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晨两点,万籁俱寂,唯有派出所还灯火通明。派出所里走出一群人,嘴里还不断说着:“谢谢你们,感谢你们的帮助,解决了我们的大问题!”
秋收工作已接近尾声,但丰收的喜悦依然浓烈。田间地头不断有人来来往往,自然而然矛盾纠纷就多了起来。这时的乡里乡亲急切需要一个能主事、能调解、能处理的全“能”人,这时的派出所便成了乡亲们的“左邻右舍”,在他们最需要的时候为乡亲们解决“急难愁盼”事。
今年以来,同心县公安局河西镇派出所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不断深化“派出所主防”改革,依托“左邻右舍”(派出所为群众“左邻”,社区民辅警为群众“右舍”)工作法,持续抓基层、强基础、固根基,全面强化机制建立、支撑保障、社会治理等工作,实现了由“静态维稳”向“动态创稳”转变,以民辅警的“创稳力”努力实现“基础牢、出事少、治安好、群众满意”的工作目标。
立足“熟”字,实现警民沟通零障碍
基层基础工作事关派出所主防根基,基础越牢根基越稳。与辖区居民建立良好的沟通渠道,能够加强警务工作的有效性,提高社区的安全和谐程度,实现警民沟通零障碍,及时了解掌握社情动态,做到信息畅通。
因地制宜入户走访。河西镇派出所辖区共有19个行政村84个自然社,大部分是农村地区,居民较为分散。结合辖区实际,河西镇派出所因地制宜,采取错时的工作方式对实有人口进行入户走访。针对农忙时节群众白天不在家的情况,组织社区民辅警每晚18时至20时进行入户走访登记,确保实有信息得到落实。
建立全方位沟通平台。利用警民恳谈会、建立警民联系群等渠道,及时发布警务信息、安全提示和政策法规,提高辖区居民的法律意识与安全防范意识。在开展入户走访的过程中,向居民发放警民联系卡,架起警民连心桥,让群众真切感受到民警就在身边。
抓好“调”字,做到矛盾纠纷零激化
把矛盾纠纷化解在社区,让纠纷消弭于萌芽,是促进社区安全稳定,增强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的应有之举。做好该项工作的关键在于及时发现并妥善处理社区内的矛盾纠纷,防止其升级和激化。
田间地头调解室。农村矛盾纠纷大多发生在田间地头,河西镇派出所坚持“处置在早、化解在小”的原则,采取田间地头调处方式调解。民警在接到报警后,第一时间赶到现场,就地调解纠纷,就地化解矛盾。这种工作方式不仅方便了村民,也让调解更加贴近实际,大幅提高调解成功率。
亲情调解法。考虑到农村人际关系紧密,亲情观念浓厚,河西镇派出所创新推出“亲情调解法”,以“邻家”的视角处理矛盾纠纷。在调解家庭矛盾、邻里纠纷时,邀请矛盾双方的亲属参与调解,利用亲情的力量感化当事人,促使他们相互理解、相互包容。同时,利用社区民辅警对群众信息的熟悉度,社区民辅警自比群众的“邻家”开展纠纷化解工作,大幅提升群众的信任度和安全感。
化解矛盾不过夜。在运用“左邻右舍”工作法开展矛盾纠纷化解的同时,河西镇派出所民辅警坚持以“化解矛盾纠纷不过夜”为工作原则,力求矛盾纠纷在最短时间内得到解决,避免矛盾升级和恶化。调解过程中让当事人充分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感受,引导当事人换位思考,理解对方的立场,切实让人民群众在矛盾纠纷解决的过程中,感受到公平正义和温暖关怀。
借力“联”字,确保辖区安全零隐患
社区安全是社区稳定的基础,有效的社区安全防范、全面的安全管理和风险预防措施可以有效维护社区治安,保障社会的和谐与进步。
安全隐患联动排查。坚持对辖区的“九小场所”常态化监管,对商业区、人员密集区等重点部位进行安全隐患排查,采取重要节点全面排查与不定期临时抽查相结合的方式,确保无死角监管,最大限度排除安全隐患。社区民警利用社区公告、警民联系群、警民恳谈会等多种渠道宣传防范知识,提高群众的安全防范意识。
“盐兴小分队”联合防范。维护辖区稳定,构建安全体系突出警民联动。河西镇派出所借助群防群治力量,推行了以派出所民辅警为主体,群防群治力量为补充的网格化警民联动机制。依托“盐兴小分队”群防群治力量,充分发挥义警工作职责,扎实开展巡逻防控、矛盾化解等工作。同时,充分发挥义警队员的职业优势,行走于社区每个角落,积极向公安机关反映社情民意和违法犯罪线索。
“主防”职责是新时代公安派出所的重要职责,是维护辖区稳定、守护一方平安、服务人民群众、推进社区治理的重要途径。下一步,河西镇派出所将继续用好用实“左邻右舍”工作法,用有限警力激发无限民力,强化基层基础,做实、做细、做深派出所“主防”警务,构建基层社会治理新格局。
赞是一种鼓励|分享是最好支持
点击右下角 写留言 发表你的心声
我们期待与您的交流
编辑:倪倪
审核:芙蓉
复审:清河干了