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指出,各地各高校要把握根本遵循,深刻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哲学社会科学的重要论述。必须以党的创新理论为引领,把准前进方向;以扎根中国大地为着力点,明确定位坐标;以构建自主知识体系为根本,贡献中国智慧;以培育时代新人为主旨,推动党的创新理论研究成果转化为相应的学科方向和课程教材,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建设研究队伍为基础,构建哲学社会科学人才体系,强化支撑保障。
会议强调,要坚持守正创新,持续巩固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高质量发展的思想根基。始终坚持“两个结合”,胸怀国之大者;始终坚持遵循规律,保持战略定力;始终坚持问题导向,推动范式变革。
会议指出,要把握重点任务,有力彰显构建中国哲学社会科学自主知识体系的担当作为。突出服务战略,坚持久久为功,抓住哲学社会科学历史机遇,承担构建自主知识体系的重大历史责任;突出一体贯通,坚持系统赋能,构建党的创新理论研究阐释和成果应用体系、学术体系、学科与人才培养体系、实践育人体系、国际交流合作体系;突出试点先行,坚持蹄疾步稳,立足中国实践取得的伟大成就,形成中国原创性知识体系;突出交流传播,坚持开放合作,以哲学社会科学为桥梁,更好传播中国声音;突出综合保障,坚持人才为要,对政策制度供给、资源配置供给、条件保障要素供给进行改革创新。
会议强调,要把握责任落实,凝聚推动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高质量发展的战线合力。要提高站位,加强党对哲学社会科学工作的全面领导;要强化示范,多出原创性、高质量、标志性学术成果;要守牢底线,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和学术导向。
会上,怀进鹏、吴岩为获奖代表颁奖。来自北京大学、西北大学、吉林大学、武汉大学的获奖代表和北京市教委、中国人民大学相关负责同志作交流发言。
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是教育部为表彰奖励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取得的突出成绩,鼓励严谨治学、勇于创新、铸造精品,推动高校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建构中国自主知识体系的重大举措。奖项于1995年设立,在高校领域及全国社科战线有着重要影响。第九届成果奖评奖工作于2022年年初启动,共产生获奖成果1496项(含香港、澳门高校获奖成果)。其中,著作论文奖1196项,咨询服务报告奖76项,普及读物奖21项,青年成果奖203项。
本文转自 | 微言教育
摄影 | 张劲松
责任编辑 | 杜润楠
更多精彩资讯,请点击上方图片,下载中国教育报APP、中国教育报好老师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