碳日记2015》
英伦作家罗德(Saci Lloyd,1967—)写过电视剧本,担任过中学多媒体课程老师。2009年,她发表的第一本少年小说《减碳日记2015》(The Carbon Diaries 2015)广受好评,一年后又推出续篇《减碳日记2017》。书中主角,热爱另类摇滚的萝拉成为读者津津乐道的名字。
故事起头,欧洲经历了暖化带来的强烈风暴灾害。英国议会决定采取非常作为:率全球之先,推行国家主导的强制减碳计划。民众必须使用每月固定点数的减碳智慧卡,所有住房加装电器耗电监控仪器,一切日常排碳机制都受到严格控制——比如开私家车就会比搭公交车用掉高许多的点数。民众如果不超支点数,将得到奖励,超支则有各种处罚。伦敦高中生萝拉全家心不甘情不愿地进入减碳新生活,面对各种不便,她家和街坊都抱怨连连。
原本萝拉忙于招架生活里的琐碎不便,而随着时日推移,欧洲迎来酷热、旱灾与山火,然后是把情节推向高潮的世纪风暴!泰晤士河水泛滥,半个伦敦被淹没,萝拉与亲友发现自己竟成了气候难民。和气候一样动荡的是萝拉的家庭关系——姊姊躲在房间里拒绝沟通,爸妈热战冷战频繁。即使萝拉花了许多气力想回到过去“正常”的日子,计划赶不上变化,情况反而每况愈下。
这部小说巧妙地将气候变迁中可能出现的天灾具象呈现,伴随着天灾来到的还有“人祸”——原本就存在于人心中或关系里的细微裂缝,在环境剧烈改变时也随之加宽加深,直到崩裂瓦解。然而这不只是一个叙述萝拉全家如何陷落绝望低谷的故事,更是跌到谷底后,怎么爬出来的故事。过程中萝拉的彷徨无助、顽固坚强,家人邻居的挣扎适应与创意解套,甚至爸爸豢养的小猪被洪水冲走后的命运,都牵动读者心情。
小说用萝拉日记的方式呈现,穿插涂鸦、电邮、海报、照片,活泼掌握16岁女孩真实的声音,让人忘记这不是写实小说,而是场景设在未来的科幻小说。少年阅读萝拉生活里苦中作乐的笑点泪痕,绝不会缺少临场“带入感”。
《减碳日记2015》思考点:
被动接招与主动应变。故事起头,没有人搞得清楚减碳生活究竟会带来什么样的影响——当故事发展急遽往下坡走时,萝拉依然安慰自己,这只是过渡阶段,或是梦想着回到过往的“好日子”;一直到故事走了大半段,萝拉恍然惊觉:会不会以后就是要这样过日子——减碳朴素的日子是常态,气候异常频繁到成为平常?

这种“被动”进入改变带来的可能震荡与延伸影响,特别值得少年读者思考:我们确实无法精确预知天灾人祸,但我们的心态和生活方式要怎么调整才能更从容地面对突发挑战?
外在危机牵引出内在危机。萝拉的故事最精彩的部分,是外在灾难如何带出人际关系和生命核心的问题。如同福音书里建造房屋的譬喻,风和日丽时,栋栋房屋看起来都差不多,但风暴中那些根基不牢靠的房屋就速速崩塌——关系与灵魂的景况又何尝不是如此?少年读者面对外在环境未来可能发生的灾难时,不能忽略今时内在生命的建造。
伊甸园里上帝给人的首要托付,就是照管万物。目前面对生物大量灭绝,海洋、天空、土地普遍被人类污染的景况,我们能说大部分人是天空、大地与虫鱼鸟兽的好管家吗?许多生态环境作家不仅写书,也在日常生活里过着低碳节能的日子,并且积极参与保育倡导。是否只有当我们真实面对受伤的大地时,我们里面那份神的形象、好管家的生命托付才会被激起,从而无法坐视不顾?
创造物不能取代创造主,然而创造主对所造之物有美好心意,这份心意祂原本要和我们一同达成。严肃创作气候变迁小说作家们的初心,应是希望阅读这些小说的少年与其后世代,永远不会亲身体验小说中想象的景况。这些故事将牵引更多人成为保育行动者,只有今日适当的忧虑与合宜的作为,才能真实盼望故事里的日子永不来临。
(本文选自《尴尬少年游》一书,橄榄华宣出版)


--The End--



往期推荐
黄瑞怡 | 夹缝中的邻舍:多族裔后代小说

黄瑞怡 | 微烛一芯:《饥饿游戏》三部曲

黄瑞怡 | 尘沙恋珠华:同性恋少年小说

黄瑞怡 | 人算?天算?——人工智能小说

黄瑞怡 | 遨游故事海——洁若婷·麦考琳



黄瑞怡

台湾大学图书馆学学士,美国俄亥俄州大学语文教育博士,专攻儿童青少年文学。多年在南加公私立中小学任职,现任联合JDJ学校国际学生部主任。台湾《校园杂志》“尴尬少年游”“恶水筑书桥”专栏作者。曾参与远东广播公司童话系列讲座。
















  • 转载请注明来源

   注明来源于公众号:故事的呼唤(ID:gcwmi4th)

  • 文章内容不得修改

   任何修改删减请务必事先告知。

  • 转载前提前告知

   要求转载的公众号务必在转载前发送后台信息告知。

未满足以上要求而随意转载修改者,将被视为非法授权转载,将随时受到举报处理。



 购买请及时加微信:
lujunwang_2024


一生阅读的土壤




“您的鼓励是陪伴我们

一路前行的力量”

故事的呼唤
下笔如有神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