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志愿献身人类的健康事业
自觉维护医学的尊严和神圣
敬佑生命,救死扶伤
平等仁爱,尊师重道
诚实守信,恪守医德
精益求精,慎思笃行
……
这是中国医师的铮铮宣言
2024年8月19日
第7个中国医师节
今天,向他们说声:“谢谢!”
“地震了!地震了!地震了!”
“淡定!淡定!”
今年1月22日晚
一名47岁的男子不幸遭遇严重车祸
随后,他被紧急送至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
新疆兵团阿拉尔医院急诊科
男子全身多处遭受创伤
特别是头部受伤严重
入院时已陷入休克
随时都有生命危险
必须立即进行颅内血肿清除术
23时许,病人被推进手术室
神经外科医师安书方作为主刀医生
和同事们随即投入到紧张的手术中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
大约3个小时后
颅内血肿清除工作完成
正当安书方开始给患者
进行头皮缝合术时
地震来了
“地震了!”
正在看监控画面的护士惊呼
此时,医师们正埋头手术
并未察觉到地震的来临
护士的第二次、第三次惊呼
才让大家抬起头
注意周围环境的变化
悬挂吊液的支架在空中摇荡
手术台、手术设备出现剧烈晃动
但此时,患者的颅腔已被打开
如果中止手术
会对患者造成生命危险
“淡定!淡定!”
安书方和其他医护人员
先确认了相关手术设备是否正常
确认没有问题后
大家进行了简单的眼神交流
便继续埋头进行手术
然而,地震震感不断加剧
手术台不停地左右晃动
医疗设备因为晃动
不断发出哐哐的声响
对于一台对操作精细度
要求极高的开颅手术而言
难度陡然增加
一旁的医护人员用力扶住
剧烈摇晃的手术台
安书方继续着手术
“开颅手术一旦开始就不能停
当时没想太多
一心只想着坚持把手术做完”
凭借着过硬的专业技能
和临危不乱的心理素质
23日凌晨3点多
医护人员终于顺利完成了
这台“高难度”的手术
安书方的助手是乌什县人
得知此次地震震中在乌什县
手术结束后
他赶紧和家人联系
听到家人报平安的声音
大家才终于放下心来
尤其令人欣慰的是
手术效果良好
患者术后各项生命指征趋于平稳
安书方和同事们
在地震中坚持手术的视频画面
感动了无数网友
地震来时,谁能不怕?
离开,是人性的本能
留下,是医者的担当
没有人生而无畏
只是他们,选择了勇敢
“为乡亲们做点事是我的责任”
“一辈子当村医,绝不后悔!”
“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
还记得来自怒江傈僳族自治州的
“索道医生”邓前堆吗?
云南怒江州福贡县拉马底村乡村医生邓前堆坐溜索到怒江对岸出诊(新华社记者秦晴2011年2月20日摄)
今年3月,这位感动全网的
“索道医生”光荣退休了
自参加工作到现今
40多年来
邓前堆身背药箱
穿梭于怒江的崇山峻岭之间
摇晃的索道
见证了他的坚韧与执着
崎岖的山路
留下了他的足迹与汗水
人悬半空,头顶白云飘飘
脚底怒涛滚滚,耳畔厉风嘶吼
在怒江傈僳族自治州
“过江靠溜索”
曾是怒江两岸群众
出行的重要方式
奔腾不息的怒江和巍峨高耸的群山
一度成为制约这里发展的“天堑”
过去,邓前堆给病人看病
需要溜索翻山
乡村医生邓前堆所在的
怒江州福贡县石月亮乡拉马底村
山高谷深,人口稀少
拉马底村有6个村民小组
分布在怒江东西两岸
两岸村民要相见得爬几小时山路
据邓前堆回忆
他刚当乡村医生时
从来没有溜过溜索
为了给怒江对面的乡亲们看病
他克服恐惧
自学溜过百米长的溜索
“我习惯手上带一把草
一手握住溜梆,另一只手照着电筒
快到对岸了
我捏住手里的草作为缓冲,就刹住了”
邓前堆为村民看病
为了医治因腹痛而处于昏迷状态的村民
邓前堆曾在深夜独自一人
摸黑通过溜索到达怒江对岸
并爬了两个多小时的山路
为了给被火烧伤的老人治疗
他曾连续十余天每天过溜、爬山
赶到老人身边为老人清创上药、打针输液
……
从1983年到2011年
邓前堆无数次溜索过江
他信守“24小时上门服务”的承诺
只要有人叫诊,保证随叫随到
为了给乡亲们看好病
仅初中毕业的邓前堆坚持边学习边行医
从没有放弃任何一次学医培训的机会
同时,他还坚持每月进山入寨巡诊
用民族语言宣传解释
疾病预防、卫生保健等常识
提高了村民的保健意识
有人也曾劝他放弃乡村医生
到外地打工
他却婉拒说
“生在拉马底村,长在拉马底村
为乡亲们做点事是我的责任”
2015年
桥建成了,村里还通了公路
邓前堆再也不用溜索了
2019年9月
邓前堆买了他人生中的第一辆车
开始了驾车巡诊之路
“以前最远的村子
四到五个小时才到
现在大概半个钟头就到那个村子了”
邓前堆曾说
村里新的卫生室建起来了
乡村医生从最初的1个增加到4个
乡亲们小病小痛不出村的目标
基本实现了
“我和乡亲们感情都很深
就是这份感情和信任
让我每天活得很开心,很有价值
一辈子当村医,绝不后悔!”
怒江群众过江靠溜索的历史一去不复返 李寿华 摄
这位让乡亲们
可亲可敬又为之感激不尽的
乡村医生退休了
但对于邓前堆而言
退休不是结束
而是一个新的开始
邓前堆表示,退休不退志
自己仍然会继续关注乡村医疗事业
继续守护患者的健康
他还鼓励年轻医生
要热爱自己的职业
不断提高自己的医疗技术
为患者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
“我名誉算什么
我不过就是一个吴孟超嘛
治病救人是我的天职”
悬壶济世几十载
吴老曾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是我国肝胆外科开拓者和创始人
令人敬佩和感动的是
在九旬高龄之时
他依然坚守在
门诊、手术室和病人的病床前
手中一把刀
游刃肝胆,时刻精准
心中一团火
守着誓言,从未熄灭
他是医生,亦是战士
他的手
因长期握刀导致右手食指畸形
他的脚
因常年用力抓地
双脚的第二个趾头
“默契”地压在大脚趾头上
更令人感动的是
行医多年
每到天气冷的时候
他会把听诊器捂热才给患者用
他说
“如果有一天倒在手术台上
那就是我最大的幸福”
2018年8月31日
吴孟超96岁生日的当天
他依然拿着手术刀
在手术室的方寸之地
挽救着患者的生命
2018年一整年
吴孟超共进行了52台手术
直至2019年1月14日
已经97岁高龄的吴孟超才退休
曾经有人对吴孟超说
“这么大瘤子,别人都不敢做
万一出了事,你的名誉就没有了”
吴孟超的回复坦然而坚定
“我名誉算什么
我不过就是一个吴孟超嘛
治病救人是我的天职”
许多人用“巨星陨落”四个字
形容吴孟超的离去
但他救治过的病人
仍在这个世界延续着生命
他培养的学生
仍在肝胆外科治疗一线发光发热
而那颗火星和木星之间
编号为17606号的“吴孟超星”
也在日复一日地运转
肝胆相照济苍生
这星光,与日月同辉!
医者仁心,大爱无垠
今天,向中国医师致敬!
推荐阅读
来源 | 共青团中央
编辑 | 于新光 贺 薇
校对 | 张禹峰
初审 | 张 焱
终审 | 侯丽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