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季:重温战火硝烟中根据地学生的
学习生活
导语:
又到“开学季”,刚度过寒假的孩子们回到了校园,在现代化的学习环境中开了新课。希望孩子们在“开学季”之初,能重温一堂红色历史的接力课。在抗日的硝烟中,有一群孩子,他们勇于肩负起历史赋予的重任,在艰辛甚至生死环境中锤炼信念,掌握本领,绽放青春光彩。
1939年秋,一所抗日中学诞生在冀中平原。第一任校长是泰国华侨朱进,第一批教师是十几个抗大毕业生,第一批学生不足百人,是教师花了半个多月的时间从周边方圆百里的地方招来的,文化程度和年龄参差不齐。
中学成立的那天,冀中区领导同志程子华、吕正操、黄敬等都来了。冀中区党委宣传部长周小舟在讲话中说:“从今天起,我们冀中人民也有了自己的中学了,将来我们还要办专科、办大学。”这所抗日中学,按晋察冀边区政府的统一编制,它的正式名称是“晋察冀边区第八中学”。
晋察冀边区第八中学是在抗日硝烟中成立的,它的生存远非在和平年代的人们能够想象的。也正是因为难以想象的艰苦环境,塑造了中学师生坚强的意志和抗战必胜的信念。
晋察冀边区中学历史沿革示意图
临危不乱的一堂课
1942年夏,学生编队住在束鹿县北部的小王庄。这里是边沿区,敌情复杂且瞬息万变。当时学生编队一百多人集中在老乡家的后院上大课。一天,村里突然来了敌人,学生们无路可走了,在这种情形下,师生们竟然照常上课。当时讲课的一位老教师沉稳镇静,他让每人准备好一颗手榴弹,如果敌人闯入,就往外冲,谁当前锋,谁来掩护,都布置妥当,之后,教学继续进行。就这样,一百多人静悄悄地上课,秩序井然,他们和敌人只有一墙之隔,街上敌人的皮鞋声,皇协军的叫骂声,师生们都听得一清二楚。
事后得知,刚才的有惊无险并非这么简单。多亏房东大娘急中生智,把两捆玉米秸堵死院子后门,又用白薯蔓子、猪食槽子挡住过道,敌人误以为这里没有后院。再加上敌人搜查过程中又接到紧急命令就急忙离开了。
随身携带的植物油灯
那时敌人封锁,买不到油灯,抗战初期用的那种明亮的玻璃罩灯更买不到了,学习照明,只有用花生油或棉花籽油。可是农民群众用的那种灯台、腊碗又太笨重,携带使用极为不便。总务科的一位同志手很巧,又是焊洋铁壶出身,他买了一批破洋铁壶,制成了一种小巧玲珑的植物油灯,携带使用都很方便,发给每小组一盏。
同学们把自己小组的那盏植物油灯看作宝贝,有个人回家时还让母亲做了个布口袋,内分两大两小,大的盛灯和油,小的盛火柴、擦灯布和拨灯棍。说起拨灯棍,现在的孩子们应该不知道此为何物,当时植物油灯的灯捻是用棉花捻成的,因为植物油杂质多,灯头部分很快就会结焦,灯光会越来越小,必须用小棍及时地把烧焦的部分拨掉,灯光才能保持亮度。没有拨灯棍,一些同学就从房东的炕席上抽折席篾子做拨灯棍用,时间一长,就把炕席抽破一个小窟窿。为了不“扰民”,后来同学们就自制拨灯棍,列为小组自习课前的准备工作之一。行军时,把灯袋挂在腰间,和书包一起,整整齐齐。
晋察冀抗日根据地学校老照片
和字典共存亡
有一位名叫李西恋的女同学,她是语文课代表,还是队里的墙报委员。她工作负责,行军时总是替语文老师带着一本又厚又重的《康熙字典》,作为一名女同学,她身上带着背包、书包、衣包、口粮,还有防身的手榴弹,再加上像字典这样的教学物品,真属于“超载”了。
1942年夏末,敌人“扫荡”频繁,师生们化整为零,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活动。李西恋所在的小组在青纱帐里躲避了五六天,只有花生米可吃,晚上天凉,闹得人们都拉肚子。在如此困难的条件下,小组的学习从未中断,老师不在,她就毛遂自荐,当起小先生来。后来她们小组被敌人发觉,她和同学们和敌人周旋,日夜不得休息,把东西都留了,只有她背着一个书包、两颗手榴弹,书包里还装着那部《康熙字典》。一次,同学们被敌人包围,她躲到一个老乡家的大缸里。房东大娘很机警,赶忙用烂棉花把缸口盖住,才躲过一劫。后来,同学们在她的日记本上看到了这样的记录:“六月二十七日,阴。今天真倒霉。跑了五十多里路,最后还是被敌人包围了。我藏在老乡家的大缸里,害怕极了,心想这下可完了。说也奇怪,当敌人进屋时,反而不怕了。我一只胳膊抱住《康熙字典》,另一只手把手榴弹弦拉开,缠在手指上,准备敌人发觉了,就和字典共存亡”。
在战争环境中,曾先后辗转阜平、建屏、平山县等地的冀晋中学毕业证书
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下,同学们坚持着学习。随着斗争形势的发展,学生很快发展到五六百人之多。教师队伍也迅速扩大,教学质量大为提高。
1940年3月,在冀中行署教育科主持下,召开了中学分校会议,把八中划分成为四个中学,即八中、七中、九中和十中。与此同时,在冀中军区领导下,又成立一所抗属中学。1942年,在敌人“扫荡”中,各中学陆续被敌人摧毁破坏。1943年,部分师生跨过平汉线,到晋察冀腹地山区去。其中部分人员随抗属中学转到延安去了。留在冀中的,有小部分人转入地下活动,大部分人分散回家隐蔽,后来在当地参加了工作。1944年后,冀中各中学又陆续恢复了,有的还有了新的发展。
抗战时期冀中八中的学生们,在艰苦的环境中锤炼和强化着自身,这些原本普通农民家庭的孩子,在硝烟和学习中锻炼成长,很多人成为了栋梁之才。很多同学后来回忆,当年在八中虽然学习时间不长,但养成了爱书、读书的好习惯。不断地学习新知识,成为八中学生在后来工作生活中的一种有益支撑。
方志河北|
宣传河北省情
服务中心工作
服务领导决策
服务人民群众
微信号|
hbdfzxh@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