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
趣
wei
味
di
地
zhen
震
xue
学
中国地震学会—地球科学科普栏目
地震科普—地震预警三部曲
看天上的星星尽显光辉
赏地下的河水肆意奔流
20、地震预警三部曲
20.1 前方报警(波前预警)
20.2 当地报警(现地预警)
20.3 大数据报警
凡响声一报告,地震就要到
——地震谚语
地震预警(Early Warning 或 ShakeAlert)跟战争期间拉警报的性质一样,只不过不是防敌机,而是躲地震。预警是警报不是“预报”,仅仅是为了在十秒到几十秒内的应急处置。
预警有三招,全是从足球那里学来的战术(图 20-1):
前方报警和当地报警如同对付前场远射和门前起脚;大数据报警如同打全场紧逼。
日本搞得最早,2007 年正式启用前已经试验了 20 多年。报警范围有严格限制:只能发布在地震动强度会造成破坏的区域内。我国处于边建设、边试验阶段。
预警的服务对象主要为重大工程的自动化系统,公众应急上只是一种辅助手段。当前发展的重点是大数据报警,让千百万个智能手机以最迅速的方式采集到震动信号,从而大大提升预警的社会效益。
图 20-1 地震预警三部曲
20.1 前方报警(波前预警)
◆ 墨西哥的忆苦思甜
1985 年 9 月,墨西哥秋高云淡。19 日 7 时 19 分发生 M w 8.0 地震,震中虽然在西海岸,但远离震中的墨西哥城却损失惨重,城市的三分之一被毁,部分街区大火,约1万人死亡、4 万人受伤、3.2 万人无家可归。Mexico 的古意为月亮湖心岛,即远古的一个美丽湖泊。后人填湖造地成为城市,全国 1.2 亿人口的 1/5(即 2 100 多万人)住在这里,世界罕见的人口极度密集的城市。糟糕的是,地震波会在湖泊沉积的盆地里多次反射和共振,地面的加速度出现了8~50倍的放大(图20-2),导致灾情严重。
图 20-2 墨西哥城在 1985 年地震时的震动放大记录图
图 20-3 1985 年墨西哥地震及构造背景
墨西哥的地震又大又多,但有独特之处:地震主要发生在西海岸的中美海沟(MAT)俯冲带,深度多在 60km 以浅,距墨西哥城 320 ~ 700km(图 20-3),比北京到渤海湾的距离还远。而西海岸的基岩裸露、人烟稀少,震害又很轻。
有鉴于此,墨西哥自 1989 起步,于 1991 年 8 月建成了地震预警系统,并在世界上最早付诸了应用。监测点多位于西海岸,118 个台站布设了 2200 个地震传感器,间距 25km,保卫后方的墨西哥城(图 20-4)。早期用户约 440 万人,属于典型的前方报警系统[1] 。
图 20-4 墨西哥地震预警监测站分布
1993—2017 年,西海岸 6.5 级以上的强震共 12 次,对 1993 年、1995 年和 2012年的 7.0 级以上大震均发出了成功的警报。最近,2017 年 9 月 8 日 8.1 级特大地震,为墨西哥城提供了超过 86s 的应急时间。与 1985 年 8.1 级地震严重灾难相比,遇难人数只有几十名。他们有效警报的最小震中距为 160 ~ 175km,1 分多种的预警时间
发挥了社会效益:
1985 年地震区(320km 远),预警时间 60s;
2012 年地震区(360km 远),预警时间 80s;
2014 年地震区(400km 远),预警时间 68s;
2017 年地震区(525km 远),预警时间 86s。
◆ 科学思路
“地震报警”的原始概念是个医生提出的,他叫 J D Cooper,美国人。1868 年 10 月 21 日旧金山地区 7.0 地震后,他在 11 月 3 日《旧金山每日晚报》上发表了一个奇思妙想(图 20-5):在距旧金山 10 ~ 100 英里处布设一个简单的机械装置,把地面的震动变成电流,再通过电线把信号传到远方,让大钟自动鸣响,四方报警……至于技术上怎么实现嘛,那就不是他的事了[2] 。当时,没人看好这个天方夜谭。须知,1837年英国刚建立第一个有线电报线路,1844 年莫尔斯才从华盛顿向 64km 外的巴尔的摩拍出人类第一份有线电报,而地震波是在 1889 年在德国被确认的。Cooper 在 1868 年的初冬,已经在晚间的报纸上月明星稀地露了一脸,够可以了!
100 年的历史,风轻云淡翻了过去。
1964 年 3 月 27 日是耶稣受难日,阿拉斯加发生 M w 9.4 地震,强度仅次于 1960年智利的 M w 9.5 地震。海啸浪高 67m,7 个小时传播到夏威夷时仍有 5m 的浪高,12 个小时才传到墨西哥,造成破坏(图 20-6)。当然,灾难也送来了思想启迪的回报:地震同时激发了地震波和海浪波,前者波速每秒 6km 以上,后者仅 0.2km,比空气中的声波(340m/s)还慢。整个一个龟兔赛跑嘛!
那么,就可以用地震波对海啸波做“报警”了(图 20-7)。
图20-5 Cooper 应急报警的原始概念
图20 - 6 1964 年阿拉斯加海啸(数字单位:小时)
图20-7 海啸预警原理——龟兔赛跑
1967 年,阿拉斯加首先成立了海啸预警中心,环太平洋的 26 个国家参加,设53 个验潮站、51 个地震台。地震记录经 5 ~ 10min 处理后,报警的时间量:越洋海啸可提前 30min;区域海啸可提前 20min;有时可达数小时到十几小时。
有了海啸预警的模板,地震预警便照猫画虎的诞生了。
地震会同时激发出纵波 P(速度快,~ 6km/s)和横波 S(速度慢,~ 3.5km/s)。横波 S 能量最大,是房倒屋塌、人员伤亡的元凶。故而地震预警的核心思想是“利用 P 波,防范 S 波”(图 20-8)。一旦捕捉到的 P 波信号,就立刻用无线电对外围地区发出警报,技术上已超越 1868 年 Cooper 的原始概念了。
图20-8 地震预警的原理和处理系统布
◆ 地震震级
必须明确一点,地震预警既不是地震预报,也不是地震速报。
微小地震每天会发生上百次,二三级的小震也会时时碰到,预警系统的软硬件配置不会把它们作为监测目标,也监测不好。预警系统的防范对象仅仅是破坏性强震。遗憾的是,目前各国的震级测定只能做到“粗估”。
于是,“狼来了”的故事就这样上演了。
预警系统的参数测定至少需要 2 ~ 3 个检波器 [3] (图 20-9)。取 P 波初至后的 2 ~ 4s 信号,由卓越周期 τ(或者平均周期)和振幅 P d 做估算,按“触发阈值”决定警报的发出。震中,则由检波器间的 P 波到时差来粗估。数据处理的理论难度不大,但必须极端快速,故而地震预警的“秒级技术”比海啸预警的难度要大得多。警报只能也必须采取“接续发布”的方式,一报、二报……五报,逐渐趋于准确。
公众心里要有个底:地震预警能为社会提供出的有效时间最多也仅几十秒,重点对象是高铁、化工、军工、地铁、供电、通信、厂矿、核反应堆等重大工程的自动化系统(图 20-10)。罗马尼亚、土耳其、墨西哥、日本、立陶宛在核电站四周都配有专门的警报系统,美国加州、冰岛、瑞士、意大利、希腊、埃及和印度无不这样做。就公众的应急避险而言,它仅是个辅助手段。
图20-9 地震记录的预警处理
图20-10 地震预警的服务重点
20.2 当地报警(现地预警)
◆ 预警系统的固有弱点
地震暗能量,名为“地震”,却静得悄声无息;称之“滑移”,又滑得似动非动!对其认识,是近30 年间地震学的一个重大进展。
两大固有弱点:一是难定地震参数;二是存在预警盲区。
首先,P 波信号的干扰因素多,对刮风雷电、山石塌落、工程作业等非地震震动很难识别;S 波到达之前还会出现回折波、首波和多重反射波的干扰;特大地震会有多次破裂,导致震级的估算会偏小。
例如 2008 年的汶川 M w 7.9 地震是历经了 7 次大错动才完成的[4] ,最大的两次破裂相隔 40s 左右(图 20-11),持续位错 60 ~ 80s,破裂面长度 240km。要用 P 波初动的前几秒确定整个地震过程,是做不到的。
日本 2011 年 3 月 11 日 M w 9.0 地震含 3 次大破裂, 历时约 180s, 破裂延展逾300km(图 20-12)[5] 。最严重的第二次、第三次破裂的 P 波已经被第一次震动淹没,这就削弱了应急警报的实效和准确性了。第 1 报由距震中最近的石卷大瓜台在 P 波初至后的 5.4s 发出:“震级 4.3,烈度 1 度多”,安全无恙。第 4 报在 8.6s 发出[6] 。2min 之内连续发出了 15 次警报,已经是震后逾 130s 的警报:“震级 7.2”,预警盲区逾 500km,对于灾区完全失去了有效价值。
这种情况在 2021 年 2 月 13 日福岛东海的 M w 7.3 地震中,再次重演。
图20-11 汶川地震台的地震记录[4]
图20-12 日本2011年的大震记录和3次破裂位置[5]
只有海啸警报的效果较好,警报是在震后 3min 发出的,海啸第一波在 10min 多到达,起到了防范海啸的作用。
日本大震的实践结果,让所有的对地震预警予以过高期望的人们清醒了!第二个固有弱点是存在预警盲区。
数据处理需要一定的时间,这个时段里地震波照样向前传播,从而就形成了一般约 60km 半径的预警盲区[6](图 20-13)。即便在震后 5s 发出警报,也会有约20km 的最小盲区,而震害的最大地点却恰恰处于盲区内。鉴于有效的预警及逃逸时间,一般不会超过 30s。于是,主要的受益对象就不是极震区的群众,而是外围地区;震中距越大,预警时间越长,但实际作用已经大大降低了。这点务必对公众讲清楚,以便大家能有个清醒认识和正确处置。
图20-13 2011 年日本地震的报警[6]
◆ 日本的当地报警
墨西哥 “前方报警”的地理环境,世上少有。日本狭小的环境走上了另一条道路——当地报警。
1932 年日本已建立了全球第一个海啸警报系统,1982 年建立了地震警报系统,铁路先试用了 10 年,1992 年新干线又试验了 10 年,2004 年加密测点到每万平方千米 1 323 台(美国 53 台,我国目前0.3 台),测点间距不超过 15km,后来又把测点间距缩小到 2.5km(图 20-14)。直到 2007 年 10 月 1 日才向全国正式提供地震预警服务[6] 。
图20-14 日本地震监测台站的密集分布
此时,地震震级、衰减、烈度、震中都不再需要读数计算了,直接标出强震仪的振幅就是烈度速报图,每 2s 显现一遍的全国速报图就是地震波的扩散速度,最先记录的台站位置就是 I 类精度的震中[7] 。全国划了 188 个预警发布区,区内至少 2个台站的烈度达到“5 度弱以上”(相当于我国 VI 度,房屋已遭损坏),才属于允许发布警报的区域,续发警报可以在随后的 60s 内跟进。法律规定:不得对外围的、没有破坏性危险的地区发地震警报,避免骚扰这些地区的正常生活。
2007—2009 年,他们共发布过 11 次公共预警(2 次漏报、3 次虚报、6 次正确),成功率约为 50%。据悉,近年的成功率已有大幅提升。
好在“狼来啦”多次,民众也不怕狼了。
20.3 大数据报警
◆ 新的曙光
随着“5G +”时代的到来,大数据报警成为第三种预警途径,至今不到 10 年。
密集或超密集的地震观测网完全改变了测震学的传统观念,集中体现在传感器、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 4 个方面的革命[7-9] 。大量的智能手机和笔记本电脑都已经内置了一块微电机传感器(Micro-Electro-Mechanics System,MEMS),功耗极低,能灵敏地测出 3.1 ~ 5.4 级地震。2019 年,瑞典用高导电性纳米石墨烯研制出世界上最小的纳米电机传感器(Nano-Eectro-Mechanical Systems,NEMS),其广泛的应用前景已难以估量(图 20-15)。所得的巨量大数据会自动汇集到分布式中心,人人可以实时测定地震位置和震级(图 20-16)。
图20-15 加速度传感器 MEMS 和 NEMS
图20-16 智能手机成为大数据技术的终端
2013 年 1 月,智利开发了智能手机网络预警系统[10] 。一旦手机被地震信号触动,预警网络便在几乎同一时刻涌现出大量新信号,数量远超过无震时的背景水平,会迅速超过阈值而报警(图 20-17)。由于每个手机的位置和时间都是已知的,通过大数据的类比、相关、统计、追踪等处理,地震的发生能被立刻确定。一系列的简单算法要比小数据的复杂算法更有效、更准确。震中是根据信号最先到达台站的平均间隔确定的,从而得知各手机点的震中距;震级是根据地震波扫过的最大震动面积推算的。
智利的系统已经检测到 210 余次地震事件。在 2015 年 9 月 16 日智利伊亚佩尔M w 8.3 地震时,自动为 62km 远的圣地亚哥提供了 5 ~ 10s 的预警警报,让震中距136km 的阿根廷门多萨提前 20 ~ 25s 收到警报。至 2016 年,已经拥有约 12 万用户[10] ,包含智利、厄瓜多尔、墨西哥、阿根廷、意大利、美国、尼泊尔、哥伦比亚、秘鲁和尼加拉瓜。2012 年,美国 -加拿大在太平洋西北部开发了Shake Alert系统,可以从日常的震动中检测出 10km以内的 5 级地震[11] 。
图20-17 大数据检测到的 2015 年智利地震[10]
◆ 取之于民,用之于民
大数据技术的诱人之处在于:千百万公众的智能手机不再是接警终端,已成为“微型地震台”,能以最迅速、最密集的方式采集到震动信号。用户是测震的主人,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
预警的速度和精度被大大提高、预警盲区被压缩到极小,能够挽救更多人的生命。MEMS 和 NEMS 传感器能在微米量级的尺度上完成许多传统机械传感器所不能实现的功能,不仅可以测温度、气味、脉搏、热量消耗等,还能测气压、湿度、PM2.5、化学微量以及声光电磁重等参数,发挥了前兆台网的作用。
从此,地震预警走上了“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的康庄大道。
截至 2020 年底,我国网民已达到 9.8 亿,互联网普及率约为 70%,而全球普及率为 55%。只要在(100km×100km)范围内有 400 部以上的手机参与地震预警系统,就相当于检波器的间距达到了 5km 左右的密度,这是我国专业系统建成后都还达不到的水准。
推广地震大数据系统,要与社会公众密切联系。
一方面是让检波器更贴近生活、 更加方便,可置于电源插座里,或扩大至睡眠手环、健身计、计步器、各类报警手表等(图20-18)。例如 2014 年 8 月 24 日凌晨美国纳帕地震,研究人员居然仅根据睡眠手环的大数据信息,就能独立地确定出震中位置和影响范围。另一方面,还要生动活泼地组织好大众的参与,积累适合我国国情的运作办法。
最后提醒一句:客官心中要有数,地震预警的“狼来啦”节目免不了会上演多次,要是磕着碰着、摔了一跤,您可别生气啊,各国都是免责的!
为了抗震减灾,咱就豁出去试试吧:
投入地爱一次,忘掉自己。
伸出你的手,别有顾虑;
敞开你的心,别再犹豫……
图 20 - 18 多种震动采集途径
○参考文献
[1] Cuellar,Espinosa-Aranda,Suarez,et al. The Mexican Seismic Alert System(SASMEX)[R].http://www.cires.org.mx/docs_info/CIRES_039.pdf,2014.
[2] Paolo Gasparini,Gaetano Manfredi,Jochen Zschau. 地震预警系统[M]. 梁建宏,孙丽,邹立晔,等译 . 北京:地震出版社,2014.
[3] 张晁军,李卫东,林捷,等 . 关于地震预警的几个问题[J]. 中国地震,2013,29(2):198-209.
[4]武玉霞 . 地震必读[M]. 北京:地震出版社,2013.
[5] 王勇胜,金星,韦永祥 . 新型地震预警方法研究及预警能力分析[J].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2019,39(1):106-113.
[6] Yamasaki E. 我们可以从日本地震预警系统中学到什么?[J]. 国际地震动态,2013(7):1-13 .
[7] 陈会忠,张晁军 . 密集地震观测带来的变革[J]. 地震研究,2017,40(1):54-67.
[8] 殷海涛,刘希强,李杰,等 . 现今地震预警技术及其在国内发展状况的探讨[J]. 中国地震,2012,28(1):1-9.
[9] 李佳威,吴忠良 . 地震预警系统的“盲区”控制问题[J]. 中国地震,2016,32(4):584-594.
[10] Finazzi F. 地震网络项目:基于大众智能手机的地震预警系统[J]. 王林,译 . 世界地震译丛,2017,48(6):479-495.
[11] Kong Q K,Allen R M,Schreier L,et al. MyShake一个跨界的系统:智能手机用于地震预警[J].国际地震动态,2016(6):1-9.
图文来源:《趣味地震学》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