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只想要一个拥抱,最后却选择了坠楼:冷漠背后的心理真相

文摘   2024-09-18 22:12   中国香港  


后疫情时代,我们似乎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需要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然而在这看似紧密的联系背后,一种无形的冷漠正悄然蔓延,亲密关系中的冷漠和情感忽视正在成为一种隐形的威胁。

一个冬日的上海,一位28岁的女性从15楼坠下,结束了自己短暂的生命。而这一悲剧的起因仅仅是一个被拒绝的拥抱。看似微不足道的情感忽视,却酿成了无法挽回的结局。这起事件不仅引发了全社会对亲密关系中责任和义务的深刻反思,也让我们不得不重新审视冷漠在人际关系中的致命影响。本文将通过还原这场悲剧,探讨亲密关系中冷漠的杀伤力、法律的介入及社会的反应,旨在呼吁我们关注情感支持的重要性,防止类似悲剧的再次发生。


一、悲剧的序幕:被拒绝的拥抱

那个寒冷的夜晚

2021年12月的上海,寒风凛冽。28岁的熊某拖着疲惫的身躯回到家中。作为一名KTV酒类销售人员,她刚刚结束了一天的辛劳。顾客的刁难、工作的压力,再加上酒精的作用,让她感到前所未有的孤独和脆弱。在这个时候,熊某最需要的是一个温暖的拥抱,一句轻声的安慰。她期待着男友卞某能够察觉到她的情绪,给予她急需的情感支持。然而,现实却给了她当头一棒。

当熊某试图向卞某倾诉自己的委屈时,得到的却是一句冷冰冰的回应:"快点睡吧,别再BB了。"这句话就像一把锋利的刀,深深地刺痛了熊某脆弱的心。熊某向卞某抱怨,称卞某嫌弃她,不关心她,对她不好,但卞某仅是让熊某快点睡。之后,熊某躺在床上向卞某“要抱抱睡”,卞某予以拒绝,两人因此发生了斗嘴。熊某想将卞某的头搭在她的肩膀上,卞某躲开了并转过身躺着背对熊某,并坚持不抱。

熊某内心的孤独感和被抛弃感瞬间达到了顶点。一个多小时后的凌晨六点多,在酒精和极端负面情绪的双重作用下,熊某做出了一个令所有人都后悔莫及的决定。她打开窗户,从15楼一跃而下,结束了自己年轻的生命。(其男友卞某给法院的笔录中自称“在其半睡半醒的状态下,感觉到了熊某起身,然后听到了拉窗帘和开窗的声音,约半分钟后,卞某听到了一声“啊”的惨叫,然后又有一声比较闷的坠地声。”)

一个简单的拥抱,本可以挽救一条生命。然而,冷漠和忽视却将悲剧推向了不可挽回的深渊。


二、冷漠的杀伤力:亲密关系中的无形利刃

 冷漠:比争吵更具破坏性的沉默杀手

在亲密关系中,我们常常认为争吵是最具破坏性的因素。然而,著名心理学家约翰·戈特曼的研究却给出了一个令人意外的结论:冷漠比争吵更具杀伤力。

戈特曼教授通过长期研究发现,争吵至少表明双方还在乎这段关系,愿意为之付出情感。而冷漠则代表了一种情感上的完全抽离,给对方带来被遗弃和无视的感受。这种被忽视的感觉,往往比激烈的争吵更容易摧毁一个人的自尊和安全感。

在熊某的案例中,她渴望得到的仅仅是一个简单的拥抱,一个最基本的情感回应。然而,面对的却是男友的冷漠和拒绝。这种冷漠不仅没有给予她需要的情感支持,反而加剧了她的绝望情绪,最终将她推向了生命的尽头。

情感共鸣的缺失:亲密关系中的"隐形杀手"

在健康的亲密关系中,情感共鸣是维系关系稳定的基石。它意味着双方能够理解并回应对方的情感需求,给予适当的支持和安慰。然而,当一方长期忽视另一方的情感需求时,关系中的信任和安全感就会逐渐瓦解。

心理学研究表明,人在面对情感需求得不到满足时,容易陷入孤独、焦虑,甚至绝望的状态。特别是在亲密关系中,情感的共鸣和支持显得尤为重要。当一个人在最脆弱的时候得不到伴侣的理解和支持,那种被孤立和抛弃的感觉会被无限放大。

在熊某的案例中,卞某的冷漠不仅是对熊某当下情感需求的忽视,更是对她长期以来内心呼喊的漠视。这种持续的情感忽视,犹如一把无形的利刃,一点一点地切断了熊某与这个世界的情感连接。

 冷漠的累积效应:滴水亦能穿石

亲密关系中的冷漠很少是突然爆发的。更多时候,它是日积月累的结果。就像水滴石穿,看似微不足道的日常忽视,长期累积后会造成巨大的情感创伤。

心理学家苏珊·约翰逊在她的著作《依恋理论在实践中的应用》中指出,持续的情感忽视会导致伴侣之间的情感疏离,进而引发更多的负面情绪和行为。这种恶性循环一旦形成,就很难打破。

在熊某的案例中,我们不难推测,那个被拒绝的拥抱可能只是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在此之前,可能已经有无数次的情感忽视和冷漠累积,最终导致了这个悲剧性的结局。


三、冷漠如何定价亲密关系中的关怀义务

熊某的家人将卞某告上法庭,认为他在女友最需要关怀的时候选择冷漠,未尽到作为亲密伴侣的责任,间接导致了悲剧的发生。上海市静安区人民法院经过审理,做出了一个引发广泛讨论的判决:判定卞某对熊某的死亡承担10%的赔偿责任,共计17.5万余元。这个判决在社会上引起了巨大反响。支持者认为,这为亲密关系中的情感责任划定了一条底线,警示人们不能忽视伴侣的情感需求。反对者则担心,这可能会导致法律过度干预私人生活,影响个人自由。

法律视角下的亲密关系责任

从法律角度来看,尽管熊某与卞某并未登记结婚,但他们的同居关系已经赋予了双方相互扶持、关心照顾的义务。当熊某陷入情绪崩溃时,作为伴侣的卞某理应给予必要的情感支持。他的冷漠和拒绝,在某种程度上加剧了熊某的绝望情绪,间接导致了悲剧的发生。法学专家指出,这个判决并不是对所有亲密关系中的冷漠行为进行惩罚,而是针对特定情况下的极端忽视。它传达了一个重要信息:在亲密关系中,我们不仅要对自己的行为负责,也要对自己的不作为承担一定责任

法律对私人生活介入是否适度

这起案件的判决不仅在法律上界定了亲密关系中的情感责任,也在社会层面发出了警示:亲密关系中的冷漠和忽视同样可能带来严重的后果。然而,法律的介入也引发了关于个人自由与社会责任平衡的讨论。如何在保护个人隐私和自由的同时,确保亲密关系中的基本情感义务得到履行,成为了一个需要社会各界共同探讨的话题。


四、舆论的交锋:冷漠究竟该不该承担责任?

 支持方:亲密关系中的责任不可忽视

支持判决的一方认为,亲密关系意味着责任和义务。无论是婚姻还是同居,双方都应在情感上相互扶持。他们认为,卞某在熊某情绪崩溃时选择冷漠,未能履行作为伴侣应尽的情感责任,这种忽视和冷漠无异于一种情感虐待。心理学家玛丽安·李维恩在她的著作《亲密关系的治愈力》中指出,情感支持是亲密关系中不可或缺的元素。当一方处于情绪低谷时,另一方的支持和理解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治愈作用。相反,冷漠和忽视则会加剧负面情绪,甚至导致更严重的心理问题。支持者认为,法院的判决为社会树立了一个重要的警示,提醒人们在亲密关系中要承担必要的情感责任。这不仅是对个人的要求,也是对整个社会情感健康的一种维护。

 反对方:每个人应为自己的选择负责

另一部分人则持不同观点。他们认为,成年人应对自己的情绪和行为负责。卞某无法预见熊某会做出极端行为,法律不应因为情感上的冷漠而追究过多的责任。这些反对者担心,如果法律过度干预私人情感领域,可能会影响个人自由,甚至导致一些人出于恐惧而勉强维持不健康的关系。他们认为,每个人都有选择如何表达情感的自由,不应被强制要求以特定方式回应伴侣的情感需求。

个人自由与责任的平衡

这场舆论的交锋实质上反映了现代社会中个人自由与责任的冲突。现代社会强调个人权利和情感独立,但亲密关系中的责任和义务同样不可忽视。社会学家安东尼·吉登斯在他的著作《亲密关系的变革》中指出,现代社会的亲密关系正在经历一场深刻的变革。人们既渴望亲密,又害怕失去自由。如何在尊重个人自由的同时,确保在亲密关系中承担必要的情感责任,成为了一个需要不断探讨的社会议题。


五、社会反思:情感冷漠与社会支持系统的缺失

城市化与情感疏离

熊某的悲剧不仅揭示了个人情感的崩溃,也折射出了现代社会中情感冷漠的普遍性和社会支持系统的缺失。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人与人之间的情感联结日益疏远。快节奏的生活和激烈的竞争让人们疲于奔命,忽视了情感交流的必要性。在这种环境下,亲密关系中的冷漠和疏离逐渐成为一种普遍现象。社会学研究表明,城市化程度越高,人们感受到的孤独感就越强。在大城市中,即使被数百万人包围,许多人仍然感到孤独和被忽视。这种普遍的情感疏离为悲剧的发生提供了温床。

社会支持系统的不足

尽管近年来社会对心理健康的关注有所增加,但心理健康服务体系依然不够完善。许多人在面临情感困境时,无法及时获得有效的帮助。心理学家亚伯拉罕·马斯洛在他的需求层次理论中强调,归属感和爱的需求是人类的基本需求之一。当这种需求得不到满足时,个人的心理健康就会受到严重影响。然而,在现代社会中,满足这种需求变得越来越困难。社会支持系统的缺失,进一步加剧了个人在情感困境中的无助感。熊某的悲剧正是这种社会支持缺失的极端表现。如果有一个健全的社会支持系统,也许就能及时发现并干预类似的情感危机,避免悲剧的发生。


六、面向未来:如何防止情感冷漠带来的悲剧?


政府和社会应加大对心理健康服务的投入。特别是在社区层面,推广易于获取的心理咨询服务,帮助更多人在情感困境中找到专业的支持和帮助。世界卫生组织的研究表明,每投资1美元用于抑郁症和焦虑症的治疗和预防,可以为社会带来4美元的回报。这说明,投资心理健康不仅能够减少个人痛苦,还能为整个社会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完善的心理健康服务体系不仅能减少情感悲剧的发生,也能提升整个社会的幸福感和凝聚力。它可以成为亲密关系中的"安全网",在个人情感支持系统失效时提供必要的帮助。


重建社会支持网络

在这个日益数字化的时代,我们需要重新审视人与人之间的情感联结。通过邻里互助、志愿服务等方式,重建社会中的情感支持网络,让每个人在面对情感困境时都能感受到来自社会的温暖和关怀。社会学家罗伯特·帕特南指出,社会资本的下降导致了人们之间联系的减少和信任的丧失。重建社会支持网络不仅能为个人提供情感支持,还能增强整个社会的凝聚力和韧性。


结语

一个被拒绝的拥抱,带走了一个年轻的生命,这个冷漠导致的背景值得全社会深刻反思。在追求个人自由和独立的同时,不要忘记人与人之间情感联结的重要性。在亲密关系中,我们每个人都既是情感的接受者,也是给予者,我们需要不断培养自己的情感智慧,学会关心和理解他人,构建一个更加温暖有爱的家庭和社会,让每一个感到孤独和无助的人都能在身边找到情感的依靠,避免更多的悲剧重演,让每个人都能感受到生命的美好和价值。

MindfulnessTherapy
科学循证的心理干预探索及科普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