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作弊,他用老鼠须抄了2.8万字......

文摘   2024-10-27 15:18   上海  
公元850年,湖南考生刘蜕写了一篇诉苦文章。
“……日行六十里,用半岁为往来程,岁须三月侍亲左右,又留二月为乞假衣食于道路……”
总结来说,刘蜕的意思就是来考一次试,“路远,耗时,没钱”。

好在这一年刘蜕考中了进士。由于他老家已经50多年没出过进士了,被称为“天荒”,所以“破天荒”这个词的典故,就是从他这里来的。

参加科举考试首先要算一笔经济账。对于外地考生来说,赴考的差旅费就是很大一项支出了,然后考试的试卷费,笔墨费,服装费等等,都需要考生自己掏腰包。对于一般人家庭而言,这绝不是一项轻易可以负担的开支。


1、行卷

任何时代的考试都是这样:凭实力,也讲运气。那么,在科考前后,有没有一点可以增加“好运”的盘外招呢?

当然也是有的。

公元800年,28岁的白居易进京赶考。

当时的白居易满腹经纶,却默默无名,于是就找到了著名诗人顾况,请他代为向主考官推荐一下自己。顾况心想哪里冒出来的毛头小子,莫名其妙。再一看白居易的名字,更是出言嘲讽:

“长安百物皆贵,居大不易。”

白居易笑笑,奉上自己写的诗《赋得古原草送别》,顾况读到“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这句后,当即改口:

“有句如此,居天下有甚难!”

后来受顾况推荐,白居易高中进士。

白居易这种行为算作弊吗?在唐代,倒还真不算。因为这是一种官方默认的行为,有专门的名称,叫“行卷”。

所谓“行卷”,就是参加考试的考生为了能考上或争取更好的名次,在考试前将自己平时的诗文编辑成卷册,呈送给有名望有地位的文人,请他向考官推荐。

这里面有一个规定:考生不能直接向考官“行卷”,而是必须通过有名望的人推荐。

但从消极的意义上来说,“行卷”其实是在打作弊的擦边球,因为事先投递文章求推荐,势必会滋生腐败和行贿,即便推荐者洁身自好,但考生还有可能是抄袭别人的文章请求推荐。

所以,从宋朝开始,“行卷”这种方式就基本销声匿迹了。


2、作弊奇书


那么,中国古代科考有作弊吗?当然有!

只要有考试,就会有作弊,这个定律放之四海皆准。

1997年5月5日,河南的开封展出了一套“奇书”。

这套书分上、下两册,印刷于清朝光绪年间。书面纸张为黄褐色,内文用宣纸印刷,墨色精纯,校勘精当,印刷精细,字迹清楚。

那这套书又在何处?

这套书只有6.5厘米长,4.8厘米宽,1.5厘米厚,总共也就一个火柴盒大小。

但就在这套火柴盒大小的书里,一共刊载了《易经》《书经》《诗经》《礼经》《春秋》五经,还连带注释和序言,共342页,30万字。

这本书,先是用手工抄录,然后再石刻印刷而成。

这是一套给考生作弊用的书……



2、替考


为了选拔人才,科举制度从隋朝开始实行,到清朝末年废止,历经1300多年。科举制度这个看似公平的制度也存在着一些弊端,其中之一就是考试作弊。

古人作弊的种类有很多种,方法也千奇百怪!行贿是当时一种最见效也最冒险的作弊方法,用钱财或势力去拉拢主考官或其他相关人员。以偷取试题、留下标记、交换试卷等方式进行作弊。

有时候行贿也不一定要直接给钱或物品,而是通过暗示、透露或约定等方式进行交易。行贿如果被朝廷发现,不仅作弊者要承担责任,考官也得掉脑袋!比如雍正皇帝就规定无论是考官还是考生,凡是作弊、受贿录名、听情关节者,一旦审实,斩立决!

行贿这是有钱人的做法,但有时候有钱也托不到关系,咋办?

最常见的就是替考”——枪手(假手)代考。请枪手代考,也是有讲究的。

一种,就是我们现在也常见的,枪手代替考生入场考试,考生不出现在考场。而另一种则更不易被发觉:枪手和考生同时入场,但枪手在试卷上写考生的名字,考生在试卷上写枪手的名字,神鬼不觉。

古代没有身份证和照片,考试答卷时间都很长,这也给学子雇佣“枪手”提供了便利。晚唐时期,大才子温庭筠就经常受他人之邀,前往考场当“枪手”。

“梳洗罢,独倚望江楼。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肠断白苹洲”就是他写的。

话说温庭筠这哥们才名堪与李商隐比肩,却是个情种,且喜欢吃喝嫖,所以一生不得志,屡试不中。痛定思痛,他索性疯狂报复社会——开始做“枪手”代考。唐宣宗大中十二年的那场会试,温庭筠自己作为考生入场,然后在考场里一口气又写了八篇文章,帮助八个人完成了考试私占授者已八人,一战封神。



3、作弊黑科技


那么如果家里又没钱又没权,怎么办呢?

最常用的自然就是“夹带”,夹带什么呢?就是各种小抄。但小抄放在哪里,学问就大了。

普通技术流,最常见的方法将经文藏在衣服鞋袜里的,有索性密写在衣物、身体上的,其他各式随身物品,包括文具、食品、蜡烛等都曾被用作夹带。

有的比较恶心,万历辛卯(十九年),在考场搜出某考生将资料藏于粪门,也就是我们说的菊花中。

冯梦龙在《古今谭概》中记载:

今怀挟蝇头,本其遗制也。万历辛卯,南场搜出某监生怀挟,乃用油纸卷紧,束以细线,藏粪门中。搜者牵线头出之。某推前一生所弃掷。前一生辨云:“即我所掷,岂其不上不下,刚中粪门?彼亦何为高耸其臀,以待掷耶?监试者俱大笑。


万历年间,某个考生考试携带作弊文稿,用防水的油纸卷紧了,用细线绑着,藏在肛门里。搜查的人拉着线头把它拽了出来。这个考生解释:这是前一个考生丢弃的。结果前一个考生被叫来对质问:就算是我丢的,难道不上不下,正好丢进你的肛门?那你干吗又高抬你的臀部,等着我来丢呢?


有些夹带的资料非常精致,比如清朝道光年间的一个作弊神器,是一套9卷本的小册子,每卷只有4.5厘米长、3.8厘米宽、0.5厘米厚,却有十多万字,字只有一毫米,用牛角雕版印刷的,这就是小抄之祖吧!







密密麻麻写满字的“夹带”上衣



写满了字的内衣,考试的时候偷瞄起来真的方便吗?




除了衣服和内衣外,连袜子和鞋子也不放过,果然是无所不用其极啊,会作弊的果然都是高手。




这个不是考卷,而是一块长45厘米宽35厘米,双面书写的丝绸,每个字只有2—3毫米,相当于现在的六号字体。现在打印不稀奇,而这篇手抄四书共2万8千余字,字字的笔划细如发丝,也不能怪它稍有潦草,这可是一笔笔书写出来的。


经专家鉴定,这是用老鼠的两三根胡须特制成的笔,是专门用来书写考场夹带小抄用的,手抄这2万8千余字十分不易。



古代也是有黑科技作弊的,这是一种比较玄妙且高端的作弊方法,有人运用一些化学或物理的道理,制作出一些难以发现的作弊器具。


比如有一种叫“银盐显影”的方法,便是将一块布片放入盐水中,在布片上写下一些文字,这样虽然不会被人发现,但只要用烛光一照,这些文字便能清晰地显现出来。

另一种叫做“隐墨+胶水”的方式,则是将一种叫做“墨鱼墨”的墨水,在衣物上书写六个月,墨水溶解后,便无迹可寻,待到考场上,汗液将胶水的粘性还原后,在衣物上撒点粉尘,便可将字体还原。


能想出这种方法的人,穿越到现在,应该是可以去做个魔术师,和刘谦抢饭碗了。



4、防作弊奇招


虽然古代考试作弊方式很多,但朝廷也并非善茬,同样采取了许多防作弊的措施。

第一招:朝廷最常见的方式是对试卷进行"弥封"和 "誊录"之法。
"弥封"是将考生的姓名、籍贯、家世等重要信息封贴起来,使得考官"莫知举子为何方之人、谁氏之子,不得有所憎爱,厚薄于其间"。
"誊录",是指考生的原试卷被专门封存起来,有专人对这些试卷进行誊抄,这种办法避免了作弊者通过在试卷中留下记号,也防止他的字迹被阅卷人辨别出。

第二招:为了有效遏制"夹带大观"的现象,朝廷设立了贡院搜检制度。据相关史料记载,早在唐代省试之时,考场周围便有兵卫四处巡逻。当然在考生进入考场之前,要打开他们的发结,脱去衣服,甚至……检查菊花。这种方式虽然严苛,但的确起到了不小的效果。

第三招叫“结保”。这个规矩从唐代就开始了,三人一保,类似连坐。如果三个考生中有一个被发现有作弊行为,三人同时受到处罚,逼得他们互相监督,不要因为其中一人作弊而毁了自己前途。到后面考官等人都参与作弊,那么考官和工作人员也要开始结保。

第四招,当时对付枪手的,

为了防止"替考"现象的出现,唐代统治者要求考生在参加科举考试之前,须得提供详细的体貌特征。在进入考场之前,考官也会根据这些特点,对考生验明正身。

在当时的乡试、会试,考生入场之前,考官还需要将识认和点名同时进行。除此之外,在后代的科举考试当中,朝廷还发明了"准考证"制度。考生在报考之时,也需要递交"识认官印结",以验证自己的身份信息。

在古代,准考证称为"浮票"。

考试前官员会准备好文卷,卷面粘贴浮票,其上填写考生姓名及座位号,卷后有弥封,用于封印试卷上的姓名籍贯等信息。

清代浮票,票面上部写有“浮票自行揭去,案发比对”字样,下部正中为考生姓名,左侧为座号。


第五招叫“锁院”。这一招缘起北宋年间。当时的翰林学士杨亿被任命为主考官,在开考前,他同乡中打算应科试的一些人来拜访他——目的明确,希望接受“考前辅导”嘛。这个杨亿一听他们的要求,拍案而起,大骂一声:“丕休哉!”掉头就走进了里屋。

杨亿当真是个清官?并不是。“丕休哉”三个字出自《尚书》,是一句骂人的话。有聪明人立刻听出了其中奥妙。那次考试,凡答卷中用了“丕休哉”一语的,都录取了。

为此,宋太宗决定开始“锁院”制度:每次考试的考官分正副多人, 都是临时委派的。考官接到任命后,便要同日进入贡院,在考试结束发榜前不得离开,也不能接见宾客。如果考官要从外地到境监考,在进入本省境后亦不得接见客人。



5、处罚

当然,光靠“防”是肯定防不尽的,那怎么办?那就还要“罚”。

不同朝代对考试作弊的处罚措施有所不同。例如:

‌隋朝对考试作弊者的处罚应该是轻微的,作弊成本极低,最多就是逐出考场,取消考试资格,下一次可以再考,这也造成在隋朝许多人才被埋没。


‌唐朝是科举制度盛行的朝代,但是唐朝初期延续了隋朝对考试作弊者轻刑罚的做法,造成唐朝科举毫无公平可言,许多人怀才不遇,发出“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呐喊。随着时间推移,唐朝的统治者也意识到这点,逐渐加强了对考试作弊者的惩罚力度。

唐穆宗时,礼部侍郎钱徽取士不公,所取郑朗等14名进士都是无才能的贵族子弟。穆宗获悉后就让白居易主持复试,结果有10人不合格。最后,钱徽被贬职,涉案官员都受到了处分。

宋朝‌采取了更加严格的措施,如包保连坐制度,一旦发现作弊,相关人员都会受到牵连‌。

《宋会要辑稿·选举》中记载,在宋宁宗嘉定十一年,四川荣州有考生靠着考官科举舞弊,东窗事发后,考官被撤职,在官籍除去名字,并发配。而作弊者被流放到五百里外充军,其他放纵作弊的考官,也受到降职和流放的处罚。


‌明朝,从洪武皇帝朱元璋开始,明朝统治者们对科举制度高度重视,而对科举作弊者的惩罚力度进一步加大,轻则杖刑,重则流放或杀头。但是随着时间推移,到了明朝中后期,科举考官舞弊情况愈加严重,其中最著名的莫过于唐伯虎舞弊案,这一案件牵连三位名人,除了唐伯虎外,还有明朝大学士程敏政、徐霞客高祖徐经,虽说后来唐伯虎被证明并没有参与舞弊,但也被取消了仕籍,在监狱里呆了一年有余。此后的唐伯虎一蹶不振,休了妻子,成天饮酒作乐,写下了那首《桃花诗》。由此看出作弊对科举考试造成了严重的危害。


‌清朝‌对科场舞弊案进行了更加严厉的处罚,考官和考生都要承担责任‌3。

康熙五十年发生在江南的科场舞弊案,副主考官赵晋等人收受贿赂,串通舞弊,被斩立决;负责牵线搭桥的“中间商”判处绞监候。主考官左必蕃被革职。所以说在清朝科考舞弊严重者已属重罪。

1905年9月2日,清政府发布“上谕”,正式宣布:

“自丙午(1906年)科为始,所有乡会试一律停止。各省岁科考试亦即停止”。

至此,在中国历史上延续了1300年的科举制度正式废除。




参考资料:

《历史不忍细看》赵越

《历史的镜子》张玮

《古人考试如何作弊?浅论古代科举考试中的作弊与反作弊》夫子道历史 2024-06-18

《从古至今,历朝历代对考试作弊者的惩罚有哪些?》青山化桥2023-10-20


感谢您的耐心阅读,请顺手点个在看鼓励一下~

Photos and History
看见历史,铭记历史,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